古今中外的猛将,哪些在人民心目中有着崇高的地位,他们打了哪些经典的战役?

汉史趣闻


在古当中外的猛将,应该是朱德总司令,彭德怀元帅,贺龙元帅。朱德在护国军担任先锋旅长,打得袁世凯部队,落花流水,名震中外。彭德怀元帅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打败了不可一世的美国联军,迫使美国人签订了停火协议。贺龙元帅更是勇猛过人,用两把菜刀起家,一路冲杀过来,令人佩服。





水金304


说到历史上在人民心目中有着崇高地位的将军,我就想到了中国近现代史上,为人民而战的将军们。

可以说他们才是人民心目中最为伟大和崇拜的人,毕竟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才有了我们独立自主的新中国。

在中国历史上,任何人的地位,都是不能和他们相提并论的。他们是真正的为人民谋取利益,是真正的为人民而战。

我们说一下最为典型的代表吧。

我们都知道新中国的开国元帅分别是:朱德元帅、彭德怀元帅、林彪元帅、刘伯承元帅、贺龙元帅、陈毅元帅、罗荣桓元帅、徐向前元帅、聂荣臻元帅和叶剑英元帅。

其中朱德是十大元帅之首,他还有红军之父的称号。

当年正是朱德和毛泽东一起在井冈山会师,成功的开辟了中国第一个革命根据地,也就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为早起的工农红军运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后来,他和毛泽东一起领导了中国的革命,为新中国的独立和解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新中国成立的过程中,十大元帅作出的贡献最大,可以说正是他们带领着将士们英勇杀敌,然后给我们建立的独立自主的新中国。

因此,他们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才是最为崇高的。

开国十大将领,他们分别是:粟裕大将、徐海东大将、黄克诚大将、陈赓大将、谭政大将、萧劲光大将、张云逸大将、罗瑞卿大将、王树声大将、和许光达大将。

其中粟裕大将是十大将领之首,本来按照粟裕的功劳,肯定是可以被封为元帅之职的。但是,他因为谦让,请辞了元帅的职务。

因此,粟裕也被称之为无冕之帅。

可以说开国十大大将,他们都是最为知名的将领,在中国人民心目中他们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正是因为当年他们的英勇杀敌,为我们新中国的独立和解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人民心目中拥有崇高地位的将领,还有新中国成立被授予的,开国上将有55人:肖克、许世友、邓华、李达、张宗逊、李克农、王震、彭绍辉、张爱萍、吕正操、傅钟、萧华、甘泗淇、杨成武、韩先楚、李涛、傅秋涛、王平、宋任穷、赖传珠、洪学智、周士第、郭天民、周纯全......。

可以说这要是为人民而战,为中国的自由与独立而战的人,他们都是人民心目中最为敬仰和尊重的人。

他们在人民的心目中有着崇高的地位。


史学达人


在人民心目中有着崇高地位的将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为人民的独立和解放而战过。他们所进行的战争,都是为了祖国的和平与统一,人民的独立与自由。

可以说中国近现代史上,这样的优秀为人民而战,在人民心目中拥有崇高地位的将领有很多,我们说一下最为优秀的代表。

毛泽东

说到毛泽东,我们就想到他是中国最为伟大的军事家,战略家,马克思主义的忠实拥护者,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人之一。他为中国的独立和解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大家都知道,毛泽东的一生打了很多经典的战役,其中在他看来最让他得意的一次战役就是四渡赤水之战。

这一次战役毛泽东带领三万红军,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二十万大军,为早起工农红军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毛泽东策划的最为经典的战役,还有解放战争时期的三大战役。可以说正是三大战役取得的胜利,彻底的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所以说毛泽东在人民心目中就是拥有崇高地位的优秀将领之一。

粟裕

说到粟裕大家都知道他是十大开国将领之一,其实按照粟裕将军的功劳,他是可以被授衔为开国元帅的。

但是,最终被他请辞了。他只接受了大将的军衔,因此,他也被称之为无冕之帅。

我们都知道粟裕的一生,打了太多的胜仗了。其中最为经典的战役就是苏中七战七捷,豫东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和淮海战役。

可以说国民党的大部分高级将领,他们都败在过粟裕的手里。我们所熟知的陈诚、张灵甫、黄百韬、杜聿明、王耀武、薛岳、李天霞等人,他们都被粟裕打败过。

这样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粟裕大将,在人民心目中当然是有着崇高的地位的了。

彭德怀

彭德怀元帅是人民心目中最为伟大的军事家之一,毛泽东用“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来形容他的勇猛。

