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影响:疫情下的“冰”与“火”

  对产业影响的特征:冲击波从下游逐渐向中上游传递


产业影响:疫情下的“冰”与“火”

  疫情下的”冰“

  1.电影行业

  •2019年春节期间国内电影票房59.05亿元,占全年的9.2%,2020年春节颗粒无收,影响了整个电影产业链。

  •小型院线会遭洗牌出局,大型院线要看房地产母公司的经营与负债情况。

  2.餐饮行业

  •餐饮依赖流水,现金储备有限;年夜饭退订,大量食材囤积;再加上饭店信用资产不够不易获得银行贷款。西贝董事长在采访中说到“现金流行业也需要资本,是疫情给我的教训”。

  •餐饮行业作为刚需,疫情后需求将迎来报复性反弹,酒店类餐厅由于人们对聚餐的担忧恢复速度会变慢。

  3.旅游文娱

  •2019年春节假期全国旅游接待总人数4.15亿人次,旅游收入实现5139亿元,同比增长8.2%。若按8%的增速估计,2020年春节本应创造5550亿的旅游收入。

  •疫情结束后,大型景区由于人们仍旧担忧人流密集,经济恢复会很慢,短程自驾游和体验性旅游可能会成为短期趋势。

  4.服装零售业

  •受疫情影响,零售商面临库存积压,疫情过后,这批衣服也面临过季,低价甩卖亏损巨大,而压力也会逐渐往上游传递到服装生产及原料供应,工厂应收账款周转率也会受影响。

  •实体服装零售因为人流量急速下降遭受打击巨大,网络服装零售因物流受限也损失不小。

  5.房地产

  •受疫情影响,房地产投资和销售周期延长,房企的高周转被打断,融资成本增加,根据预测,最差情况下,疫情可能导致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37.53%。

  •破局招式:2月13日,中国恒大率先推出全国所有楼盘网上购房的营销措施,提供网上VR看房、网上选房、网上购房等的一站式服务,率先打响了房企求变的第一枪。

  6.汽车业

  •供给侧:在当前车市大形势下,供给侧冲击对车市的总体影响有限,但车企盈利必将受影响。

  •需求端:若一季度疫情结束,购车行为延后造成的损失还是可控的,全年新车销售仍有望与去年持平;但若疫情长时间持续,整体经济和消费力必将承压。

  •疫情带来生活方式的改变,也可能催生购车消费习惯的改变”线上完成车辆选择、比价、服务、购买”。

  7. 金融服务业

  •企业延期复工、民众减少外出消费会导致一季度有效信贷需求下降。

  •短期实际利率下行,银行息差必然收窄。

  •大批中小企业生死一线,中小金融机构资产质量会受到冲击。

  •未来政策再次宽松,这是确定的。从政策发力的方向看,不太可能像2008年一样采用刺激政府投资和房地产的方式。政策方向会更倾向于中长期的发展,强调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疫情下的”火“

  每次危机后都会诞生大公司,危机让钱向着更安全、长的更快的地方聚集。”

  1.医疗行业

  •推动消费者形成互联网诊疗习惯,对远程医疗、医药电商发展利好,但盈利难题短期仍存在。

  •此次疫情暴露出医疗体系仍存在诸多问题,医疗改革会进一步加速。

  •长期看资本会进一步流向生物医疗行业,支持利用创新技术获得新药、疫苗和其他诊疗方法。

  2.在线教育

  •“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对在线教育的市场教育起到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

  •神仙打架:巨头砸钱获客,小公司日子非常难过。

  •疫情不会像03年成就电商一样成就在线教育;改变用户习惯要看三点:技术、质量、留存率。

  3.远程办公

  •疫情期的硬需求:推动企业反思对数字化的重视程度。

  •推动远程办公纵向发展。

  •产品可以持续迭代,办公人群的办公惯性如何更加贴合远程、在线协同,需要长期耕耘。

  4.电商平台

  •线下需求转到线上,电商和O2O平台获得大量新客和潜客。

  •供应链和配送服务更完善的平台凸显竞争优势。

  •疫情后有更多人保持线上购买习惯,要有好的供应链去对接倍数增长的需求。

  5.线上娱乐

  •多款游戏用户规模和单日、单月流水大幅增长。对游戏行业短期利好,但只有具备长线运营能力的厂商,才能将利好转为长期业绩。

  •宅经济为原本增长触顶的长、短视频平台带来新的增长空间。

  危机是企业成长的机遇

  危机:

  第一批倒下去的经济实体:高杠杆企业,行业普遍不重视安全现金流且人工成本压力巨大。经营方式单一:疫情期间,重线下业务的企业受影响最严重,暴露出对线上业务重视不足。产业发生波动:原材料价格波动;技术变革迎来转折点,商业模式会迎来变革。

  机遇:

  发力线上既是特殊时期的纾困之策,也是企业着眼未来,长远布局的必经之路。毕竟将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的风险是巨大的。互联网公司在数据、产品、技术等能力上积累深厚,零售企业与之合作,在智慧零售发力是实现转型的有效路径。行业洗牌重整,扩大市场份额的好机会。有足够时间反思企业业务与经营新的投资风口或将涌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