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這麼穿,寶寶少生病!這本祕籍媽媽可別錯過了!

最近幾天天氣變暖,哺媽收到好幾個媽媽諮詢說,寶寶脖子、背後和胸前都長了好多疹子,開始只有幾顆,後來都連成片了。


有些媽媽很擔心寶寶是不是溼疹,後來諮詢以後才放下心來。原來,竟然是穿太多捂出來的痱子。

春天這麼穿,寶寶少生病!這本秘籍媽媽可別錯過了!

1.春捂到底該不該呢?


自古以來,就有“春捂秋凍,不生雜病”的說法。


其中,“春捂”就是說春天天氣剛轉暖,乍暖還寒,氣溫變化很大,不要急於脫掉棉衣,還是得“捂著”。


否則一旦氣溫下降,就會難以適應,使身體抵抗力下降,如果病菌趁虛而入,還容易引發各種呼吸系統疾病和冬春季傳染病。


可是,“春捂”也要有度,絕不是衣服穿得越多越好,如果捂錯了,反而會對寶寶不利;


如果因為覺得天氣還冷,就全體給自己或孩子捂著,結果捂出了汗,被涼風一吹,更容易感冒生病。


所以“春捂”也是有尺度的,具體應該怎麼做呢?


2.“春捂”,是要從頭裹到腳嗎?


“春捂”的時候應該怎麼穿,大概是所有父母的疑問,是不是該把孩子從頭裹到腳呢?

當然不是啦,“春捂”一定要捂對了位置!


1.肚子一定要暖暖的

肚子是中焦的位置,還有與外部連接的通道“肚臍”這也導致這一塊很容易著涼,一著涼就容易拉肚子,同時也會影響孩子的食慾,所以保護好肚子很關鍵。


可以用這些:

●柔軟的棉柔內衣:吸汗透氣,還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暖

●可愛有內涵的小肚兜:重點保護小肚子,不會捂熱其他部位,還能防止孩子踢被子著涼。

●貼身的小馬甲:小馬甲沒有胳膊的部分,孩子穿上後能更好的的活動和穿脫。

春天這麼穿,寶寶少生病!這本秘籍媽媽可別錯過了!

2.頭部也要保護好

頭部最易散熱,尤其是老人、頭髮稀少的孩子,所以一不小心容易受涼生病,但如果捂太熱,孩子就會頭暈、出汗。


可以用這些:

●透氣輕薄的帽子:帽子不可以太厚,避免孩子因為出汗吹涼風受寒,不要選擇帽簷太寬的帽子,以免影響孩子的視線。

●軟和質量過關的圍巾:圍巾可以保護好孩子大椎穴,也可以防止孩子的體溫向外流失,有很好的的保暖防風的效果。


3.保護好小腳丫

寒從腳起,腳部又是離心臟最遠的地方,所以身體不好的人時常感覺到腳腳冰冷,春天涼涼的,一定別忘了保護好孩子的小腳丫。


可以用這些:

●棉柔透氣好的襪子:和棉柔內衣一樣,襪子也需要透氣性,不要一味追求過厚。

●輕薄、合腳的鞋子:雖然孩子長得快,我們有時候會買大一碼的鞋子,但是鞋子偏大,不僅不利於保暖,還不跟腳,長期容易讓足部緊張,甚至形成“內八字”


今年的春天很特殊,雖然不能像以往的春天帶著孩子四處逛逛,但是氣溫依舊在提醒我們孩子的穿衣需要適時的變化。


3.春天怎麼給娃穿衣服?


一下5℃,一下25℃,這種“過山車”的天氣裡,怎麼給娃穿衣服的確是個技術活兒。哺媽結合自己的養娃實戰經驗,給大家捋了幾個簡單方法。

✦ 提前看看溫度

春天這麼穿,寶寶少生病!這本秘籍媽媽可別錯過了!

✦ 洋蔥式穿衣法

看了上面的穿衣示範圖,有的麻麻可能要抓狂了,有時候白天22℃,晚上8℃,難不成一天還要換幾套衣服啊。

來,網絡上爆紅的“洋蔥穿衣法”瞭解下,意思就是

像洋蔥一樣層層疊加衣服

✦ 洋蔥式穿衣法 ✦

上身:棉質內衣+毛衣+背心+外套(溫度越高層數越少/衣服越薄)

下身:棉質秋褲+長褲

(裡面穿排汗功能好的衣物,中間衣物負責保暖,最外層防水防風。)

這樣穿最大的好處就是方便穿脫,可以根據需求隨時增減,在室內室外自由切換,寶寶玩嗨了也可以視情況脫掉一兩件。

另外,儘量每層衣服都挑能外穿的款式。這樣一來,熱了脫、冷了穿,感覺也像是換了身衣裳,還有新鮮感呢。

哪怕是秋衣秋褲,也挑些可做內搭也可單穿的,熱了,脫掉外衣也可以應應急嘛。

春天這麼穿,寶寶少生病!這本秘籍媽媽可別錯過了!

✦ 教孩子自己穿脫衣服

還沒上幼兒園的孩子,大人隨時看著,能幫著增減衣服,倒還好辦。入了園,班裡孩子多,老師可能一下子也照應不過來,娃的自理能力早點鍛鍊起來哈。

平時除了多給孩子一些自己動手穿衣褲鞋襪的機會,教點穿脫衣服的小技巧,還能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呢。

選一些方便寶寶穿脫的衣服也很重要。譬如:絨線衫、羊毛衫最好選開襟衫;褲子、衣服都別太緊,不要選束腹束胸束臀的……寶寶穿脫起來更方便,活動起來也舒暢。


春季早晨天氣比較冷,到中午溫度升高時,不能馬上將孩子的衣服脫掉。當孩子玩得滿身出汗時,也不要立刻脫衣服,應該用毛巾把胸背上的汗擦乾,讓孩子安靜下來,待汗水完全下去時再脫外衣。

**文章和圖片源自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