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杭:红色苏区的“绿色崛起”之路

  这是一片红色的土地原中央苏区县之一,著名的革命老区。境内有彪炳史册的古田会议和才溪乡调查旧址。当年,上杭全县1.5万人参加革命,占全县红色区域人口7.07%,其中9000余人为国捐躯。建国后被授予将军军衔的有27位,位居全省第一、全国第十一。


  这是一片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土地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一五”时期以来,勤劳勇敢的上杭人民把发扬老区光荣传统与新时期创新创业精神结合起来,解放思想,致力发展,基础设施日新月异,产业发展异军突起,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处处呈现出风正气顺、人和业兴的良好态势。


  新中国成立以来,上杭县历届党政班子继承先烈遗志,不忘当年革命先辈流血所作出的巨大牺牲,在党中央和国务院以及省市的正确领导下,上杭儿女秉承老区人特有的艰苦奋斗品质,弘扬古田会议精神、才溪乡调查精神,发扬“闹革命走前头,搞生产争上游”优良传统,致力上杭老区建设发展,着力构建“产业、基础设施、县域城市、民生”四大体系,推进生态型工贸强县建设,经济社会持续又好又快发展的态势。尤其是县委十二届二次全会以来,上杭县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领导下,大力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努力打造“两个千亿”目标,不遗余力地推进国家级生态县、文化大县、教育强县、平安和谐县建设,巩固提升全国优秀旅游县,力争进入福建经济综合实力十强县等。


  关 注 民 生


  百姓之所期盼


  党政之所作为


  家住上杭临江镇移民新村89岁的“五老”李秀其老人心情格外兴奋,今年算了算政府给他的待遇:“每月享受50元移民后续扶持资金,55元新农保,从2010年8月开始,每月再给100元高龄津贴。医保待遇报销80%,还享受五老人员大病救助80%报销。一年下来,我存折上至少有3000元。”


  在上杭革命老区,全面落实革命“五老”人员医疗补助金、大病统筹基金、高龄津贴等各项政策,现有健在革命“五老”400多人,为这些老人们提供医疗和生活保障,让他们安享晚年。


  年终岁首,记者“走转改”来到上杭县旧县镇新坊村革命基点村,远处青山郁郁葱葱,近处新居鳞次栉比。村容村貌发生巨大变化,鑫鑫公园生机盎然,村民茶余饭后便在公园休息。在新落成的新坊村三农服务中心,村民通过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学习十八大精神,学习农业技术等。全村呈现生机勃勃的景象,基点村群众正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发坑村是才溪镇下才村的一个自然村,历史上因百姓生活贫困而得名“衰坑”。1933年,毛主席在这里开展调查时改名“发坑”,寓意“兴旺发达”。在才溪镇发坑村,全村盖了新楼,村里搞起了红色旅游,建起4家农家乐。村民说,作为上杭县的新农村建设整村推进典型,县里在三年周期中为他们拨出了500万元的专项资金。今后还打算完善环村道路,进行河道清淤、房屋立面改造和游客休闲中心建设。尽管工作千头万绪,但村民们说,“衰坑”真正变“发坑”,大家都齐心协力、真抓实干,相信老区的明天会更加幸福。


  南阳镇官余村是陈丕显的家乡,记者在陈丕显故居看到,整修一新的故居也成了村里文化中心,村民在故居中一边可读书看报,吹拉弹唱,一边可以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


