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二十四帝在九泉之下相見, 漢高祖劉邦第一個想抽誰一巴掌?

漢宣帝劉詢,將會挨劉邦第一個耳光。

漢朝自漢高祖劉邦建立,經歷十二帝,被王莽篡奪,而後光武帝中興,建立東漢,又是十二帝,終被曹丕篡漢。

漢朝二十四帝如下:

高祖劉邦 前206年——前193年

惠帝劉盈 前194年——前186年

文帝劉恆 前179年——前157年

景帝劉啟 前156年——前139年

武帝劉徹 建元元年(前140)——後元二年(前89)

昭帝劉弗陵 始元元年(前86)——元平元年(前74)

宣帝劉詢 本始元年(前73)——黃龍元年(前49)

元帝劉奭 初元元年(前48)——竟寧元年(前33)

成帝劉驁 建始元年(前32)——綏和二年(前7)

哀帝劉欣 建平元年(前6)——元壽二年(前1)

平帝劉衎 元始元年(1)——元始五年(5)

孺子嬰 居攝元年(6)——初始元年(8)

漢朝二十四帝在九泉之下相見, 漢高祖劉邦第一個想抽誰一巴掌?


光武帝劉秀 建武元年(25)——建武中元二年(57)

明帝劉莊 永平元年(58)——永平十八年(75)

章帝劉炟 建初元年(76)——章和二年(88)

和帝劉肇 永元元年(89)——永興元年(105)

安帝劉祜 永初元年(107)——延光四年(125)

順帝劉保 永建元年(126)——建康元年(144)

衝帝劉炳 永嘉元年(144)——永嘉二年(145)

質帝劉纘 本初元年(145)——本初二年(146)

桓帝劉志 建和元年(147)——永唐元年(167)

靈帝劉宏 建寧元年(168)——中平六年(189)

獻帝劉協 初平元年(190)——延康元年(220)

這麼多皇帝,若是在第一個群裡面,劉邦首先不爽的皇帝應該是漢宣帝劉詢,也稱劉病已。

漢宣帝的時期漢朝達到了巔峰,可以說是漢朝最強盛的時期。漢宣帝作為中國歷史上有名的賢君,統治期間,政治清明、社會和諧、經濟繁榮、四夷賓服,綜合國力最為強盛,但是我為什麼說劉邦最先要打的人就他呢?

漢朝二十四帝在九泉之下相見, 漢高祖劉邦第一個想抽誰一巴掌?


因為劉病已犯下了一個錯,致使漢朝從此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這個錯誤就是選了一個不稱職的接班人。漢宣帝很早就知道太子劉奭不足以擔任皇帝,並且感嘆漢“亂我家者,太子也!”,但是由於對已故許皇后的感恩與報答,他最終沒有更換太子。他的這種婦人之仁,最終使漢朝走向衰敗。

公元前49年,漢宣帝劉詢崩於未央宮。在位25年,享年43歲,而太子劉奭即位,即元帝。漢元帝繼位之後,由於漢元帝少好儒術,為人柔懦 ,在位期間,因為寵信宦官,導致皇權式微,朝政混亂不堪,西漢由此走向衰落。

更為關鍵的是這段時間是豪強地主兼併之風盛行,世家大族的政治出現萌芽,社會危機日益加深,為漢朝滅亡敲響了喪鐘。也就是從漢元帝之後,漢朝逐漸走向了世家大族的政治,這種政治趨勢沒有被扼殺在搖籃裡面,最後即使光武中心也改變不了。

漢朝二十四帝在九泉之下相見, 漢高祖劉邦第一個想抽誰一巴掌?

打開UC瀏覽器 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所以可以說也就是漢元帝時期,漢朝的滅亡已經註定,但是這個責任不僅僅是漢元帝一人,漢宣帝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漢宣帝明知道劉奭沒有治國的能力,但是依舊將他作為接班人,可謂是“無才、無德而居高位,社稷危已”。

漢宣帝在立太子是依靠自己對許皇后的恩情,將江山大事化作兒女私情,這是劉邦不能容忍的。而且漢朝前期之所以強盛,很關鍵的原因就是繼承人選擇很慎重。劉邦多次像改立太子,但是最終考慮到呂后治國能力高於戚夫人而作罷,並且劉邦對後世之事做了很充分的安排,保障了江山的穩定。

漢文帝立太子,尋求各方意見,最後訂立了漢景帝;而漢景帝為了保證劉協登基,不惜廢除劉榮,拖死劉武,並且將身後之事,交付給竇太后,最終保證了漢室江山的穩定;劉徹晚年雖然逼死太子,但是很快反思,立劉弗陵為太子,由於擔心後宮干政,殺死鉤弋夫人,留下霍光等大臣輔助。

漢初的這每一位皇帝都是極為重視接班人問題,但是漢宣帝卻將此事兒女情長,最終使得漢初走向衰敗,所以劉邦第一個要打的就是漢宣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