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小羊:疫情過後,發現焦慮是個富貴病


艾小羊:疫情過後,發現焦慮是個富貴病


艾小羊:疫情過後,發現焦慮是個富貴病

雖然國內的疫情基本結束,但我身邊很多人陷入了新一輪的焦慮。

焦慮經濟、焦慮房價、焦慮孩子、焦慮身上的肉和臉上的痘;甚至有人說,2020會不會上演“流浪地球”……

跟一個學經濟的朋友探討這個問題,覺得他應該更焦慮,因為最近股市他抄了底;沒想到,他卻不以為然。

“焦慮是個富貴病。中國人這麼容易焦慮,是因為過去10年,我們活得太容易了,想得到的基本上都得到了,該失去的一點兒也不想失去。”他這個開頭,讓我羊軀一震。

整個晚上,我們談經濟、談人生、談未來。雖然沒有酒、沒有咖啡,但談完神清氣爽,好像喝了上好的甜白與藍山。人一輩子果然要結交幾個有見識的朋友,人的見識越多,越扛得住事。讀了萬卷書、行了萬里路,還動不動跟人吵架,那是基礎太差,修行不好。

艾小羊:疫情過後,發現焦慮是個富貴病

下面這段,是我朋友的一些觀點,我加工了一下,假裝我就是你們身邊那個最有見識的朋友。當然,你也可以把“假裝”去掉,因為當作家寫下“一個朋友”,往往只是為了方便他們的表達,也許這個朋友,就是他們自己〜

言歸正傳,說說怎麼治焦慮這個富貴病。

艾小羊:疫情過後,發現焦慮是個富貴病

過去十年,中國經濟一直大步向前,大家或多或少都吃到了紅利,房子越換越大、衣服越穿越貴、日子越過越好,父母的養老與孩子的教育都水漲船高。於是,我們很容易認為這樣的日子是常態,必須永遠這樣才有安全感。

實際上,無論國家、民族、個體多努力,都不可能永遠保持經濟高增長。

無論今天還是未來,我們必須經歷一場“失去教育”或者說“跌落教育”。

這場疫情,也許是個不錯的機會。讓更多的人開始明白,房價不會一直漲,收入不會一直漲。生存,是值得珍惜的幸運,而不是唾手可得的事。

艾小羊:疫情過後,發現焦慮是個富貴病

一年有四季,個體、國家的命運,都有四季,不管春天漫長還是短暫,你早晚會遇到屬於自己的冬天。

不經歷死亡教育的人,會對生命的起起伏伏焦慮;沒有經過“跌落教育”的人,會為潮漲潮落的自然規律而焦慮。

從本質上,焦慮避免不了壞的結果,只會讓壞結果變得更壞。

一個在陽光的日子裡擔憂暴風雨的人,當暴風雨到來,他將承受雙重打擊。既後悔擁有陽光時,沒有盡情享受;又失落於暴風雨如約而至,沒有例外、沒有童話,正如開關按下,黑暗降臨。

放在當下的場景裡,房價跌不跌、經濟衰不衰,是不受我們情緒控制的客觀存在;暴風雨來不來,我們不知道,但至少現在還有陽光,你要盡情享受。

趁著還有陽光,趕緊躺倒,有時候是一種特別積極的人生態度。

艾小羊:疫情過後,發現焦慮是個富貴病

看不清方向,只能以不變應萬變,你既沒有許家印房子多,也沒有巴菲特錢多,就別折騰了。無論是你,還是你的財富,別想著增值,多想想保值,實在保不住,用你自身能力的增值,去對抗貨幣的貶值。

艾小羊:疫情過後,發現焦慮是個富貴病

最後說4個小建議,不一定全對,大家各取所需。

  1. 儘量別搞大投資,股市小賭怡情一下就夠了,多存錢,安全理財。
  2. 提高自己的生產力,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以前工作能做到80分,現在努力做到90分甚至99分,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有用感”就是“安全感”。
  3. 多看書,多學習,哪怕學一點無用的東西,你得到的知識越多,對抗“跌落感”的能力越強。
  4. 多跟自然親近,遠離容易焦慮的人,哪怕是你的親媽、老公。

推薦大家看一下許知遠採訪歷史學家許倬雲的那期《十三邀》。許老有一段話:“個人的地位最小,最短是人,比人稍長一點是政治,比政治稍長一點是經濟,比經濟稍長一點是社會,時段更長的是文化,而最長的是自然。”

你想成為誰,就跟誰在一起。自然是當之無愧的健康王、長命王、樂觀王

,不開心的時候,滾回自然的懷抱,就什麼都想開了。

人在自然面前,地位低微,滄海一粟,千萬別給自己加戲。多看戲,包治各種焦慮、不服、短視。

昨天,我去市場,看到一個新疆人賣饢,每個饢烤出來都有自然的弧度,他準備把十幾個饢摞在一起。要摞得漂亮、穩定,必須讓每個饢的弧度,與上下兩隻饢完美契合。為了找到這個點位,他不厭其煩地轉動饢餅,像對待藝術品一樣虔誠。我站在角落裡看他擺饢,忽然很想點上一支菸,慢慢抽完,再點一支,讓這個下午,就這樣慢慢過去。

不管生意好不好,都要把饢擺漂亮,就是普通人大道至簡的生存智慧。

關於本文

● 作者:艾小羊。複雜人生的解局人,品質生活的上癮者,專治各種不高興。代表作:《活成自己就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