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境外輸入”更可怕的 是恐慌和謠言

連日來,不斷有網絡傳言稱“深圳灣已擠爆,數萬華人正湧入”“11萬人將從歐洲抵北京”,不時引爆輿論熱點。

比“境外輸入”更可怕的 是恐慌和謠言

比“境外輸入”更可怕的 是恐慌和謠言

比“境外輸入”更可怕的 是恐慌和謠言

  中國互聯網聯合闢謠平臺疫情防控闢謠專區截圖

  不僅如此,更不乏套路式造謠《大量海外華人返國,下一個“毒王”就此誕生?》《對不起,我勸你別來XX了》《從XX接回的200名XX籍人員其中已確診的有12例》,這類謠言往往炮製故事、渲染悲情、博取關注,利用人們急於知道某一事件的發展態勢,一時難以從正規渠道獲取信息的焦慮、恐慌心態,從而達到蹭熱度、賺流量的目的。

  世界衛生組織20日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中國以外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升至152773例。另據國家衛健委最新數據,3月20日0—24時,新增報告境外輸入確診病例41例。截至3月20日24時,累計報告境外輸入確診病例269例。

  “外防輸入”已經成為當前我國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3月18日召開會議,針對國際疫情快速蔓延帶來的輸入性風險增加問題,強調要落實外防輸入重點任務,完善數據共享、信息通報和入境人員核查機制,航空運輸、口岸檢疫、目的地送達、社區防控要形成閉環。

  3月19日,民航局、外交部、國家衛生健康委、海關總署、移民局聯合發佈公告稱,調整目的地為北京的部分國際航班從指定第一入境點入境。

  日前,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海關總署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國境衛生檢疫工作依法懲治妨害國境衛生檢疫違法犯罪的意見》,明確6類可能定罪入刑的妨害國境衛生檢疫行為。

比“境外輸入”更可怕的 是恐慌和謠言

  外交部例行記者會此前已多次表示,對中外公民入境一視同仁,無差別執行防疫措施,一律要求隔離14天。

  對於入境航班,中國民用航空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航班風險劃分為高、中、低三個等級,根據不同等級採取不同的防控措施。此外,根據首都防控機制的要求,從3月15日起,首都機場全部國際和港澳臺航班均停靠在處置專區,對於入境過程中出現體溫異常的旅客,首都機場設置了專門的轉運程序和路線,以避免和其他旅客發生接觸。

  與此同時,針對日前一些入境瞞報的案例,如“服退燒藥登機還連續說謊的境外輸入病例黎某”“刻意隱瞞境外行程的鄭州男子郭某鵬”等,公安機關均已立案偵查。一方面,不能因個別極端案例而標籤化歸國人員;杜撰虛假信息惡意抹黑者也必將受到嚴懲。另一方面,也呼籲廣大歸國同胞,嚴格執行疫情防控相關規定,多些理解與忍耐,共同呵護好當前這份來之不易的防疫成績。

  事實上,針對國內外疫情防控的階段性變化,多地升級了防控措施,相關專家也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國第二次暴發的可能性不高”,因此大家不必過分擔憂和焦慮。做好自身防護,從官方取渠道獲取信息,理性應對疫情。(周文婧)​​​​


舉報電話:0906-2317252

舉報郵箱:[email protected]

官方微博:@阿勒泰網絡舉報

官方微信:阿勒泰網絡舉報(微信號:altwljb)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