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2008年股市七大差异

对比2008年股市七大差异

由次贷危机引发的2008年全球股市大跌行情是距离当前最近的一次全球性股灾。股灾之后自2009年3月至2020年2月,美股开启了长达11年的史上最长牛市之旅。数据宝从两次股灾的起因、股市所处阶段、基本面、估值等方面总结出了两次股灾的七大不同之处。


01

起因不同。


2008年股灾的诱因为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本次股灾由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加速蔓延引发。


02

崩盘速度不同。


上轮熊市前期指数以缓慢阴跌为主,标普500指数自2007年10月的高点回撤20%共用了181个交易日,真正的断崖式下跌发生在熊市中后期。2008年9月29日,熊市开启近一年后,标普500指数单日跌幅首次超过7%。而本轮股灾中标普500指数自高点回撤20%仅用了15个交易日,熊市伊始股市便多次经历大跳水,2月20日以来标普500指数已有两个交易日跌幅超过7%。标普500指数16次熊市中,指数单日跌幅超过7%的仅在4次熊市期间出现过。


03

全球股市重灾区分布不同。


仅以重要股指熊市期间最大跌幅来看,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股市表现最差的是亚太市场。上证指数、深证成指、恒生指数、印度孟买SENSEX30指数、日经225指数区间最大跌幅均超过60%,在全球重要市场指数中排名垫底。除俄罗斯外,上轮股灾中A股表现最差。


而在本轮股灾中,跌幅最惨重的为欧美股市,希腊股指自年内高点跌幅已超过40%。A股全球最抗跌,上证综指3月13日收盘价较2月以来高点最大回撤幅度不超过10%;香港、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其他亚太市场表现同样在全球居于前列。


04

估值不同。


上轮金融危机爆发前,标普500指数的滚动市盈率为17.42倍,本轮股灾开启时市盈率提高到了24.79倍,两次股灾相比美股估值提升了42%。与美股不同,2007年A股攀升至高点时上证指数的市盈率高达55.15倍,而本轮股灾前上证指数的市盈率已降至12.79倍,估值下滑了76.8%。


简单来说,上轮股灾爆发时A股更贵,而本轮股灾爆发时美股更贵。


05

下跌前累计涨幅不同。


2007年标普500指数出现下跌拐点之前,美股在房地产大繁荣的刺激下走过了5年的牛市,牛市中标普500指数累计上涨102%。而本轮股市崩盘前,美股已从2009年3月以来走过了史上最长的11年牛市,期间标普500指数累计上涨了408%。仅从股市前期涨幅来看,本轮股灾爆发时股市累积的风险更大。


06

上市公司基本面不同。


上轮股灾爆发期间,美股上市公司受金融危机影响基本面大幅恶化,整体净利润自2007年下半年开始出现下滑,2008年美股上市公司净利润同比降幅高达60%。而本轮股灾是由新冠肺炎疫情这只“黑天鹅”引爆,疫情爆发前上市公司基本面并未出现恶化迹象,已公布了年报的美股上市公司2019年整体净利润同比上涨了10%。


07

货币政策空间不同。


2007年股灾爆发前,欧美主要国家均处于加息周期中,股灾爆发时基准利率普遍较高,货币政策空间足。而本轮股灾开启时不少国家已进入低利率甚至负利率时代,货币政策空间十分有限。


以美国为例,2007年金融危机爆发前,美国基准利率为5.25%。2007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的一年多后,美联储共通过10次降息将基准利率降至0.25%。而在2020年美联储启动紧急降息前,美联储基准利率仅有1.75%,可向下操作的空间大大缩小。


A股自开市以来共经历过五轮美股“技术性熊市”,除2007年外,其余几轮美股熊市期间,A股的跌幅均小于同期美股指数,也小于同期英国富时100和日经225指数的跌幅,A股的独立性更强。


本轮美股熊市以来,A股更是成了全球的“避险资产”。截至3月13日收盘,上证指数较2月以来的高点最大回撤幅度8.92%,跑赢标普500指数18个百分点。这一较窄的跌幅也创造了过往几次全球股灾中的最佳表现。


愿天佑中华,风景这边独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