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医线】坚守!当好抗疫“压舱石”,拥抱最后的胜利

近段时间

广西各医疗队陆续从湖北返回广西

第五批赴湖北抗疫医疗队

仍在战“疫”前线继续坚守

当好抗疫的“压舱石”

【战“疫”医线】坚守!当好抗疫“压舱石”,拥抱最后的胜利

广西向湖北省派出的第五批支援抗疫医疗队,共106名医护人员,指定援助武汉市优抚医院。优抚医院原本是一家精神病专科医院,与武汉华南海鲜批发市场仅一墙之隔,主要收治患有新冠肺炎的孤寡老人、精神疾病患者和服刑在押人员。

每一天,都有患者出现危急情况,考验着各位队员。

【战“疫”医线】坚守!当好抗疫“压舱石”,拥抱最后的胜利

曾能永和队员们在多学科讨论危重疑难病例。

刚入院的黄大爷,呼吸急促、口唇紫绀,不能平卧,烦躁不安,胸部闷痛。大爷本身有冠心病、糖尿病,心脏里还有4枚支架。曾能永和黄潆莹接班后立即查看患者。大爷吸氧的状态氧饱和度只有80%,心率每分钟110次,更严峻的是并没有患者肺部CT等相关资料给医生参考。

曾能永和黄潆莹凭着十几年的临床经验,综合考虑患者的既往病史,推敲病情演变,立即对大爷进行了抢救。黄潆莹一边给患者查心电图及心肌酶,曾能永同时给患者高流量吸氧,端坐体位,同时静注速尿剂。

【战“疫”医线】坚守!当好抗疫“压舱石”,拥抱最后的胜利

黄潆莹在给患者做心电图检查。

【战“疫”医线】坚守!当好抗疫“压舱石”,拥抱最后的胜利

黄潆莹为患者打心电图表。

病房里没有大爷需要的丹参滴丸,另一边本该休息的陈静梅护长听到这个消息,紧急与医院沟通协调药物。经过抢救,黄大爷的不适症状逐渐好转,指脉氧回升到98%,医务人员的对症处理及时有效!

【战“疫”医线】坚守!当好抗疫“压舱石”,拥抱最后的胜利

陈静梅和队员准备给患者输液。

武汉目前气温已达到24℃,每次工作结束,大家就像泡了桑拿,护目镜花了,衣服湿透了,但丝毫不影响队员们的热情与专业操作。队员们还把“春天”带进了病房,在防护服上画上花、草、动物和卡通。

【战“疫”医线】坚守!当好抗疫“压舱石”,拥抱最后的胜利

【战“疫”医线】坚守!当好抗疫“压舱石”,拥抱最后的胜利

【战“疫”医线】坚守!当好抗疫“压舱石”,拥抱最后的胜利

【战“疫”医线】坚守!当好抗疫“压舱石”,拥抱最后的胜利


【战“疫”医线】坚守!当好抗疫“压舱石”,拥抱最后的胜利

【战“疫”医线】坚守!当好抗疫“压舱石”,拥抱最后的胜利


【战“疫”医线】坚守!当好抗疫“压舱石”,拥抱最后的胜利

3月17日,是广西第五批抗疫医疗队在武汉整整30天的日子,队员们为了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就地取材,裁剪一角床单,手绘梅花盛开,寓意“花开疫散”,每一位队员在画上签上名字并庄重的按下红指印,表达不畏惧、不松懈、排万难,誓与疫情抗衡到底的决心。

【战“疫”医线】坚守!当好抗疫“压舱石”,拥抱最后的胜利

【战“疫”医线】坚守!当好抗疫“压舱石”,拥抱最后的胜利

“护士,护士,看见你们,我们好高兴,你们的防护服好漂亮。”“防护服上画的悟空是代表无所不能,我要握握你的手”“你们的眼睛亮亮的,很专业,把我的肺炎病毒都治好了,还有血糖血压也都正常了。”每天一走进病房,患者们都会高兴地围着医护人员看他们衣服上的图画。

【战“疫”医线】坚守!当好抗疫“压舱石”,拥抱最后的胜利

其中一位阿姨,听不见也说不了话,韦玲玉护师就在纸上一字一字与她沟通交流,给她鼓励和安慰。韦玲玉说:“看着大家都积极乐观向上,所有的辛苦与付出都是值得的!虽然很多医疗队伍都凯旋而归了,但我们还在抗‘疫’的路上,珍惜每一天与患者、队友们相处的日子。”

和队员们一起在病房坚守的武汉警官说:“其他医疗队陆续返回了,你们还在坚守,谢谢你们的支援!”出院的患者也纷纷表达感激之情:“由于工作需要,你们不能透露自己的姓名,但我们不会忘记你们的眼神和声音,谢谢你们。”

为了缓解队员们的工作压力和倦怠感,心理治疗师肖吉芳每天组织团体心理小组活动,为队员们续满油保障工作的持续动力。通过“巴林特小组”活动,聚焦医患关系,探讨医护与患者行为背后的心理过程,帮助队员们更好的处理由工作产生的不良情绪和压力,提高沟通能力。在舞动放松团体活动中,队员们通过一些团体心理游戏和自己独一无二的舞蹈动作得到身心的放松,感受到来自团队和同伴的支持,提振信心。


【战“疫”医线】坚守!当好抗疫“压舱石”,拥抱最后的胜利

“巴林特小组”活动。

【战“疫”医线】坚守!当好抗疫“压舱石”,拥抱最后的胜利

身心放松团体活动。

【战“疫”医线】坚守!当好抗疫“压舱石”,拥抱最后的胜利

团体心理活动。

在武汉的40天里

第五批医疗队队员们战胜了冬夜的寒冷

经历了风雨的洗礼

见证了武汉从冬眠中一点点复苏

一群人一颗心一条路

做好抗疫的“压舱石”

拥抱最后的胜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