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國之後秦(十一)劉裕滅後秦

姚泓,是姚興的長子。性格寬和,博學喜歡討論,擅長詩歌。姚興出去巡視軍隊,往往留任管理長安。姚泓拜淳于岐為師,淳于岐生病,姚泓親自在床下拜見。從此,官員見到老師都行叩拜大禮。


當時有人認為政令過於寬縱,提議用嚴刑峻法。姚泓說:“人遭到挫折汙辱,就會生出奮發砥勵的想法;政務煩雜嚴苛,就有天投機取巧之行為誕生。統治者領導百姓,就像風吹草倒一樣。你們這些人參與朝政,不想著仁義寬恕,滿腦子嚴刑峻法。怎麼實現安定團結!”


一次,姚興去平涼。有人叛亂。姚泓派彭白狼率東宮禁兵平定。大家都拍馬屁說:“殿下計謀神速,討平叛賊,應該好好宣揚一下,讓大家瞻仰瞻仰。”姚泓說:“陛下讓我掌管長安,居然有叛賊。是我統治不當,助長叛賊。應當引咎問罪。怎麼能自己誇耀自己,加重罪責呢!”


韋華聽說後,說:“太子有謙恭的品行,國家的福氣啊。”後來姚弼時時要篡太子之位,姚泓對待姚弼依然一如往常,神色毫無異常。姚紹和姚弼往來極多,姚泓也和姚紹討論重要事情,不加以猜疑。登基後,給姚紹兵權,姚紹感動萬分,誓死為姚泓效力。


姚泓不得不面臨姚興留下的危機局面。姚興疼愛諸皇子,每個人都給了相當的兵權和領地。姚弼雖然已死,姚懿、姚宣、姚洸、姚諶、姚恢都非常的強大。而北面赫連勃勃,南面劉裕都已經虎視眈眈,姚泓一籌莫展。


416年1月,姚泓登基後,兄弟間又有微妙的變化。姚泓下令讓姚恢處死姚弼的黨羽呂超,姚恢遲疑很久,才殺掉。姚泓和姚恢埋下不和的種子。隨後,姚宣異常的將本部軍隊從李閏撤出,向南駐守邢望。姚泓連忙派姚紹出兵李閏,姚宣去拜見姚紹請罪,姚紹以姚宣有異心為由,把姚宣誅殺。


416年2月,劉裕開始準備北伐。8月,劉裕留下劉義符掌管家事、劉穆之掌管朝政、朱齡石掌管軍隊。親自動身北伐。王鎮惡、檀道濟、朱超石、沈田子、沈林子、傅弘之各自統兵出發。十餘萬大軍水陸並進,直指洛陽。


危急時刻,後秦展開了是否遷徙安定的討論。姚紹說:“晉軍過了許昌,安定遙遠孤立,難以救援,應該把安定的百姓全部遷回,充實長安的力量,又可以得到十萬部隊。就算晉和夏輪流入侵,也還不至於國家淪亡。”


梁喜連忙反對說:“姚恢在嶺北一帶有威勇的名聲,那裡百姓和赫連勃勃結下深仇,會拚死拒守。赫連勃勃很難越過安定,遠征京師。如果沒有安定這座屏障,赫連勃勃奔襲關中,又怎麼辦呢?”


懿橫說:“姚恢原來有大功,現在又沒有得到封賞。把他遺棄在必死的安定,又不讓他參預朝廷的決策。安定百姓認為孤城岌岌可危,希望遷回的人十有八九。如果姚恢擁兵南下,豈不是國家的*河蟹*煩?應該把他召回朝廷,安撫他的情緒。”姚泓最終決定,不遷徙安定,也不召回姚恢,說:“姚恢如果真的心懷不軌,把他召回朝中,不過加速災禍而已。”


劉裕軍勢如破竹,節節而進。後秦各太守難以抵擋,依次投降。陽城、滎陽投降後,東晉部隊到達成皋。後秦鎮守洛陽的是姚洸,姚洸一面飛馬派人向長安求救,另一面組織抵擋。姚泓派閻生率三千騎兵,姚益男領一萬步兵去援助。又派姚懿屯紮陝津,作為聲援。


