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蕭》自然狀態的人性,原始的野性生命力

沈從文作品多以描寫湘西原始民風為主,他的作品被讚譽為“歌頌人性的至美”、“表現人性美的力作”、“人性美的讚美詩”等等。

就如眾人所熟知的作品《邊城》,那便是源於沈從文心中的愛與美以及對處於社會底層群體的悲憫之情,他說過:“我要表現的本是一種‘人生形式’,一種優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蕭蕭》便是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故事描述了鄉下童養媳蕭蕭所處時代下無法避免的悲劇性命運。譴責舊中國農村童養媳制度的愚昧與野蠻,也體現了湘西民風的純樸展示了“不悖乎人性”即順應自然人性的主題

《蕭蕭》自然狀態的人性,原始的野性生命力

01自然樸素的農村風土外表下是沈從文對人性善良的讚美和不合理制度的批判

一、粗獷原始的自然民風, 美好人性的詩意抒寫

夏夜光景說來如做夢,大家飯後坐到院中心歇涼,揮搖蒲扇,看天上的星同屋角的螢,蕭蕭抱了懷裡熟睡的“小丈夫”與公公婆婆和祖父坐在一起。爺爺說起了白天看到“女學生”的情景,打趣對蕭蕭說:“蕭蕭,你長大了,將來也做女學生!”

一幅美好和諧的農村生活畫面,勞作了一天的農民,在六月裡的夜晚坐在自家院裡乘涼,說著笑與新鮮的故事。

蕭蕭嫁到公公婆婆家裡做童養媳,公公婆婆、祖父祖母,對待蕭蕭不但沒有苛責反而很好,爺爺常跟蕭蕭開玩笑,拿女學生來逗趣蕭蕭,蕭蕭也在爺爺跟前撒嬌。

十五歲的時候,"績麻、紡車、洗衣、照料丈夫以外,打豬草推磨一些事情也要作,但做不了的不強求,還允許媳婦攢點私房的婆婆,也不見得多麼壞。兩三年來僅僅蕭蕭個人分上所聚集的粗細麻和紡就的棉紗,已夠蕭蕭坐到土機上拋三個月的梭子了。"

當蕭蕭受到家裡的長工花狗誘騙大了肚子後,按照當時村裡“正常”的制度與傳統的習慣,本應受到 “沉塘”或者“發賣”一類的懲罰,不僅沒有受到懲罰反而因為人性裡的善良擁有了對她來說還算美滿溫情的結局。

可見不論是農村日常的生活,還是爺爺對蕭蕭的打趣,婆婆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允許蕭蕭攢私房錢,以及蕭蕭最後的結局都體現了:湘西社會原始的未經"文明社會"浸染的自然世界的美和人性的純,寄寓著沈從文的"人性"之愛和"田園"之美。

不合理制度是死且腐化的,但生而為人,人性裡的善良與寬厚卻是人人都有與生俱來,它不因腐化制度的壓迫而流失,即使當下被“催眠”但仍深藏在每個人的人性中。

《蕭蕭》自然狀態的人性,原始的野性生命力

二、現實社會的反思:矇昧無知下的悲哀

在整篇小說裡並沒有深切的憂傷和沉重悲哀的情節,然而正是沈從文近乎“理所當然”娓娓道來的寫作手法才讓人感到一種蒼涼與悲傷,他是以一種"活著"當事人的心態在書寫,對於農村日常發生的一切都看成是理所當然。

蕭蕭做媳婦時年紀十二歲,有一個小丈夫,年紀還不到三歲,還不曾斷奶,按地方規矩,過了門,她喊他作弟弟。蕭蕭十二歲嫁給不到三歲的小丈夫,尚不明白何為夫妻關係,彼此以姊弟相待,天天黏在一起打笑取鬧。弟弟餓了,蕭蕭喂他東西吃;哭了,就哄他。----《蕭蕭》中蕭蕭出嫁做童養媳的片段。