彭德怀的一生,打了太多有名的战役了。他历经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和日本侵略者,为中国的独立和解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这期间彭德怀打得最为经典的战役,要数百团大战和抗美援朝战争。

可以说正是这两次战役,在彭德怀的带领下,打出了中国的国威与军威,让世界人民知道了中国军队的厉害。

所以说这样的彭德怀元帅,在人民心目中肯定有着崇高的地位的。

人民心目中拥有崇高地位的将军还有:朱德元帅、林彪元帅、刘伯承元帅、贺龙元帅、陈毅元帅、罗荣桓元帅、徐向前元帅、聂荣臻元帅和叶剑英元帅。徐海东大将、黄克诚大将、陈赓大将、谭政大将、萧劲光大将、张云逸大将、罗瑞卿大将、王树声大将、和许光达大将......。


不才讲史


军史上破记录的一次攻城战役,是我军两大元帅联手解放太原城,其中徐向前元帅重病不下火线,彭德怀元帅默默甘当绿叶,指挥我军历经六个月时间,终于攻克阎锡山的反动老巢,结束了其在山西长达38年的封建统治。而太原战役的耗时之长、牺牲之大和作战之艰难,堪称解放战争之最,徐帅和彭帅以坦荡的胸襟和勇猛的指挥,谱写了战争史上的一段传奇,在三晋人民心目中拥有着崇高的地位。

(徐向前元帅)

1949年1月北平宣告和平解放后,华北和平津一带已无成建制敌踪,因此根据西柏坡的命令,我华北军区野战部队和第四野战军开始全力增援太原前线,计有杨得志第19兵团的三个军、杨成武第20兵团的三个军,以及攻城所必须的第四野战军炮兵第1师的两个重炮团,华北军区参谋长赵尔陆难掩兴奋,特别致电太原前线总指挥徐向前:

“东总已派炮一师率两个炮团参加攻城作战,野榴炮第2团2000人,野炮24门,十生的榴弹炮12门;重炮第3团3100人,日式十五生的榴弹炮32门,另附两个高射炮连,共七点五高射炮八门,上述火炮之弹药均自带”。于是至3月底,云集在太原城下的我军已达三个兵团、10个军、36个步兵师和2个炮兵师,总兵力32万余人并附1150余门火炮,山西军阀阎锡山的末日已经来临。

(彭德怀元帅)

太原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的四大攻坚战之一,作战过程十分艰苦,从1948年10月5日开始,华北军区第一兵团(统一序列后改称第18兵团)整整攻击和围困了五个多月,仍然未能得手。而太原攻坚战之所以旷日持久,是有多方面原因的,其中最关键一条,是我军兵力明显不足,整个第一兵团仅有80000余人,而困兽犹斗的阎锡山却仍拥有13个师100000余人的兵力。

同时在我军攻击城市外围东山的过程中,阎锡山督促阎军紧急修建了五个临时机场,而第一兵团的炮火又不充足难以进行有效封锁,因此太原守敌可以不停得到粮弹补充和兵力增援,其主力第83师就是空运而来。最关键的是,长时间高强度的作战指挥,已经使华北军区副司令员兼第一兵团司令员徐向前重病卧床,无法亲临一线指挥。

(阎锡山)

彼时我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彭德怀受中央委托,在西柏坡参会后赶回陕北的途中,转道探望徐向前司令员。当彭总赶到山西榆次县城以南的峭壁村时,才发现徐总的病情已非常严重:肋膜两次出水、胸背疼痛异常、身体虚弱的几乎不能站立。徐总介绍了总攻太原的部署和准备,但是因为自己无法正常工作,遂请求彭总留下来指挥攻城,待太原解放后再赴陕北。

在征得西柏坡的同意之后,彭总答应了徐向前的请求,决心尽快指挥各路人马,解放这座华北唯一还在敌人手中的大城市。因为按照西柏坡的部署,原华北军区的两个兵团将转隶第一野战军指挥,共同担负打败胡宗南和“马家军”解放大西北的任务,而太原久攻不克,将极大影响这两个兵团的入列时间,进而拖延整个西北战场的战争进程。

(前线的东野重炮部队)