趙玄對姚洸說:“晉軍深入國土,人心動搖。他們人多,我們人少。如果出去迎戰,一旦不能取勝,我們就完蛋了。所以,我們應該按住大軍不動,堅守洛陽,等待救援。洛陽不被攻克,晉軍一定不敢越過我們向西進發。”但是姚洸副將姚禹已經和檀道濟勾結,主簿閻恢、楊虔都是姚禹的黨羽。他們都嫉妒趙玄,就說:“殿下有英武的能力,才獨當一面。現在環城堅守,顯示自己懦弱,怎麼能不受到朝廷的責備呢?”


姚洸也認為如此,派趙玄帶領一千多人,駐守柏谷塢,派石無諱戍衛鞏城。趙玄流著淚對姚洸說:“我趙玄受皇上三代大恩,一生奉行的就是以死相報。只可惜您不採納良言,被奸臣所誤,將來一定後悔。”不久,成皋、虎牢投降東晉,檀道濟帶領部隊長驅直入。石無諱抵達石關,一見晉軍浩大,馬上逃回洛陽。


晉軍圍攻柏谷,與趙玄展開戰鬥。趙玄的軍隊失敗,身受十幾處傷,跌倒在地,大聲呼喊。趙玄的副將蹇鑑,頂著箭雨,抱住趙玄痛哭。趙玄說:“我的傷太重了,你應該快點逃走!”蹇鑑說:“將軍不脫離危險,我蹇鑑到哪裡去?”最後與他一起戰死。


柏谷失利後,洛陽更加人心動盪。姚禹逃出城來投奔檀道濟。檀道濟逼近洛陽第二天,姚洸出城投降。閻生、姚益男還在趕往洛陽的路上,聽說洛陽已經淪陷,各自駐紮,不敢前進。


劉裕拿下洛陽後,休整軍隊,修理西晉陵墓。上表朝廷,請求朝廷給自己加九錫。劉穆之給也不是,不給也不是,既慚愧又害怕,生病臥床。劉裕本來打算做一段時間的休整,再動兵西進,攻打長安。但是後秦接下來發生的事情,令劉裕再次得到天賜良機。


姚泓的弟弟姚懿鎮守幷州,兵馬糧草都非常充足。孫暢勸姚懿回擊長安,殺死姚紹,廢掉姚泓,自己登基。姚懿把幷州糧倉裡的糧食發給百姓,以此收買民心。有正直的人勸阻他說:“殿下是陛下的同母弟弟,坐鎮一方,自己的安危悲喜,與皇上是一樣的!現在晉軍侵犯,領土淪陷,西邊的敵人也騷擾邊境,朝廷勢如壘卵。糧食是國家基礎,殿下無緣無故地把它散掉,空耗國家的儲備,將來怎麼辦?”姚懿勃然大怒,鞭打他們至死。


姚泓聽說消息,召姚紹進宮秘密商議。姚紹說:“姚懿性格卑鄙,見識淺薄,聽人話行事,想出這種主意的,一定是孫暢。只要派信使徵召孫暢,派姚據守住陝城,我再去潼關調遣軍隊。如果孫暢接受徵召,我就派遣姚懿抵抗晉軍;如果他不接受,就公佈罪狀,公開討伐。”姚泓說:“叔叔的話是國家之良策啊。”於是依計佈置。


姚懿果然不聽朝廷調令,發動大軍叛亂。姚懿自己糧食散光,打算用匈奴堡的糧食供應自己。守著匈奴堡的姚成都一口回絕。姚懿派人美言勸說,並送給他佩刀結盟。姚成都依然不合作。姚懿派刺客襲擊姚成都,姚成都一一擊敗。


