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需要善正心,也需要掌握养正改过的方法,对股民尤其重要

知行合一为什么那么难?知行合一需要明觉,其实更需要一颗善正心,心念善则心柔软空明,心念正则念念清静明觉,心念正则事事明,事事顺。故给心常吃善正,心回报的是善正,行为自然善正,果自然是正果。

知行合一需要善正心,也需要掌握养正改过的方法,对股民尤其重要

明:明道明心明行

明白了命运可以转,明白了心运行的一些规律。明白知道到做到的路可远可近,可难可易,一需要思悟,让心觉醒觉悟;二要刻意练习,让思维形成定式模型,让心和大脑能做出正确的指令和行为。讲悟是比较玄的问题,而且是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的状况,有点言语道断的意味。

无明:不明道,不明心,不明行,故无明。

无明就是对实相世界的“无知”,也就是对大自然的运行法则“无常”“变异”“无我”“缘起”的无知,无明就是对实相世界升起的妄念、分别和执着之心。无明则观无正道,无明亦不识正法,就导致在接触六尘之际自我产生幻觉(主观认知的世界)而升起盲目的贪爱、抓取、抗拒、嗔恨。因不悟道,无明,自我习性、欲望、想法、情绪、境界、知见将控制自我,人往往会背道而驰,倒行逆施,自造苦,苦海轮回。

明:明道明心明行。

明就是了知身心内外、了知实相世界、了知大自然的运行法则。在面对实相世界不起妄念,不去构造自我的颠倒的二元世界,不执著不抗争,如实知行实相即可,如实按规则办事即可。不自见,不自知,不自我,如实知行。

知行合一需要善正心,也需要掌握养正改过的方法,对股民尤其重要

我:两个我,两个心,两个世界

每个人存在两个我,一个是后天不断塑造的自我,人人不断地强化我以证明我的强大和厉害,到处张扬自我,构筑自我的特性,大多数人彰显的人心其实就是自我。一个是先天本生存在的本我,它藏在人的内心深处,被自我掩盖很难发现,它是本心本觉,能觉知到事物的本来面目。

在人的头脑中有两个世界,一是主观世界,是自我感知和构建的世界,是真实的,但是是通过自己凹凸不平的心,投射和主导的世界。由个人五蕴六根所蔓延而生的世界,是自我梦幻的世界;凡夫众生六根接触六尘后,升起苦乐受,生起种种好恶爱染及贪嗔痴的世界,由自我、我慢、我欲、我所、我能所构筑的梦幻世界。是真实的,但那仅仅对自己而言的。

一是客观世界,就是实相的世界,而实相的世界唯有如实才能正观并体悟到。唯有出离梦幻世界,才能活在客观的实相世界而得解脱自在,才能达到究竟涅槃的彼岸。要出离梦幻世界,就要先灭自我,断除贪嗔痴,就要破除深层次的我慢和无明。

只要有我心,人就生活在自我的主观世界,你认知的道不是如实的道,是你自己的道;唯有你断灭消失自我时,体悟和达到无我时,你才能真正的看到如实真相,才能看到真正的道。道理解比较容易,但要悟道行道得道是非常难的,所以要修行,要知心行三方面一体同修。

断灭自我,觉醒本我,恢复清净本心是明的核心。

知行合一需要善正心,也需要掌握养正改过的方法,对股民尤其重要

八正道:正道正法正知正见正念正心正定正行

此处的八正道不同佛系的八正道,是从知心行三个维度解析的八正道,唯有在知心行三个方面都明才能彻底的明。对道的正确理解形成正确的理念,在正确理念指导下归纳总结正确的规律及法则,在正确的法则中形成正确的认知和规则体系,正确的认知能在历缘对境及实践中形成正见,让人和物能够一体,静定不动,让身心及心念与事物一体,诚意正心,保持明觉清净,能够做到心不放逸不懈怠不散乱,静定做到彻底的与道一体,实现完美的知心行合一。

不识正道,不闻正法,无正知正见;心不正,行不正。正的核心是心正。惟有心正,才能做到惟正是从。一真则一切真,一正则一切正。逆来烦恼至,正来烦恼除。一念正则道法明,一念邪则道法无明,正念前置,念念观照念念明正。心正念正理正事正。正道,道就是正,正大光明,就是法则,就是规律,是可知的,道有一、阴阳、变异、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其先后,近道矣。

正心,明觉,心不散乱,心静定思虑周详;心无妄念愚痴;能收摄归一、制心一处、抱元守一,心一则能惟一是从。正行,惟道惟正惟一是从,真心无间,做到知行一体,知行合一,做到彻底。