于是自1949年3月28日起,彭老总临危受命出任战役实际指挥员,并立即召开各部队首长的军事会议,研究部署攻城计划。巧合的是,另外一边的敌营也发生了主帅易人的情况,眼见绝对优势的解放大军兵临城下,之前叫嚣“与太原共存亡”的阎锡山清楚大势已去,于次日找借口逃离太原危城,临行前指令“太原绥靖公署”副主任兼第15兵团司令孙楚、太原防守司令兼第10兵团司令王靖国指挥部队继续顽抗。

1949年4月20日,彭总亲自指挥前线各部队发起总攻,在1000多门大炮的猛烈轰击下,太原城垣和各式各样的碉堡工事纷纷垮塌,已经统一番号的我军第18、第19、第20兵团分路发起攻击,战至22日完全肃清太原外围据点,歼灭阎匪军12个师。再于4月24日凌晨攻入市中心,经过四小时激战,上午10时太原宣告解放,历时六个月的太原战役胜利结束。

(太原解放)

太原战役全歼守敌130000余人以及反动民团80000人,生俘俘孙楚、王靖国等人和阎锡山留用的若干名日本顾问,进而迫使大同守敌于4月29日接受改编,至此山西全省解放。徐帅和彭帅功莫大焉。而彭老总更是马不停蹄,于5月间命令第18、第19兵团由晋入陕经略西北,从而使第一野战军总兵力达到344000余人。

许多年以后,徐向前元帅曾经动情的回忆道:“那时候(指总攻太原)下命令、写布告,仍然用我的名义签署,实际上是彭老总在挑担子,他新来乍到,对敌我情况都不熟悉,但慨然允诺,勇挑重担,实在难得”!

(解放军入城)


度度狼gg


粟裕,是我军杰出的军事将领、帅才,由于资历包括本人三辞司令员等原因,在1955年9月27日,被授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将军衔,排第一大将位序,非常遗憾地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擦肩而过,被军内称为“无冕元帅”。
让粟裕真正出彩的是波澜壮阔的解放战争,以苏中七战七捷,典定了粟裕将军在军委毛主席心中的地位,所谓“苏中七战七捷”,指的是粟裕、谭震林指挥华中野战军第1、第6师和第7、第10纵队3万余人,在苏中同国民党军整编第83 师第19 旅第56、第57团以及旅属山炮营等12万国民党军队作战。
期间,连续取得了宣泰、皋南、海安、李堡、丁堰、邵伯、如黄路等七次战斗的胜利,共歼敌5万3千余人的辉煌胜利,是进入解放战争以来,我军所取得的第一场大规模作战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占领苏中解放区的战略企图,激励了我解放区军民的士气。
孟良崮战役:国民党军对山东解放区进行了重点进攻,企图以钳形攻势聚歼我解放军主力,粟裕指挥华东野战军,以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级的气概,将国民当军整编第74师,包围困住位于孟良崮为核心的几个山头上。
国民党军则调集了整编第11师、整编第65师、整编第25师、整编第83师、整编第48师、整编第20师、第5军、第7军等部迅速向整编第74师靠拢,企图在蒙阴、青驼寺地区歼灭我华东野战军主力。
整编第74师中将师长张灵甫认为建制完整,部队战斗力极强,居于战线中央,会得到左右邻的积极增援,采取“中心开花”之战术,狂妄地企图全歼粟裕指挥的我华东野战军。
但最终,在粟裕的指挥下,我华东野战军全歼了国民党五大主力中的整编第74师(实际上的1个军)及附属整编第83师一个团,共计32680人,其中俘虏19680人。
孟良崮战役的胜利,基本粉碎了国民党军对我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创造了我军在敌重兵集团密集并进的情况下,从其战线中央割歼进攻主力的范例。
此役的胜利,不仅在心理上极大地震撼了国民党军队,也打乱了国民党军队在山东的重点攻击部署,是解放战争中,我军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的重要转折点,为刘邓大军挺进中原奠定了基础。
淮海战役:从发起到统一指挥,都是粟裕将军提出来,小淮海发展为大淮海,粟裕提出请“陈军长、邓政委统一指挥“,并为军委毛主席、周副主席等认可,但战场的许多决策大多出自粟裕本人,就连战争进行中部队的粮食供给困难,都是粟裕发现并亲自制定解决方案。
由于中原野战军全军仅有75mm野炮2门、山炮42门、迫击炮207门,炮弹约250发,每门炮平均只有1发炮弹,根本法压制火力强大、齐装满员10万人的黄维兵团,最后,粟裕指挥的华野派出了4个纵队加炮纵才助力中原野战军彻底搞定黄维兵团。
淮海战役,歼灭了徐州剿匪总司令部刘峙上将指挥的国军五个兵团部、22个军部、56个师及一个绥靖区共55.5万人,我军伤亡13.4万人,是辽沈、平津等三大战役中,歼敌数量最多,政治影响最大、战争样式最复杂的战役,粟裕指挥的华东野战军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粟裕,长年远离中原,在靠近蒋介石的心脏地区与之周旋,时不时受点伤什么的,还要应对特定复杂的人际关系,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所谓的兵法,有时真的不如馒头来得实惠,如何避敌、如何逃跑、如何追击,都得靠自己,奉行最残忍的丛林法则,没有现成的兵法和教科书。
淮海战役,是国共的生死决战,双方最高层都清楚,胜者王,败者寇,哪方都输不起;在这场攸关国共生死的大决战中,粟裕和刘伯承成了最拉风我军高级将领,但粟裕指挥的华东野战军出尽风头,刘伯承的中原野战军只能起到辅助作用。