  翻天覆地慨而康,今朝喜看新变化。新中国成立63年来,革命老区上杭取得辉煌成就,大变迁大发展大进步成为了主流。全县生产总值由解放前的仅1270万元,到2011年174.91亿元;工业当初仅有一家小型火力发电厂,到如今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190亿元。铜产业从无到有,2012年产值将突破200亿元,紫金矿业成为国内最大型黄金生产企业,县内第一家“A+H”股上市公司;农业经济平稳发展,2011年农林牧渔总产值达36.2亿元,比1978年平均每年递增13.1%,远高于改革开放前的年均增长速度5.0%。粮食、烤烟、杭梅、毛竹、食用菌、生猪、水产等产业得到极大发展,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生猪调出大县”称号;建筑业产值突破百亿,荣获“中国建筑之乡”称号,旅游业更是方兴未艾,产业从零到2011年产值达7亿元。近十年间,上杭县五次跻身福建省“经济发展十佳”县,成为龙岩唯一获此殊荣的县(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工业园区产值、建筑业产值、矿产冶金产业产值、城乡固定资产投资、铜产业产值、紫金本土项目产值、市场主体注册资本均突破百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和年末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含表外)突破200亿元。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双拥模范县、中国建筑之乡等20多个国家级荣誉和品牌。


  1978年累计全县财政总收入仅7547万元,到2011年,实现财政收入18.66亿元。近年来,财政用于民生的支出均保持在70%以上,90%以上的新增财力都被用在了民生之上,切实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如今的上杭交通发展,龙长高速、永武高速、蛟城高速三条高速公路和赣龙铁路、319国道、205省道贯穿上杭,全县通公路1688.51公里,为1978年的2.18倍。343个村(居)村村通公路路面硬化率达百分之百,成为龙岩市实施县乡公路路面改造最多的县;如今的上杭成为安居乐业之地,完善了28种社会保障机制,建立起了全方位的社会保险体系;农房统保、“三农”综合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等40多项工作在全国、全省率先实施;上杭县以开展“五大战役”活动为载体,大力推进住房保障工程建设,截至目前,已完成各类保障性住房建设3120套。“十二五”期间,每年还将再建1000套保障性住房;今年,上杭在稳步推进古田、才溪等省级小城建设同时,还投入2亿元帮助各乡镇进行集镇改造升级。


  生 态 发 展


  建设美丽家园 绿色永不褪色


  11月30日,位于蛟洋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的水泥缓凝剂项目顺利完成平基,这是继山东泰山石膏落户该园区后又一重要项目,该项目的建设快慢程度,直接影响到上游企业紫金铜业、瓮福紫金等企业的正常生产,也直接影响到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建设进度。


  无工不富,无工不强,上杭也不例外。但上杭在加快工业发展的同时,以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为主线,更加注意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更加注重环保,有力推动了上杭老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上杭铜产业是“无中生有”的一个产业。在上杭,一根铜丝串起一个百亿元产业。上杭铜产业的产值2006年到2010年间增长了14倍;2011年产值达100.15亿元,同比增长72.7%;今年,预计产值可达200亿元。“十一五”期间,先后有10家上市公司加盟上杭铜产业,落户上杭铜产业项目总数达48个,协议总投资150多亿元,其中已投产项目20个。已建立了含采选区、精铜冶炼区、铜制品精深加工区以及铜产业物流园区四大板块的铜产业园区。


  2011年7月,新中国成立以来龙岩市最大的工业投资项目20万吨铜冶炼项目上马后,上杭马上和国内磷化工行业技术领先的贵州瓮福集团合作年产10万吨湿法净化磷酸、20万吨磷铵的磷化工项目,使铜冶炼附产硫酸通过磷酸磷铵项目消化,磷酸磷铵的废渣再通过纸质石膏板项目消化,真正实现了资源的“榨干用尽”、循环利用。如今,一座国内高技术、高起点的循环经济示范园区正在崛起。


  党的十八大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建设生态文明,推进上杭老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加快崛起,正日益成为上杭老区人民的自觉行动。上杭县着力保护好、发展好宝贵的生态资源,努力让上杭老区山更青、水更绿、人民更安康。去年9月,上杭县启动了国家级生态县建设,提出全力打造“山清水秀、协调发展、和谐文明、安居乐业”的生态型工贸强县的发展目标,坚持“生态立县”战略,力争2014年通过省级生态县考核验收, 2015年并确保2017年通过国家级生态县考核验收,把上杭建设成生态环境优美、城乡结构合理、经济实力增强、人民富裕安康、社会全面进步的和谐社会。