蕭蕭從小失去雙親,寄養在伯父家。在湘西女孩出嫁時“照例”要哭哭習俗下,十二歲的蕭蕭,“卻只是笑”她不知道這是代表著什麼,便懵懵懂懂地開始了童養媳的生活。

娶童養媳也沒有是非不問原由的,只是因為自古以來就有的制度。童養媳本是一種畸形的婚姻形式,在這裡卻變的再正常不過。

小說從一開始,便刻意把人物安排在天真爛漫的兒童世界裡,以兒童純真而詩意的世界,和兩小孩未帶有任何雜念的相處。批判有違自然人性的童養媳制度,以及在千百年的舊制度壓迫下已經變得麻木愚昧的人性。

《蕭蕭》自然狀態的人性,原始的野性生命力

故事的高潮部份,蕭蕭失身懷孕後,要求花狗帶她進城。遭到拒絕後喝香灰,喝冷水想盡辦法墮胎,屢試屢敗後她選擇逃走,渴望變成女學生中的一員,卻提前被家裡人發現,未能成功逃離 。

當家里人知道她逃走的原因是“肚子裡被人提前下種”,做為世世代代按舊制生活的鄉下人礙於前人那套"子曰"的說法,給蕭蕭的伯父兩個選擇,一個是沉潭,一個是發賣。

伯父並不忍心讓蕭蕭沉潭選擇了將蕭蕭發賣,此時蕭蕭婆家人的反應顯得有趣:

"這件事情既經說明白,照鄉下的規矩,倒又不什麼要緊,只等待處分,而有發賣了蕭蕭還能得到一筆錢,也算是得到了補償,想到這裡大家反而釋然了。又像沒有發生過任何事的把蕭蕭留在家裡生活。"

後來蕭蕭把兒子生下,也同丈夫圓房,一家人快樂相處,而他與花狗的兒子阿牛也迎娶了童養媳,故事到這裡我們看到了:

整個生命再次循環,成為沈從文鄉下世界裡恆常的現象。蕭蕭她的命運一生都為外在的力量所擺佈,從來沒有自覺地主宰過自己命運。她的天性闊大,她的快樂裡頭,其實潛伏的無知與麻木,不論是蕭蕭還是她的家人,在他們未經洗禮的人性裡卻帶著矇昧與無知的氣息。

02田園風光的湘西農村世界,隱藏著沈從文對現實世界的無力和矛盾感覺

一、田園風光下的平凡民眾落後生存狀態

小說特別設置了有關女學生的情節。在小說中,女學生是一群與蕭蕭們完全不同類的人,她們的出現不僅僅在於給小說一個時代的背景,同時還暗示著一種對於制度的自覺反省與反抗力量的滋生滋長及其滲透和影響,與蕭蕭人設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女學生由祖父方面所知道的是這樣一種人:她們穿衣服不管天氣冷暖,吃東西不問飢飽,晚上交到子時才睡覺,白天正經事全不作,只知唱歌打球,讀洋書。她們都會花錢,一年用的錢可以買十六隻水牛。她們在省裡京裡想往什麼地方去時,不必走路,只要鑽進一個大匣子中,那匣子就可以帶她到地。城市中還有各種各樣的大小不同匣子,都用機器開動。她們在學校,男女在一處上課讀書,人熟了,就隨意同那男子睡覺,也不要媒人,也不要財禮,名叫“自由”。

通讀整篇故事,可以看出沈從文對於故事重要的描寫並不是人物性格的塑造,而是對於湘西鄉民代代相傳的生命形式和舊制度思想的抨擊。

沈從文以既含熱情又帶惆悵的筆觸,描繪了一種有別於傳統儒家倫理規範的世俗性範式,一種莊嚴與悲涼互現,落後和優美同陳的湘西底層平凡民眾的生存狀態,既體現了沈從文對田園生活的讚美,也反映了他對農村人民生活方式的不滿。

《蕭蕭》自然狀態的人性,原始的野性生命力

二、對現實世界的無力與隱忍

沈從文曾經的好友丁玲這樣評價過他:“沈從文常常動搖,既反對統治者,又希望自己在上流社會有些地位。”

