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博国宝之仲姜方壶

仲姜方壶

春秋时期是中国社会大变革的时代,社会经济不仅得到发展,社会制度也发生变化。而社会经济和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必然对青铜器铸造产生影响。因此,青铜器在商周时代那种神秘威严、雄浑庄重的风格便被春秋战国时期的自由活泼、生动多变的特点所取代。之所以说梁带村芮国遗址M26椁室西南角出土的“仲姜方壶”是春秋时期青铜器的典型代表作,就因为它是这一时期青铜器造型特征及艺术风格的精彩体现。

芮博国宝之仲姜方壶

仲姜方壶

仲姜方壶,器口长17.8厘米,宽13.8厘米,腹径长28.2厘米,宽22.6厘米,通高53—53.6厘米,重14.915千克。现存陕西韩城梁带村芮国遗址博物馆。

由壶盖和壶身组成,横截面近长方形。壶盖上有圈足状捉手,下有较长的子口;器盖顶面饰“S”形窃曲纹,器盖上段外壁饰一周倒“U”形窃曲纹,共十四个单元纹饰,下段饰一周“S”形有目窃曲纹,共八个纹饰单元,下缘并有一周弦纹。

芮博国宝之仲姜方壶

壶盖

芮博国宝之仲姜方壶

壶盖顶面纹饰

壶身口微侈,长颈微束,垂腹,颈侧依附兽首套环双耳,兽首双角耸立,兽鼻上卷作龙首状,龙首獠牙后伸。壶颈饰一周重环纹和一周“S”形有目窃曲纹,窃曲纹下缘尚有三周凸弦纹。器腹四壁都有“王”形带纹,并相互连通,将每壁分为四部分,上腹正面各饰二组“S”形双龙纹,侧面各饰二组卷体龙纹;下腹正侧两面均饰以二组凸目长鼻曲体龙纹。耳部兽鼻两侧均饰重环纹,所套之活环外侧环面饰以一圈斜角变形龙纹。

壶盖内侧顶面有铭文,铭文方向与壶盖长壁平行,分三行,每行三字,为:“中(仲)姜作为桓公尊壶用”。

芮博国宝之仲姜方壶

铭文及拓片

壶盖四棱有范线痕迹,壶身四棱从上到下也有范线痕迹,可发现错范现象。器耳与内侧壶身为分铸铸接,器耳先铸,耳所套环亦分铸,其后再套接而成。壶身颈、腹交界处的外壁上有一周明显的范线,在器身内壁也有一道相应的界线,四棱处并有上、下微错的现象,说明该器腹范应由八块陶范合铸而成。

芮博国宝之仲姜方壶

仲姜方壶全形拓

芮博国宝之仲姜方壶

《诗经·大雅》中有“清酒白壶”的记载。殳季良父壶铭:“用盛旨酒”,曾伯陭壶铭:“用自作醴壶”,郑楙叔壶铭:“作醴壶”,凡此皆是盛酒之壶。古代酒的品种多,故酒壶的器形也各有不同,因而变化的形式比较复杂。

芮博国宝之仲姜方壶

芮博国宝之仲姜方壶

芮博国宝之仲姜方壶

在春秋时期,青铜器常常以立体写实的鸟类动物和植物为装饰,这与商、西周时以抽象神兽为装饰形成鲜明的对比。人们感受到的不再是威严神秘、谲奇的气息,而是活泼自然、轻巧秀丽的韵味。这表明人们已不再仅仅恪守某种特定的宗教内涵,转而广泛追求伦理的、人性的、多彩多姿的审美情趣,这恰恰反映了理性主义,更富想象力的时代潮流和革新、创造精神。

综上,这件仲姜壶设计独特,造型优美,纹饰华丽,铸工精湛,既典雅又充满灵动之态,别具匠心,可以说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精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