  该县还十分注重弘扬老区精神,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打造全国最佳精品旅游目的地。上杭旅游资源丰富,具有生态资源优秀、史迹文化突出、山城风光秀丽、山水风景宜人的特点,旅游开发的前景看好。近年来,通过加大旅游开发力度,不断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初步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的大旅游开发格局。尤其以红色旅游格外突出。


  上杭红色旅游成为福建省红色旅游的龙头和海西重要旅游目的地之一。2011年,上杭县农民人均纯收入7402元,同比增长19.1%,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首次超过城镇居民。全县红色旅游景区接待游客205.27万人次,占旅游接待量的73.31%,同比增长18.43%,实现旅游综合收入 7.03亿元,同比增长53.49%。 今年前三季度全县红色旅游景区接待游客300.5万人次,同比增长27.4 %,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6.8亿元,同比增长96.2%,红色旅游呈现出红红火火的发展势头。


  此外,上杭县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充分利用资源,做强做大农业品牌经济。今年前三季度,全县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6.3亿元, “上杭槐猪”、“上杭乌梅”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通贤乌兔”被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专家组命名为“闽西南黑兔”。目前槐猪、闽西南黑兔全年分别可出栏3万头和40万只,梅子种植面积达2.86万亩,相关产品专卖店遍布福州、厦门、龙岩等地,创产值达约2亿元。


  目前,上杭县新一届领导班子正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努力打造“两个千亿”目标:提升产业规划,健全产业体系,突出项目、品牌,创新体制机制,力争到2015年金铜产业产值超500亿元,2020年实现超1000亿目标;科学谋划上杭新一轮的“三资”运作,不断壮大全县国有资产总量,力争到2015年,实现全县国有资产总量达1000亿元。


  年终岁首,上杭县提出“抓产业保增长、抓项目保后劲、抓民生保民心”,围绕金铜产业、“三资运作”、建筑业、现代服务业,加快策划生成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保姆式”、“一条龙”服务,“三维招商”,持续做大做强。上杭县积极推进五大组团建设、工业园区扩区、城市建设战役等,着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扩大就业、稳定物价,认真落实就业再就业扶持、被征地农民后续扶持、最低生活保障、三农综合保险等各项惠民政策,加快推进公共卫生、教育、饮水安全等17项为民办实事项目,毫不松懈地维护社会安定稳定,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认真落实“一评估四联动”工作机制,深化“创建平安和谐乡(镇)村(居)”和三级书记大走访等活动,强化干部作风建设,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抓好年终岁首工作,抓紧谋划明年工作发展思路、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尽早取得明年工作的主动权。


  苏 区 精 神


  当年红旗不倒 而今传统不丢


  沿着205国道,我们来到上杭县才溪镇,集镇建设如火如荼,沿街建筑客家风格改造一新,2010年,才溪镇列入省第二批小城镇建设综合改革试点镇,该镇紧紧围绕“红色圣地、建筑之乡、建设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发展定位,明确了将才溪建设成为“功能齐备、设施完善、生活便利、环境优美、保障一体”的省级小城镇目标。


  当年毛泽东“三到才溪”深入调研。1930年6月,毛泽东首次到才溪,进行初步调查,掌握了最基本的材料。1932年春,毛泽东二到才溪。1933年11月,毛泽东三到才溪,进行了十多天的深入细致的调查,写下了《才溪乡调查》,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精辟论断。如今,包括才溪在内的著名苏区上杭广大党员干部继承和发扬苏区革命传统,今年初以来,该县开展了 “下基层、解民忧、办实事、促发展”、“ 联乡挂村帮户”、“走转改”等主题活动,千余名党员干部真正沉下基层、接上地气,实现对全县343个村居、1892个自然村走访全覆盖,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普遍的问题,促进了干部作风转变,全力促进上杭老区苏区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后,上杭县在第一时间召开县委常委扩大会议学习十八大精神。11月19日,上杭县委书记邓菊芳、县长谢海波深入“将军之乡”才溪镇宣讲十八大精神。