国平军史


无论哪个时期,在人民心目中有着崇高地位的武将,他们肯定都是为人民而战的人。毕竟只有为人民而战的人,他们才是人民最为敬仰的,才是得到人民的拥护和认可的。尽管说这样的将领,在人民的心目中有很多,我们说一些最为典型的代表吧。

彭德怀元帅

说到彭德怀大家对他肯定都是不陌生的,他的一生打了太多的胜仗了,其中最被世人津津乐道的就是百团大战和抗美援朝战争。

这两次战役也是保家卫国之战,可以说正是在这两场战役中,彭德怀带领的中国军队,打出了属于中国的国威与军威,为新中国的独立和解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百团大战我们都知道,是彭德怀带领的中国八路军和日本人之间展开的。这一次战役攻击歼灭了日伪军4万余人,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大规模战役的胜利。

此次战役的胜利,大大的鼓舞了中国人民抗日的决心。

还有彭德怀带领中国志愿军取得的抗美援朝的胜利,为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一个和平的国内外环境。

所以,给中国的独立和解放作出巨大贡献的彭德怀元帅,就是人民心目中具有崇高地位的将领。

朱德元帅

朱德元帅有红军之父的称号,早在1927年的时候,他就和周恩来一起领导了南昌起义,并且取得了南昌起义的胜利。


我们都知道南昌起义打响了党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让中国的大地上,诞生了一支为人民而战的队伍。

南昌起义之后,朱德带领着工农红军上了井冈山和毛泽东一起会师,并且成功开辟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可以说正是他们之间的会师,为中国的革命翻开了历史的新篇章。

后来正是朱德和毛泽东一起,带领中国共产党,在人民的支持下,历经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打败了一切国内外反动派,取得了战争的最终的胜利。

因此说朱德元帅也是人民心目中具有崇高地位的将领。

刘伯承元帅

说到刘伯承元帅,我们就想到了他的“军神”的称号,可以说刘伯承是最能打大仗和硬仗的一个将军。

当然了刘伯承将军也是历经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他参加的大小战役有数百战,其中最为典型的战役就是抗日战争时期的百团大战、千里跃进大别山之战和淮海战役。

要知道百团大战打响的时候,将近一半的兵力,都是来自刘伯承的部下。

千里跃进大别山一战,刘邓大军如同一把尖刀,插入到了敌人的心脏当中。为中国解放战争的大反攻,拉开了序幕。

淮海战役当中,刘伯承带领的中原野战军,围住了黄维的第十二兵团,并且俘虏了黄维,为淮海战役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当然了历史上在人民心目中有着崇高地位的将军,还有很多,我们就不一一列举了。


汉史趣闻


在这里我想聊一位人民心目中最有担当的元帅,还有一群御敌于国门之外的英勇战士们――彭德怀元帅和志愿军战士们,他们打了一场全世界最硬的仗。



横刀立马,敢为天下先。

杨度先生曾经有一首诗,有两句话对我触动最大。

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湖南少年歌》

湖南人的一腔血勇,在诗中提现的淋漓尽致,而同样的血勇,更是遍布全华夏。

此时此刻,我想到了彭老总,又想到了志愿军战士。

当外敌张牙舞爪,屠刀伸向我们的时候,总有一群人,奋勇反击,冲在第一线。

哪怕这个敌人,是联合军队,拥有全世界最先进的武器装备,拥有全世界最完善的后勤供应,他们也敢迎头而上。

有时候,我常常想他们害不害怕?怕不怕死?

