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不識字的中國人,被賣到美國當苦工,後來他的名字響徹美國

哥倫比亞大學於1754年時,根據英國國王喬治二世頒佈的《國王憲章》而成立,最初名為國王學院,在1896年時正式更名為哥倫比亞大學。

提起哥倫比亞大學,想必有很多朋友都不會感到陌生。作為全球的頂尖名校之一,在這裡培養了近百位諾獎得主以及不計其數的優秀校友們,比如美國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奧巴馬以及“股神”沃倫·巴菲特等等。

一個不識字的中國人,被賣到美國當苦工,後來他的名字響徹美國

然而,或許很多人都想不到的是,哥倫比亞大學開設了全美第一個中文系時,與一位中國勞工有關,他的名字就叫做丁龍。建系伊始,“丁龍講座”就一直是全美最早漢學系的財力支撐,那麼丁龍到底是誰呢?

被賣“豬仔”賣到美國,成為一個暴躁的美國人的苦工

在19世紀末,美國開始了一場轟轟烈烈的西部大開發活動,由於當時美國的勞動力短缺,歷時三年的西段鐵路施工也還沒有明顯的進展,他們看中了華工吃苦耐勞的品質,因此招募了大量的華工。

當時的中國處於內憂外患中,儘管做酷吏的勞動強度大,但是還是有不少人最終選擇到海外謀生。在這樣的背景之下,一個叫丁龍的廣東人在18歲那年,以“豬仔”的身份被賣到了美國西部加利福尼亞做苦工。

他的主人叫做賀拉斯·卡本蒂埃,是一個喜歡喝酒抽菸,而且脾氣暴躁的美國人。

感動主人,後半生作為其管家

有一次,醉酒後的卡本蒂埃發酒瘋,對下人是又打又罵,還把他們全部趕走了,丁龍也在其中。然而,第二天清晨時,醉酒醒來後的卡本蒂埃發現家裡空空如也,僕人們全被自己趕走了,心裡也是十分失落,這個時候被炒魷魚的丁龍卻端著一份早飯,送到了卡本蒂埃的面前。

一個不識字的中國人,被賣到美國當苦工,後來他的名字響徹美國

卡朋蒂埃為丁龍的行為感到奇怪,對此丁龍解釋說:“聖人孔子告訴我們,受人之託,忠人之事,我不能因為你發脾氣就離開你,我要盡到自己的責任。”

丁龍的行為讓卡本蒂埃感到非常感動,馬上當場向丁龍致歉。要知道,丁龍是一個大字不識的文盲,但他居然能說出如此富有哲理的話,此事也極大地震撼了這個大人物,他也第一次瞭解到那個積弱多年的東亞國家中,竟然還擁有這樣的深奧文化,並且他也是第一次聽說“孔子”,且逐漸被這個中國僕人以及他背後的中國文化所吸引了。此後,丁龍就成了卡本蒂埃的管家,一直到老。

完成偉大心願,名聲響徹美國故事感動慈禧

等到丁龍退休時,卡本蒂埃給丁龍準備了豐厚的退休金,但丁龍卻是一口拒絕了,隨後卡本蒂埃又問丁龍有沒有什麼心願,丁龍回答"我希望在哥倫比亞大學建一個漢學系,讓全美國的人知道並瞭解中國的文化"。

丁龍之所以有這樣的心願,是因為滿清末期的中國十分積弱,不被各國放在眼裡,而且當時的美國的排華風氣特別的嚴重,在當地謀生的中國人們經常遭受欺負。所以,丁龍想讓全美的人能夠了解中國,瞭解中國古老的文化文明,讓在異國他鄉謀生的同胞,也能夠得到起碼的尊重!

1901年時,哥倫比亞大學收到了一封信以及十萬美金,其信件的大致內容是:"這些都是我買威士忌,買菸草的省出來的,在此誠心捐贈一座涵蓋中國文學、語言的學系,另外還有一個小小的要求,希望不要出現我的名字,今後,我會繼續追加捐款"。

一個不識字的中國人,被賣到美國當苦工,後來他的名字響徹美國

不久之後,哥倫比亞大學又收到了一封信以及一張一萬兩千美金的支票,其信件內容大意是:"誠心獻上一張一萬兩千美金的支票,用於資助貴校的漢學研究",信件署名"一箇中國人"。

在丁龍與卡本蒂埃資助以及哥倫比亞大學校長的幫助之下,美國最早、最出名的漢學系成立了。

據《略論中國歷史人物之一例》記載:丁龍卒。此將軍乃將丁龍積款倍加其額,成一鉅款,捐贈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創立一講座,名之曰“丁龍講座”。以專門研究中國文化為宗旨。至今此講座尚在。

遠在中國本土的慈禧聽聞了此事之後,備受感動,她派人捐贈包括《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等五千多冊書籍。再後來,丁龍因不符合定居美國的條件而遭到驅逐,原本他也是可以定居在美國的,但是為了讓全美瞭解中國文化、尊重中國,他把自己省吃儉用下來的錢財,全部都捐獻出去了。

至於丁龍離開美國之後去了哪裡,並沒人知道,至今人們還在找尋他的蹤跡,丁龍曾經的主人卡本蒂埃為了緬懷他,還專門在自己家鄉修建了一條路,這條路的名字就叫丁龍!

一個不識字的中國人,被賣到美國當苦工,後來他的名字響徹美國

小結

因為丁龍的努力,才讓美國有了瞭解與研究中國文化的窗口,可以說中華文化的傳播丁龍功不可沒,也正如卡本蒂埃對丁龍的評價: “一個與生俱來的孔子追隨者,一個行動上的清教徒,一個信仰上的佛教徒,一個性格上的基督教徒。”

在哥倫比亞大學漢學系中,曾走出一批又一批赫赫有名的人物,比如胡適、馮友蘭、徐志摩、宋子文以及聞一多等等,他們均受益於丁龍當時建系的決定。而這個卑微的中國僕人,以自己不同凡響的舉措,在那個灰色年代之中,堅守了我們中國文化的自信!

參考資料:《略論中國歷史人物之一例》、《國王憲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