  近年来,上杭县发展经济的同时不忘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让革命传统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影响一代又一代成长。今年6月25日,在纪念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成立80周年之际,著名苏区上杭县在全国县级率先成立红色文化研究专门机构上杭红色文化研究会,为推动上杭县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加快崛起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上杭全县革命遗址、遗迹共105处,位居全省第三、全市第一,其中新发现革命旧址43处、新增红色文物1400余件。为了不负历史的馈赠,保护红色旧址,传承红色文化,2009年5月21日,上杭县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经过认真审议,作出了《关于加强古田、才溪红色圣地生态环境保护的决定》,该县还对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纪念馆、才溪山庄等进行维修保护。目前,已投入8亿多元对古田会议旧址群、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纪念馆等革命旧址进行维修、保护。


  近年来,上杭县还斥资数亿元对临江楼、文昌阁、红四军八大会址、陈丕显故居、早康会址等全县其余30多处革命遗址进行维修保护。举办了伍洪祥、刘永生和邓六金等同志生平事迹陈列展。与此同时,该县从2007年开始,设立文化发展基金,由县财政每年划出200万元用于红色文化、客家文化的保护与扶持,对有影响的红色文学书画、摄影等作品予以表彰。2012年1月,上杭县启动上杭籍将军故居的维修保护工程。


  在老红军邓六金支持兴办的上杭县实验小学鑫鑫图书馆里,书声琅琅、书香袭人。孩子们正利用图书馆里的多媒体教室上课。像实验小学那样,全县中小学校都拥有红色革命教育室,孩子们从小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让他们知道先辈们是怎样从艰难困苦的环境中走过来的,永远记住这段历史,并且学习弘扬革命精神,努力学好本领、锻炼身体,将来成为革命事业的优秀接班人,不辜负革命前辈的殷切期望。


  当年红旗不倒,而今传统不丢。每年,上杭县都要举办红色文化读书、征文、演讲等活动。还组建一支红色宣讲团队,整合老革命、老游击队员、老红军和党校教师、远教辅导队等人才资源,成立“红色精神进基层”宣讲团,在古田会议会址、才溪乡调查旧址等红色圣地设立红色课堂的同时,定期开展“进机关、进村居、进企业、进学校”等“四进”巡回宣讲活动,让更多的党员干部群众加深对古田会议精神、才溪乡调查精神的了解。去年以来,宣讲团共作专题报告两百余场,听众达5万多人次。1998年以来,上杭县还充分发挥和利用当地丰厚的红色德育资源,把革命传统教育与弘扬时代精神结合起来,积极开展争当“著名苏区好学生”活动,大力加强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今已举办了十四届,共有3023名学生受到表彰。


  上杭与时俱进,利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传播红色文化是该县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全力传播红色文化的一大特色。上杭县是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建设重点支持县。2004年以来,全县开通远程教育中心网站,建成 县、乡、村三级远程教育接收站点 357 个,形成了远程教育网络体系。全县548 个党支部(总支)、1万多名党员通过远程教育网络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并通过“点题备课”、 “热线电话点播”等形式培训农村党员干部 10 万多人次。6万多人掌握了 1-2 门农业实用技术,广大农村党员致富、 带富的本领得到普遍提升。该县还利用广播电视、短信、中国上杭网、上杭新闻网等平台传播红色文化,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该县已编辑出版了《上杭苏区永流芳》、《杭川英豪》、《民生上杭》、《才溪乡调查精神》、《上杭红色遗址》等红色书籍40多套,创作了浓缩上杭红色文化与客家文化精华的《年年好节节高》、电视文献片《古田会议》、电视连续剧《红色摇篮》、数字电影《古田1929》等影视节目,一系列反映红色文化的文学、书画、摄影作品在全省乃至全国实现多个率先……从而使著名苏区、红色上杭誉播八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