1929年,沈從文、丁玲、胡也頻三人合辦紅黑出版社,但都沒經營能力,且攤子鋪得太大,一上來就要出《紅黑》《人生》兩本月刊,還有七本書,於是分歧逐漸顯露,《紅黑》組稿時,丁玲、胡也頻堅持發表一篇反映童工慘況的文章,但沈從文不同意,認為會惹麻煩。他們爭執不下,加上當時資金出了問題,只好散夥。

1933年,丁玲被捕,宋慶齡、蔡元培、魯迅等都曾參與營救,沈從文也寫了長達10萬字的《記丁玲》聲援。但沈從文想與“左聯”劃清界限,幾次回湘西都沒去探望丁母。曾與丁玲相戀的馮雪峰想保釋她,由“左聯”籌錢,請沈從文出面,但沈從文堅決不肯。

1979年,丁玲偶然看到沈從文當年寫的《記丁玲》,怒不可遏,在書上批道:“混蛋!”1980年,丁玲發表《也頻與革命》一文,在紀念胡也頻的同時怒斥沈從文“無知、無情”,是“貪生怕死的膽小鬼,斤斤計較個人得失的市儈”。

沈從文未作回應,但在給好友的信中嘆道:真像過去魯迅所說“冷不防從背後殺來一刀”,狠得可怕。

《蕭蕭》自然狀態的人性,原始的野性生命力

丁玲

沈從文自己說過:自己始終與都市文明有一種難以消除的隔膜。他將這種隔膜稱為“鄉下人”和“城市人”的隔膜。根本上,他與城市人在生活、經驗、知識乃至價值觀上,具有無法溝通的天淵之別。(其中也包含了與他夫人張兆和之間的感情)。

在他看來,“城市”是民族文化的歧路,“現代文明”是對人性的一種閹割和扭曲。鄉下原始、淳樸、自然的人性和人生,才是民族理想的精神和人生狀態。

03《蕭蕭》精密的敘事結構富含的深刻內涵。

《從文小說習作選集代序》:“這世界上或有想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樓傑閣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臘小廟。選山地作基礎,用堅硬石頭堆砌它。精緻,結實,勻稱,形體雖小而不纖巧,是我理想的建築。

《蕭蕭》是以三大敘事序列為框架進行創作的。這三大序列分別以時間為主、以蕭蕭的夢為主以及以蕭蕭的情感為主。在小說中,作者通描寫蕭蕭成長過程中的每一個時間段,賦予了故事以深刻的內涵。

春天萬物生長,用它對應了蕭蕭和花狗的情感。冬天萬物凋敗,用它來對應蕭蕭童年的結束以及蕭蕭夢的最終破碎。

蕭蕭的夢貫穿了整個一部小說。小說中蕭蕭的情感是讓蕭蕭做出各種不同行為的決定性力量。在這一個敘事序列中,蕭蕭與花狗的情感是對她自己理想的實現,但是在蕭蕭在這場經歷後,開始恐慌。

在產子後被家人重新接納以後,她就不再是鄉間那個擁有原始單純的蕭蕭了,她變成了一個規規矩矩的鄉下女人。

小說以蕭蕭嫁作童養媳;蕭蕭被花狗誘姦;蕭蕭的結局。這三種不同的敘事序列,涵括了蕭蕭整個成長過程系構成了一張精密的敘事網。構建了整個小說深刻的內涵。

《蕭蕭》自然狀態的人性,原始的野性生命力

年青時的沈從文

04、結束語:

在《水雲》一文中沈從文說:“我是個對一切無信仰的人,卻只信仰‘生命’。”而這裡的這個“生命”,就是自然狀態的人性。

這裡的 ‘人性’。”是沈從文在自己字典裡的“一種優美,健康,自然”的“人性”的理解。他筆下,農民、兵士、水手、娼妓、童養媳、小店夥等等,都是一種自然生命的美。他們“沒有深沉的感慨,也不作高遠的遐想,一切都聽憑本能和習慣,自自然然地做去”。

也許 “人性”,就是一種基本不包含理性,是純粹的自然狀態,是原始的野性的生命力的狀態。嘗試拋開我們“文明人”理解的“人性”,用沈從文的“人性”觀理解“人性”,或許我們會更好更深刻地理解沈從文的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