我心中的答案,肯定怕,谁不怕死?谁不是血肉之躯?能挨几颗子弹?经得住几次乱哄乱炸?

有时我又扪心自问,如果让我上战场,在零下四五十度的苦寒地带,穿着单衣,扛着冰冷的枪械,行进在蜿蜒曲折的崇山峻岭间,耳旁有子弹飞过,飞机在头顶盘旋,时不时抛下几颗炸弹,我想那时候我应该会吓尿了。

想到这里,我更加敬佩志愿军战士们。

都是爹生妈养的血肉之躯,他们毅然决然的奔赴战场,为的是保卫国和保卫家。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支撑他们呢?

不怕牺牲,不怕艰难。

这种精神彭老总有,志愿军战士也有,横刀立马,敢为天下先。



一将勇,则一军勇,一帅勇,则全军皆勇

毛主席曾经这样评价彭老总。

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真实贴切。

彭老总就是这样一个人,出身贫寒,年少丧母,在穷困中坚毅不屈,在战斗中一往无前。

他的勇、猛、智是全军军魂。

他带出来队伍能是软弱之军吗?绝不是,他带出来的队伍,也具有他的勇,他的猛和他的智。

面对当时世界最强的联合军,面对敌人优良装备和后勤。

彭老总率先出动,大部队随后在结冰的鸭绿江中,扛着武器弹药,在冰冷刺骨的江水中涉水而过。

彭老总每一个想法,每一个指令,就提现在军队每一个战士身上。

一进入异国他乡,彭老总让部队掩藏前进,不能暴露目标,全军就白天掩藏在崇山峻岭间,夜里就徒步前进,一刻不停。

几十万人的部队,在敌人的眼皮子底下,悄悄行进到敌人后方,彭老总一声令下,冲锋号一响,就敢给联合军来个里三层外三层的反包围。

战则顺,既全力歼敌,战不顺,则见好就收,不硬拼,算好敌人撤退路线,敌人往哪里撤退,我们就往哪里前进,力求做到先敌一步到达,然后痛打敌人。

凭着敏锐的判断力和勇往无前的气势,神兵天降一般,敌人一下子就被打懵了。

局面一下子就打开了。

但是小瞧敌人,就是侮辱自己,联合军可不是乌合之众,也是当时世界最强联军,绝对不是吃素念佛的主。

他们有冲锋枪,有坦克集群冲锋,有重火力炮兵压制,有飞机控制天空,有战略舰火力支援。

相比之下,我们那时候的武器装备太差了。

装备不足,彭老总就用战术去弥补。

你炮火猛,我就在高山阵地挖藏身洞,你炸平一米,我就往下挖三米,你炸平三米,我就在往下挖十米,藏在洞内,死守阵地,就是不让你前进寸步。

你不适应夜战,白天耀武扬威,那我们自己适应夜战,坚决把你从阵地中赶出去。

武器打不过你,我就肉搏给你打。

你要追我,我就漫山遍野跑,你想休息,我偏不让你休息,累也累死你。

凭着一股坚韧不拔的意志,硬碰硬的挡住了敌人,迫使敌人坐下来谈判。



真的不容易啊,多少人倒在了敌人的炮火下,枪弹下,多少藏身洞垮塌。

胜利不是轻易得来的,我们应更加珍惜和平。

这一战,才是真正的立国之战,让世界看到,东方巨龙已然苏醒,再也不会受敌人欺凌。

感谢那些最可爱的人。


旧史风


在抗日战争时期的1940年至1941年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在中国华北敌后发动的一次大规模进攻和反扫荡战役,由时任八路军副总司令亲自指挥100多个团的兵力,沉重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极大的振奋人心,让中国人民坚定抗战必胜的信心。毛泽东主席高度评价为谁敢横刀立马,为我彭大将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彭德怀又临危受命,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率领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开始保家卫国的正义战争,同朝鲜人民军一起抗击以美国为首的多国联军,赢得了胜利。


爱你在心就敢说


彭德怀,著名战役:抗美援朝。打出国威,打出了霸气!使列强们听到中国人民志愿军这个名字,就心惊胆寒……


阳光海岸scl


韩信,应该是军事能力最突出,当时的影响力最大,历史贡献最大的将领。

1,军事能力最突出:

韩信不仅战无不胜,且各种类型的仗都打过。而且作战数量之多,战争规模之大,胜利之辉煌,用兵之奇之险,谋略之精之深,都达到了顶峰。

1) 各种仗都打过,且都成绩辉煌,是全世界,从古至今,作战次数和作战类型,最多的战将。

--声东击西之战: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以弱胜强之战: 收腹齐国,魏国。

--围城攻坚之战: 围歼潍水龙且的20万楚军守城部队。

--斩首之战: 以兵诈之术,斩杀首脑,兵不血刃而收腹燕国。

--威慑之战: 以兵威,制造攻击态势,让代国投降。

--挽救危亡之战: 刘邦彭城兵败一溃千里,韩信收拾残兵稳定战局挡住项羽。

--以弱胜强,背水一战: 以弱兵,攻克赵国坚城,拿下赵国。

--心里战: 四面楚歌

--阵地战: 项羽骑兵,曾以1:10在巨鹿击破秦军主力章邯,以1:20在彭城击破刘邦主力。但在垓下,面对韩信的围攻,天下无敌的项羽骑兵在阵地战上,却无法突破,最终兵败自杀。

--乘胜追击战: 韩信擒魏、取代、破赵、胁燕、东击齐,南灭楚,名闻海内,威震天下,每次关键一仗胜利后,总能迅速扩大战果,取得全局的彻底胜利。

2) 不仅是杰出的军事家,还是杰出的政治谋略家。

韩信在担任大将军前,给刘邦制定出平定三秦,收腹齐魏,围攻项羽的作战方略,把项羽,章邯,各国,以及三秦之地的优劣,矛盾和问题,分析的清清楚楚。后来的战争,无一不证明了韩信分析问题的精准。这绝不是仅仅一个军事将领就能看明白的事。韩信有卓越的政治洞察力。在后来的作战中,他总能利用人性弱点,各国矛盾,心里因素等,用于作战。所以,才能在他身上,有那么多出奇的战争艺术集中体现。

3) 韩信作战,是全世界用兵最险,最奇,最不可思议的军事家。

中国四大兵圣,有很多版本,但最有说服力的版本是以下四人:

人屠白起、兵仙韩信、战神李靖、武圣岳飞;

其中,白起,李靖,岳飞的用兵,都有其基本套路和特点。

唯独韩信用兵,他的套路就是:没有套路,没有特点!

所以,后人用‘兵仙’形容韩信。他的用兵,如同神仙一样,只能仰望,无法扑捉其规律。

当时人们对他的评价是:“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世出”。

仔细分析韩信所打的各种仗,你找不到他作战的规律。别人不敢用,甚至不敢想的奇招险招,他都应用自如。

最典型的是攻赵,当时刘邦彭城兵败后,来到韩信兵营收走了他的精兵,韩信只剩下老弱残兵,却敢于渡过泗水河,摆开阵势,背水一战,去攻击赵国的坚固防守的城池,打响了击败赵国的战争。

这一仗,兵家最危险的局面: 以弱胜强,背水一战,弱兵攻击坚城。三者集于一身。居然被韩信打胜,大破赵国!

古今中外,没有比这一仗更险更奇的了。

2,影响力巨大

韩信擒魏、取代、破赵、胁燕、东击齐,南灭楚,名闻海内,威震天下。

汉朝天下,基本上都是韩信打下来的。

一个将领,几乎包揽了国家的所有胜仗,打下了几乎所有地盘。

这在古今中外的将领中,也是绝无仅有的。

韩信功高震主,功劳之大,无出其右。刘邦贬斥韩信,软禁韩信。吕后诱杀韩信,都是因为他军事能力太强,一旦脱离,无人能治。

自古以来,像韩信这样,几乎全天下都是他打下来的,巨大功劳的将领,没有第二个。

3,历史贡献巨大

汉朝是中华民族的奠基朝代。因为汉朝修复发扬光大了中国汉族的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家文化,以及先秦的诸子百家的传承(秦朝焚书坑儒,很多书籍是汉朝重修出来的),大统一的国家制度,国家版图,汉民族也在汉朝时期开始形成和稳定。

而汉朝的军事创立者,韩信,也因此,成为历史上,对中华民族贡献最大的军事将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