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五嶽很多人都知道,但是為什麼要叫它們五嶽而不是五山,這個嶽是什麼意思?

岡仁波齊Kailash


很榮幸能回答這個問題。下面我來說下我的理解。



五嶽可以說是我們中華大地的群山之首,分別叫做東嶽泰山,位於山東泰安市。

西嶽華山,位於陝西華陰縣。

南嶽衡山,位於湖南長沙以南的衡山縣。

北嶽恆山,位於山西渾源縣。

中嶽嵩山,位於河南登封縣。



五嶽的由來甚至可以追溯到秦漢時期,而《漢書》的“郊祀志”也有記載,漢宣帝在公元前61年(神爵元年)頒詔,正式確定東嶽為泰山、西嶽為華山、南嶽為霍山(即衡山)、北嶽為常山(即恆山)、中嶽為嵩山。

五嶽的形成多源於古人對於五行的理解以及帝王封禪所形成的產物。古人對於大山大河多有敬畏之心。而五嶽中的“嶽”,意思是高大險峻的山,而古時又有“峻極於天”,而高大的山是最接近於天的地方,古代的帝王都自稱天子,意為天的兒子,封禪的地方多會選擇大山,這其中的五嶽之地也是帝王選擇最多的山川。認為在最高的地方,也是自己權利的象徵,更能得到“天”的認可。


中國曆代皇帝都對五嶽不斷加封,唐代把五嶽封為王,宋代加封為帝,元代繼續加封為帝,到了明代更被加封為神。

可見五嶽不僅在民間受到人民的認可,在帝皇的眼裡更是權利至高的象徵。

感謝大家的閱讀!對於這句話你們有什麼樣的理解呢?可以在下方評論說出你們的想法!


民俗大文化


“五嶽”指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它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山,世界道教聖地。

為什麼稱它們為“嶽”,而不稱為“山"這與他們在歷史發展中的作用與影響息息相關。

“嶽”即高峻的山。中國古代認為高山“峻極於天”,從秦開始古代帝王為了維護自已的正統地位,進行宗教活動,高山也成為與“天”最近的地方,皇帝意為“天之驕子”,顯示皇權神授。

五嶽論景觀,各具特色;泰山雄,衡山秀,華山險,恆山奇,嵩山奧。難怪唐詩人杜甫寫下了“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豪言壯語。

為什麼稱“嶽"不稱“山”有歷史緣淵,宗教發展,奇山異水,歷代封神,“五嶽歸來不看山”就是最好註腳,你說呢?水平有限,盡聽教誨。


逍遙客觀世界


嶽字,上為丘,下為山,古文字形和象代表兩座高大的山峰形,表示高山大嶺。

“五嶽”,地域的含義:東嶽有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

這裡還要說明一點,只有嵩山的地位最高,這個字是高山二字組成,其它都不能是高山,只能稱得山。所以嵩山為中嶽,其它的嶽山都是圍繞著中嶽嵩山的。


劉寧亞


五嶽”一詞來源於中國的五行思想與對山嶽、山神的崇拜,傳說盤古死後,頭和四肢化為五嶽。 五嶽中“嶽”意即高峻的山。中國古代,認為高山“峻極於天”,把位於中原地區的東、南、西、北方和中央的五座高山定為“五嶽”。

它們是:

東嶽泰山(1545米), 位於山東省泰安市  

西嶽華山(2154.9米),位於陝西省華陰市

南嶽衡山(1290米),位於湖南省衡陽市

北嶽恆山(2016.1米),位於山西省大同市

中嶽嵩山(1491.7米),位於河南省登封市  其中東嶽泰山(即岱宗)是“五嶽之首”。


酒吏子老陳


漢字為象形字。山為眾峰相簇,嶽為山上有丘,高於山。山攬眾峰,嶽攬眾山。


太素穀神


從山,從丘。古文字形,象兩座高大的山峰形,表示高山大嶺!就是這麼簡單簡潔,大道至簡,才是中華文化的精髓所在,就如同道德經裡的“道”一樣,不可思議!


唏噓記憶


山,是對高聳隆起土地的統稱。而嶽僅指有文化內涵並被神化了的山,如五嶽外,好似沒有哪座山稱嶽了。

登上泰山哪種“一覽眾山小”的氣勢,其實是文化氣勢,是精神氣勢,並不是僅指山勢巍峨。

隨著歷史發展進步,以後被稱嶽的山可能會出現並增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