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和對生病的恐懼是最好的保護”(美國疫情生活雜記6)

3月26日,截至午夜12點,美國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達 86043 例,超過中國和意大利成為全球新冠確診病例最多的國家。死亡人數總計1304。

被稱為美國“武漢”的紐約市,今天確診病例達到23112,比前一天增加了3千多。

而我在的這個南方二線城市,今天的確診病例也過了200。

早上7點50分,我的手機突然發出刺耳的聲音,拿起來一看,是警報短信,提醒公眾從8點開始,全市實行“居家令(stay at home),直到4月16日。看著手機上的短信,再看窗外空無一人的街道,不禁讓人心裡有了一種壓抑感。

我們只是一個城市實行居家令,不是全州,到目前為止,全美已經有26個州實行了居家令。

美國的居家令和國內疫情期間各地(武漢以外)的居家隔離有很大不同。美國這裡沒有居委會、小區保安和協警的看守,基本上靠市民自覺。

而且美國的居家令也不是特別嚴格,居民外出購買食物、散步、遛狗都是可以的,只是要求大家要保持距離,以此來減少傳染。

在居家令期間,開業的快餐店只能提供顧客免下車和外賣服務。中午的時候,女兒說附近有一家她喜歡的快餐店今天特別提供免費送貨的外賣服務,她通過手機訂了全家的中午飯,並且提示食物放在門口即可,她還同時在手機上支付了小費。

“宅和對生病的恐懼是最好的保護”(美國疫情生活雜記6)

不到20分鐘,一輛紅色汽車停在家門口,一箇中年人提著食品袋走過來,他沒有按門鈴,把東西放在門口就走了。

“宅和對生病的恐懼是最好的保護”(美國疫情生活雜記6)

疫情期間,凡事都得小心。女兒戴上一次性手套,開門把食物袋拿進屋裡,再小心翼翼地把裡面的盒子拿出來,用消毒紙巾擦了一遍。我看了說:“買東西吃太麻煩了,以後我們還是自己做吧!”

“宅和對生病的恐懼是最好的保護”(美國疫情生活雜記6)

晚飯後,我和女兒在小區裡散步,外面的人比前幾天少了,偶爾看到幾個遛狗和騎車的人,基本上沒有汽車,看來大家都老老實實地宅在家裡了。

這幾天,在微信裡看到好幾個國內醫生面向海外的有關疫情的講座。非常感謝國內的醫生,他們把在與疫情抗爭中積累總結的寶貴經驗無私地分享給海外同行和同胞。

“宅和對生病的恐懼是最好的保護”(美國疫情生活雜記6)

這些講座特別受歡迎,這兩天上海張文宏醫生主講的就有兩場,其中通過Zoom進行的,有上千人同時近到線上會場。

“宅和對生病的恐懼是最好的保護”(美國疫情生活雜記6)


“宅和對生病的恐懼是最好的保護”(美國疫情生活雜記6)

26日晚上,鍾南山院士與美國的多位專家進行了一場關於抗疫的直播交流,鍾老全程英文,實在厲害!

這些國內抗疫名家的直播講座在美國華人中反響強烈,像張文宏醫生,他的講座已結束,在各個微信群裡就有人分享自己做的筆記。

“宅和對生病的恐懼是最好的保護”(美國疫情生活雜記6)

下面是張文宏醫生講座中的一些觀點:

1. 美國檢測速度非常快,顯示了美國的科技力量。檢測快降低了傳播

2. 美國人年輕人感染多,因為年輕人不戴口罩,社交活動多。

3. 美國的ICU病床的數量在全世界都是高的,所以就算在美國得了重症,也可以得到很好的治療。

4. 無症狀攜帶病毒不是主流。

5. 在人群聚集的地方,戴口罩是必要的。保持社交距離。

6. 美國現存醫療資源和生產能力都很強。多長時間能控制住,看他們採取哪種方式。我個人覺得美國政府會採取最合適的政策。

7. 中國兩個月經驗對美國是有幫助的。80%的人可以自己熬過去的。目前為止還沒有確切的有效藥品。20%的人需要氧療。需要去醫院。 5% 的重症 更需要去醫院。

8. 發燒了,多吃有營養的東西,雞蛋牛奶,休息。

9. 呼吸困難,走樓梯困難,去醫院!年輕人大概率沒有問題。

10. 是否空氣傳播,要排除其他因素。洗手比口罩重要!99%的病人都能找到傳播源。空氣傳播的概率非常低。密閉空間比如病房給病人插管時有空氣傳播。如果擔心,電梯裡戴口罩。電梯按鈕用牙籤。

11. 去超市挑人少的時候,保持和別人一米以上的距離。回家以後立刻洗手。不戴口罩也沒問題。保持社交距離,不要聚眾吃飯。

12. 宅和對生病的恐懼會保護好你。

最後一條我太同意了!美國疫情發展到現在的地步,特別是紐約這樣大城市的暴發,其中一個原因就是開始的時候人們缺乏對這種新型病毒的瞭解,無知而無畏,低估了它的“能量”。

用張醫生的話說,“瞎混”就是現在感染最大的風險,美國和英國都存在這方面的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