姚成都派使者責備姚懿說:“您是皇上的至親,擔當家國重任。國家危急的時候不能解救,反倒圖謀指望不上的東西。祖先在天的神靈,怎麼能夠保佑您呢?我姚成都準備集結義兵,到黃河之上與您見面。”姚成都散發檄文,講明白對錯是非,徵集部隊準備討伐姚懿。姚懿也散發檄文,卻幾乎沒有人響應。姚成都渡過黃河,打敗姚懿。姚懿手下也跟著倒戈,包圍姚懿。姚紹進入蒲阪,抓獲姚懿,殺死孫暢。


417年1月,姚恢率領安定居民三萬八千戶,焚燒房屋,直奔長安而來。姚恢向所過州縣傳佈檄文,聲稱要除去君王身邊的惡人。姜紀率部歸附姚恢,彭完都放棄了陰密,逃回長安。姚恢大均抵達新支,姜紀對姚恢說:“朝廷的將領和軍隊都在東方,京師空虛,如果奔襲長安,一定能攻克。”姚恢沒有采納,南下攻打郿城。


守衛郿城的姚諶被姚恢擊敗。扶風太守姚俊等人投降姚恢,長安門戶大開,百官陸續出城投降。姚泓飛馬前去叫回姚紹大軍。在蒲阪處理姚懿事務的姚紹率緊急回軍,與姚恢的軍隊在靈臺相持。鎮守東部邊界的姚贊聽說,留下尹雅鎮守弘農,也率軍回到長安。局面逆轉之後,姚恢的烏合之眾又紛紛投降回來。姚恢進逼姚紹,姚贊從後面進攻姚恢,姚恢大敗。亂軍中,姚恢和三個弟弟被殺。姚泓聽說姚恢死訊,失聲慟哭,用公爵的禮儀安葬。


這兩次叛亂,徹底削弱了後秦。姚贊、姚紹離開東面邊境,王鎮惡借勢發動攻擊。王鎮惡進軍澠池,襲擊尹雅據守的蠡吾城,生擒尹雅。王鎮惡一直向前進攻,抵達潼關。檀道濟、沈林子等從陝城北面渡過黃河,攻陷襄邑堡。攻擊蒲阪,沒有攻克。東晉另一路進攻匈奴堡,被姚成都擊敗。姚泓沒有辦法,只好再讓姚紹折返東進,姚紹帶領姚鸞等副將,率五萬人前往潼關。又派姚驢援救蒲阪。


這時,東晉僅僅只有前鋒部隊在前線,劉裕大軍還遠在彭城。沈林子、檀道濟放棄蒲阪,和王鎮惡會師,共同攻擊潼關。3月,檀道濟、沈林子抵達潼關。姚紹率兵出城迎戰,被檀道濟、沈林子奮勇擊敗。姚紹退軍屯駐定城,依險固守城池。姚紹對手下將領說:“檀道濟兵力不多,孤軍深入,只能固守營壘,等待援軍。我切斷他的糧道,就可以生擒他。”留姚鸞把守大路,斷絕檀道濟的糧道。


姚紹雖然計劃的很好,但後秦軍隊的戰鬥力之差遠遠超出他的想象。一日入夜,沈林子偷襲姚鸞的大營,斬殺姚鸞。姚紹派姚贊駐軍黃河岸邊,企圖斷絕東晉軍的水源。沈林子又率軍進攻姚贊,姚贊大敗,逃回定城。


這一邊,後秦全國的兵力拿東晉前鋒沒有辦法。而劉裕大軍正從淮河出發,準備投入戰鬥。劉裕向北魏借路,姚泓也派使者向北魏求救。拓跋嗣沒有采納崔浩的建議,派長孫嵩牽制監視劉裕,伺機戰鬥。


劉裕本來以洛陽為目標,不打算攻打長安。王鎮惡自作主張,兵臨潼關。王鎮惡、沈林子軍被後秦兵牽制,既不能前進,又時時有糧草斷絕的危險。士卒中恐慌和疑慮,有人盤算著投奔大軍。沈林子怒斥士兵,堅持固守。


王鎮惡派人報告劉裕,要求支援糧草和兵力。劉裕把王鎮惡的使節叫到面前,打開戰船的北窗,指著黃河岸邊的北魏大軍給他看,說:“我告訴他們不能單獨前進,如今卻輕率地深入敵境,岸上的形勢如此嚴重,我怎麼派得出軍隊!”王鎮惡親自回到弘農,向百姓借糧,曉以大義,百姓爭相捐獻糧草,軍隊的糧餉重新得到補充。


