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從焦慮狀態到順其自然

“霧中人,迷惘中等待天晴”


如何從焦慮狀態到順其自然

在未知的巨大危機面前,大部分人的心理反應:

擔心、害怕,災難化聯想

猶豫不決,瞻前顧後

反覆思慮、反覆檢查

消極、拖延、自閉

恐懼、害怕意外、思考生命的意義

這些反應可以看做是“惜命心理”的應有表現,但過於惜命的人,可能也需要承受著數倍的焦慮。


如何從焦慮狀態到順其自然


焦慮的本質

焦慮情緒是一種示警,告訴我們面臨危險,要做好準備,繃緊自己的身體,屏住自己呼吸,減輕負擔,或者準備戰鬥,或者選擇逃避。

過度緊張,思維範圍就會變的狹窄,想問題就容易片面,多半都會往擔心、害怕的方向去想,甚至會有災難化的聯想。而思維方式同樣會影響情緒的變化,擔心、害怕、災難化的想法會使情緒變得更加焦慮。情緒和思維惡性循環,就會感到恐懼,嚴重的還會驚恐發作。長期焦慮狀態下的人們,很多時候都是敏感、過度反應。

過多體驗激活應對危機的情緒,可能是對以往安全環境的眷戀,通過熟悉“危險”來提高安全。提前假定自身的性格、能力、關係支持不足以應對危險性的攻擊挑戰,可能演化為深層次自卑,害怕被淘汰,沒有做好進入階段性應激狀態的準備。

但換個視角,適當的焦慮還是對人有幫助的,提醒著要做好解決問題的準備,或者及時、有效的規避未來的風險。

慶幸人類還會感到焦慮,

使得在進化中還沒被大自然淘汰

順其自然,為所當為

危機關頭,各種各樣的感受和反應態度,每個人都會存在。有的人轉瞬即逝,不會去過多的關注,而是該做什麼就做什麼。而有的人則不允許一些不符合常態的想法和情緒、感受的存在,加以拒絕、排斥和對抗,久而久之形成了注意力的固著,從而使問題持續的存在。

也就是說:不是焦慮抓著當事人不放,而是當事人抓著焦慮不放

森田療法提出了另一種應對姿態:帶著症狀去生活。對於自身的想法和情緒感受順其自然,並積極投入生活,獲得新的體驗、感受,從而獲得新的看問題的角度,從而改變認知、觀念。通過行為做法的改變,來帶動整體心理狀態的改變。


如何從焦慮狀態到順其自然


對於負面情緒和各種各樣的症狀採取無為的態度,允許其發生和存在,以不變應萬變。對於學習、工作、人際關係和娛樂採取有為的態度,讓積極的行動做身體的指揮官。順其自然不是視而不見,向左向右都得向前,願行者早日走出迷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