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尊者讳”–还原中国历史之解不开的结

世界各国的历史很少有像中国历史这样用文献传承,并用文献相互认证而自恰!但文献所录是否就是真实的历史是值得商榷的!

从孔子后,儒家思想渐成气候,汉武帝时达到第一个高峰!中国古今第一史家司马迁恰恰就是在这一时期完成了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家经典–《史记》!这部史学经典,以纪传体的形式记录了上至三皇五帝下至西汉武帝时期的历史人物与事件,并对人物做了相应的评价,语言生动,条理清晰。《史记》已经成为后世治史者的经典,被广泛应用于历史的考证!但《史记》所记完全真实吗?

众所周知,《史记》成书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武帝时期,而司马迁对孔子尤为尊崇,“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充分表达了司马迁对孔子的敬仰!因此司马迁治史不可能不受孔子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的“为尊者讳”恰恰是治史的大忌!秉持这样的理念,对重要历史人物与事件的记述是很难客观的。

如《史记》记述的尧、舜、禹禅让与更早的记载(竹书纪年)是有很大出入的,无疑《竹书纪年》更加可信!再者,后世对纣王的评价基本源于殷本纪,可以说从《史记》开始纣王帝辛才被定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而纣王的功过历代都有争论,毛泽东、郭沫若都对纣王的历史定位有不同看法!

因此,还原中国历史任重而道远,如何排除历代封建王朝治史者受“为尊者讳”思想影响造成的历史失真是当代史学家第一要务!

确切的历史是重要的,对古老的中华文明尤其重要,因为历史可以告诉未来!中华文明向何处去?中华文明能否再创辉煌?答案就在那久远而真实的历史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