知行合一需要善正心,也需要掌握养正改过的方法,对股民尤其重要

养正改过:养成正行的好习惯需要养正改过

明道到明行需要不断的顿悟渐修,做到是一个漫长的历程,需要做好养正改过,改过的方法可以参考《了凡四训》的方法次第。

第一步:发心,立心改命,树立信心。

树立信心,改变命运,就是要创造命运,而不要被命运束缚。

改变命运,就是“诸行无常,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首先要大家对实相世界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一切皆有可能,存在的都是合理的,不要乱起妄念和愚痴,对事物和身心要有一个正确如实的认知,不要抱怨,心平气和的面对可能的一切结果;其次断恶,不去做恶事,已做的恶要立即断灭,未做的恶起了念头要立即克除,努力断恶行恶念,不以恶小而为之;竭力行善行正,要去做善正事,未做时要当下去做,已经做得要保持下去,努力起善心行善正事,勿以善小而不为,成功和命运就是从这些不起眼的小事中开始,并在这些小事中成就的,做善事,做正事,最大的好处就是自己净化自己的心灵,善正使人的心安详,静定,心中充满智慧和能量,断恶修善,不造恶不生妄念,灾难消除,福报自然回来,命运自然改变。所以改变命运就是改变方向,改变心态,保持专注,一直去做,贵在坚持。

第二步:改过,心上觉,理上明,事上顺,过上改。

当你觉得命不好,当你觉得不快乐时,就说明你的心生病了,就要去治疗。而心病一是要对症治疗,解除病痛,切断病痛的根源;二是要养,给心喂养善正真,心处在健康的正循环中,自然很少生病。改过,一要断灭恶和逆;二要养善和正;断恶修善。

其实如何成功,每个人都知道,就是做到,真,善,正,做到不假不欺,做到不恶,做到不逆不邪。何为真,真就是真诚心,就是没有妄念,更没有执着,没有虚假,没有欺骗,一个妄念都没有就叫真诚,面对身心内外,宇宙人生,如实观,不起一丝一毫的非份之想,也不让心里的念头乱起乱灭,让念自然流动,先天不动念头,如实观照就是真。善和正,就是知善知恶,知逆知正,要行正行善。“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其实我们只要能静下来向内观,就能看见自己的妄念,妄语,妄行;当你产生一个妄念时,心自然会动起来,更多的心念会形成心境,而在心念的主导下,自然会产生妄语,自然会产生妄行,源头是念。

改过有三种方式,一种是从源头,心上觉,念头改;一种是理上改,明白那些事可做,那些不可做,知道事物运行规律,知道对错;一种是事上改,就事论事,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正确的方法是,心上改(不起心动念,更不起妄念,更不能黏链结敷;能觉察念头,妄念,立即断灭克除。源头上不造恶,不造过,就不存在改。);理上明,能知道对错,能反省自己,能知道自己的过失,能知道自己错误的根源,事理上明,想通了,改正就有章可循;事上顺,就是要当下断灭,解决病痛,对症下药,立即断灭,不拖延,不掩饰。

当人能控制自己的念头,欲望,情绪,习性,想法时,人就有了控制自我的意志力。能控制自我,改过和成功就变得可控可行。最高明的控制法则是在源头上控制,是在起心动念的刹那就能发觉并断灭,而不是等妄念已经生根发芽,更不是等妄念已生出妄语,妄行,更不是等妄念妄语妄行已经粘链织网,已形成境界牢笼,人的身心已失去控制,改过往往变成自我欺骗的幌子,有心无力。

现实中人心不真已经很久,人心不正已经很久。

知行合一需要善正心,也需要掌握养正改过的方法,对股民尤其重要

《了凡四训》中讲了改过要发心,发三心。

第一要发“羞耻心”,就是要发改过之心,知道自己的处境和过失,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恶,不善,不正的事要停下来,要知不知非,要知止。要知羞耻。

第二要发“敬畏心”就是能内省,要明觉,警觉,观照,能时时刻刻看到自己的身、口、意,看见自己的脸黑,看见自己的丑陋,看见自己的恶和逆。从而停下来并断灭。

第三要发“勇敢心”要有决心,一往直前的勇猛心,一个人之所以有过失不能改,并不是不知道错,而是知道错没有改过的勇气,人往往在制定计划的念头和想象中,等真正要改变时,往往会拖延,自己给自己放水,自己给自己留有犯错的后门,得过且过,今天推明天,明天推后天,改过必须是当下改,不能拖延,不能犹豫,更不能思虑,任何拖延都是自己该自己放水。

第四步、善护念,积善行正,谦虚内敛,修身修德。

改过,从念开始,从心开始,从相信心能改过开始,从当下开始。

一是善正心安;二是谦虚诚明;三是为而不争。

改过,其实就是修行,当下修当下改,当下改当下正,当下正,当下得。“发现一条,改一条,修一条,得一条,直至改完” 改过是循序渐进的,改过是一个反复漫长的过程,唯有坚持才能改过,一条一条改,一条一条正,一条一条得。

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