劉裕的船在黃河開,北魏軍隊在岸上跑。一直隨著劉裕大軍向西行進。有時候,晉軍南岸的船纜折斷,戰船漂到北岸。北魏軍就將一船士兵全部誅殺。劉裕派軍隊登陸,東晉軍一上岸,北魏軍就逃走,等東晉軍回到船上,北魏軍又返回岸邊。


四月,劉裕覺得這樣牽著也不是辦法,派人登上黃河北岸,佈下新月陣,和北魏決戰。長孫嵩率三萬騎兵衝鋒新月陣,朱超石用巨鐵弩重創北魏軍,徹底將北魏軍擊退。


回到潼關,姚紹依然堅持切斷糧道的辦法。派姚洽、安鸞、姚墨蠡、唐小方,駐軍黃河北岸的九原,依據黃河天險,切斷檀道濟軍的糧草供應。沈林子再次奮勇出擊,大敗敵人,斬殺了姚洽、姚墨蠡和唐小方。這支後秦軍幾乎全軍覆滅。姚紹聽說姚洽等人戰死,又傷心又憤怒,抑鬱於胸,吐血不止。姚紹把兵權交給姚贊,囑託後事,便去世了。姚贊代替姚紹之後,還是老樣子,正面戰場打不過沈林子,截斷糧道也被沈林子擊敗。只是守住潼關天險,不讓沈林子前進。


7月,歷盡千辛萬苦的劉裕軍抵達陝城,困守營寨半年之久的沈林子突圍和劉裕會師。沈田子、傅弘之等率兵進入武關,攻打青泥。姚泓準備親自統兵出征,抵禦劉裕的大軍,又怕沈田子突襲後方,想先消滅沈田子。姚泓率領步、騎兵數萬人,突然抵達青泥。沈田子軍一共才一千多人。沈田子力排眾議,要主動出擊。沈田子利用後秦軍立足不穩,發動猛攻。後秦軍大敗,被斬殺共一萬多人。姚泓逃回灞上。如此大敗之後,後秦已經再無堅守的希望。沈田子追擊敵人,兵臨灞上。關中郡縣都向沈田子暗中投降。


8月,東晉太尉劉裕抵達潼關,姚贊扼守潼關不戰。劉裕派朱超石與徐猗之進攻蒲阪。被姚璞與姚和都擊敗,徐猗之戰死,朱超石逃回潼關。姚贊派司馬國璠作為北魏軍隊的嚮導,尾隨劉裕大軍之後。


王鎮惡自請統領水軍從渭河進入長安,劉裕應允。姚難在香城扼守,被王鎮惡擊退,王鎮惡沿著渭河一路追擊。姚泓從灞上轉屯石橋 ,援救姚難。姚難和姚強會師,屯兵涇水岸邊,試圖再次阻止王鎮惡西進。王鎮惡大破後秦軍,姚強戰死,姚難逃回長安。


這時,王鎮惡和沈田子已經離長安咫尺之遙。姚泓佈置將士固守長安,姚丕守渭橋,胡翼度守石橋,姚泓自己守逍遙園。王鎮惡逆流而上,登陸後,王鎮惡砍斷纜繩,東晉戰艦隨波東下,倏忽之間,不見蹤影。王鎮惡召集士兵誓師,抱必死信念攻擊長安。王鎮惡身先士卒,衝在最前面,士卒們士氣高漲,踴躍奮擊,在渭橋大敗姚丕。姚泓救援,被姚丕的敗兵衝擊踐踏,不戰自潰。姚諶等人全都戰死,姚泓單人匹馬逃回皇宮。王鎮惡從長安的平朔門進城,姚泓和姚裕等率幾百名騎兵逃奔石橋。


