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川畲韵”之一:上杭县畲族情况概述

今年3月26日是农历三月初三,也是畲族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三月三”“乌饭节”。每年的三月三,我们上杭的两个畲族乡40个畲族村的畲民们都会举办热闹的庆祝活动。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我县的“三月三”不举办各种人员聚集的现场活动。为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彰显畲族文化特色,县民宗局与县融媒体中心、龙岩市畲族文化研究会联合推出“杭川畲韵”系列报道,通过县内外媒体平台大力宣传我县畲族文化和民族工作。今天播出系列报道第一集《上杭县畲族情况概述》。

畲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部闽、浙、赣、粤等省,90%以上居住在福建、浙江的广大山区。畲人自称“山哈”,意为“居住在山里的人”,在较早的文献记载中称之为“蛮”“徭”“蛮僚”“峒蛮”或“峒僚”等。南宋末年,史书上开始出现“畲民”和“輋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民族识别,1956年国务院正式确定该民族为“畲族”,是我国56个民族之一。

我县是全省民族工作重点县,全县有2个民族乡、40个民族行政村、205个民族自然村,有18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4.2万多人,其中畲族4.06万人,龙岩市90%的畲族人口分布在我县境内。

龙岩市畲族文化研究会会长蓝赞玉告诉我们:上杭是畲族蓝、雷、钟三姓的主要发祥地,据当地族谱记载,早在唐朝初年,蓝氏祖先就迁居于上杭,在这里繁衍生息,随后钟姓、雷姓先民也于元朝、明朝陆续迁来上杭开基发展,千百年来,蓝、雷、钟三姓畲民与当地汉族群众和睦相处,共建家园。他们的子孙也有不少从这里出发,向全国各地,包括港澳台地区播迁。

近几年,县委县政府和县民宗局积极争取上级党政和民宗部门的支持,立足上杭实际,创造性地开展民族工作,健全了民族工作机制,加大了民族乡村扶持力度,加强了民族乡村建设,大力开展民族团结创建活动,取得了可喜成绩。2013年以来,我县共有11个民族村被国家民委和省民族宗教厅列入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试点村建设。这些村寨各具民族特色,畲族文化较浓,旅游资源丰富,地理位置较好,人居环境优美,民族关系和谐。

2017年开始,县委、县政府每年都会主办县级“三月三”活动。2017年,我县成功举办了纪念畲族民族成份恢复30周年暨首届“三月三”畲族文化节活动。2018年,中华一家亲•2018海峡两岸各民族欢度“三月三”节暨福建省第七届“三月三”畲族文化节、第十一届海峡两岸少数民族丰收节活动在我县隆重举办。活动隆重热烈,获得圆满成功,得到领导和来宾的一致赞誉,成为近年来全省“三月三”活动的样板工程。畲族“三月三”传统节庆活动蕴含丰富的文化底蕴,成为畲乡特色宣传、项目推介、招商引资、文化交流的平台。2018年我县被国家民委授牌“海峡两岸少数民族交流与合作基地”,为我县以亲情血缘为纽带,打好民族文化牌,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提供了更广泛的平台。


(上杭县融媒体中心记者黄金林 杨国鑫 陈喜英 通讯员江丽彬报道)

编辑:廖梁燕 编审:赖丽琼 监制:林斯乾 总监制:张锋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