這時,姚贊還守住潼關旁的鄭城,阻擋劉裕大軍。聽說姚泓戰敗,將士都把刀扔在地上,痛哭不止。姚贊連夜返回長安,試圖攻下長安城。王鎮惡紀律嚴明,守備緊要。後秦軍心大亂,士卒們四處逃散。連姚泓最信任的大臣胡翼度也向劉裕投降。


姚泓見大勢已去,準備出城投降。他十一歲的兒子姚佛念,對姚泓說:“晉人勢必要在我們身上滿足慾望,投降也難免一死,不如自殺。”姚泓痛楚萬分,沒有回答。姚佛念登上宮牆,跳下自殺。


姚泓攜妻子兒女、文武百官,前往王鎮惡的大營投降。9月,劉裕抵達長安。姚贊帶軍營中宗室子弟一百多人,也跟著投降。劉裕將他們全部殺害,將姚泓送到建康斬首,其餘宗室的遷往建康。


後秦從384年,姚萇在羌族豪強擁護下建國算起,到417年被劉裕所滅,共34年。共三帝,姚萇、姚興、姚泓。鼎盛時領土東達豫州,西至涼州,南到秦嶺淮河,北到嶺北,佔有長安洛陽兩都。但養尊處優,重文忘武,終被劉裕雄兵所滅,令人惋惜。


尾聲


劉裕出兵討伐後秦的同時,北魏君主拓跋嗣和崔浩討論天下,說:“劉裕討伐姚泓,能攻克嗎?”

崔浩回答說:“一定能攻克!”

拓跋嗣問:“為什麼!”

崔浩說:“姚興喜歡追求虛名而不做實事,姚泓生性懦弱,身體多病,兄弟間爭權奪勢,不能團結一心。如今劉裕乘人之危,將士勇猛善戰,訓練有素,有什麼理由不能取勝!”

拓跋嗣又問:“劉裕的才華與慕容垂相比如何?”

崔浩說:“劉裕勝過慕容垂。慕容垂憑藉父兄的威望,復興原有的基業,國人投靠他,就像飛蟲見到火光。稍加憑藉,就能建功立業。而劉裕出身貧寒,沒有一尺土地可以憑藉,消滅桓玄,興復晉朝宗室。在北生擒慕容超,在南砍下盧循的頭顱,所過之處,沒有敵手,他如果不是才智過人,怎麼會這樣呢?”

拓跋嗣說:“劉裕已經進入函谷關,一時不能前進,也不能後退,我們以騎兵直搗彭城、壽春,怎麼樣!”

崔浩回答說:“我們西有赫連勃勃,北有柔然,時刻準備來攻。我軍雖然有精兵,卻沒有良將。我軍大舉遠征,卻看不到實際利益.不如按兵不動,靜觀發展。劉裕回國,一定會篡取皇帝寶座。關中地區漢戎族雜居,民風強悍。劉裕用教化荊州百姓的方法統治秦國的百姓,必然難以奏效。人心一時難以信服,志趣習俗又不一樣,為別人入侵提供了好條件。陛下停止出兵,休養生息,觀察局勢的變化,秦國的地盤終究會為我國所有。我們這樣坐著,就能到手。”

拓跋嗣笑著說:“你分析得很周詳。”

崔浩說:“我曾經評論過近世的將領和宰相:王猛治理國家,是苻堅的管仲;慕容恪輔佐幼主,是慕容暐的霍光;劉裕平定桓玄禍亂,卻是司馬德宗的曹操呀。”

拓跋嗣又問:“赫連勃勃怎麼樣?”

崔浩說:“赫連勃勃當年國破家亡,孤身一人,寄食在姚家門下,接受姚氏的官祿。不但不想報答姚氏的恩情,反而乘人之危,佔據一方地盤,與四鄰結下了仇怨。像他這樣的撅起自我豎立的小人,雖然能強大暴虐一時,終究要被別人吞併。”

拓跋嗣非常高興,君臣二人一直談論到深夜,拓跋嗣把御用青白色醅酒三十升、水精鹽一兩賞賜崔浩,說:“我聽了你一席話,就像品味這鹽和酒的滋味一樣,所以我想和你一起共享這種美好的感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