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真規則,不僅用於評價上市公司,而且還是初創公司的奮鬥標杆

引言

股市經典書籍《股市真規則》是由晨星公司股票研究部負責人帕特.多爾西所著,他深入淺出地講解了股市投資的技巧,把紛繁複雜的股市投資講解的如同上街買菜一般容易上手,給眾多投資新手帶來了希望和切實可行的方法,書中講到,面對成千上萬的股票,只需要做一個“10分鐘測試”,就能把超過一半的候選者去掉,堪稱選股利器,今天,我們就來重溫經典,並用它來指導我們如何創建一家偉大的公司吧!

股市真規則,不僅用於評價上市公司,而且還是初創公司的奮鬥標杆

一、股市真規則評估公司只需要10分鐘

測試非常簡單,採用了9個標準,從不同方面對公司進行評估:

標準1、能否通過一個最小的質量考驗

提示我們要規避前景不明的公司。即規避三類公司:一是那些沒有公開上市的公司,二是那些剛剛上市的公司;三是那些市值小的公司。

標準2、公司一直不斷地賺取營業利潤嗎

即要一直賺錢。這條標準簡單而粗暴:要一直盈利,不能出現虧損。

標準3、公司能從經營活動中持續不斷地產生現金流嗎

即要一直擁有並創造現金流。持續的現金流是公司正常運轉必不可少的,否則就需要借債經營,這會使得風險加大而收益減少。

標準4、淨資產收益率超過10%,並且有合理的財務槓桿嗎?

即盈利能力強,經營穩健。盈利能力強是好公司的特徵,10%的數值是個基本數值,對於金融性公司還要適當提高,對於週期性行業可適當降低一些。

股市真規則,不僅用於評價上市公司,而且還是初創公司的奮鬥標杆

標準5、盈利增長是協調一致還是飄忽不定

即要求盈利穩定增長。盈利忽高忽低不是我們喜歡的,我們的目標是那些一直“箭頭朝上”的公司。

標準6、資產負債表清白

提示我們對高負債公司要警惕,並注意觀察負債率的變化趨勢。債務結構簡單、負債低是我們的最愛,對於高負債公司我們最好避而遠之。

標準7、這家公司產生自由現金流嗎

即要產生自由現金流,因為只有自由現金流才意味著實實在在的收益。自由現金流是指公司賺的錢除了應付日常運行和正常投資以外剩餘的錢,這些錢可以用來分紅而不影響公司的正常發展,因此這個值越大越好,但是這裡有一個非常特殊的情況,就是如果公司是拿這筆錢來做“正事”,就是用來對更賺錢的項目再投資,可以允許它出現負值。

標準8、還有多少“其他”

提示我們要注意是費用否有隱瞞費用。一些公司目的不純,那些“見不得光”的支出往往會出現在“其他”支出這一項中,因此這一項的內容越少越好。

標準9、發行在外的股票數量在過去幾年明顯增長了嗎

提示我們要注意股份攤薄的風險。股票數量的增加意味著股東的利益在縮水,這顯然是我們不願意看到的。

股市真規則,不僅用於評價上市公司,而且還是初創公司的奮鬥標杆

用僅僅10分鐘,就能對一個公司的整體情況作出比較準確的判斷,我們不得不佩服大師的厲害,這幾個標準用來評價一個小公司我們還比較容易理解,可是為什麼對那些業務複雜、人員眾多的龐大公司也照樣適用呢?之所以採用這些標準又出於什麼考慮呢?

二、 有價值的公司為什麼要滿足這些條件

上述的9個標準,歸納分析起來,其實就是要滿足5個方面的要求:

1、好公司要已經度過了成長危險期

來看看標準一,對於初創公司和小公司而言,在發展的初始階段由於公司實力比較弱,抵抗風險的能力差,業績出現波動乃至出現事關生死的難題都不足為奇。比如說,對於成人來說,迎面快速飛來的一個足球最多弄個“烏眼青”,但是對於剛剛蹣跚學步的幼兒則可能意味著滅頂之災,因此,選擇那些順利度過了危險期並且仍能茁壯成長的公司,要比選擇那些不確定性非常大的公司勝率要高得多。

2、好公司要能盈利

對於標準二、標準三和標準七,其實可以歸結為三點:賬面要盈利、要能產生維持運轉的的現金、要有刨去運轉和正常投資後剩餘真正的盈利。

實現盈利是企業存在的根本目的,滿足了標準二,代表公司實現了賬面盈利,這是基礎;滿足了標準三,意味著公司能夠從日常經營中產生維持日常運轉的現金,可不要小看了現金流的作用,多少巨無霸公司最終都毀在了現金流缺乏上,資金鍊斷裂是我們經常聽到的公司倒閉的原因,去年股市上不是有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嗎?一個上市公司號稱賬上有150億的現金,錢都多的用不了,說是拿去理財了,可連15億的債券都無法按時償還,讓人大跌眼鏡,這時大家都明白了,那賬上所謂的幾百億都是虛的,公司的資金鍊斷裂而導致“猝死”的現象在現代社會屢見不鮮,尤其是在像現階段經濟低迷的時候就更多,這也提醒我們在現階段股票投資要注意規避這樣的風險。

滿足了標準七,意味著公司賺的錢是真正可以讓投資者自由支配的錢,而不用顧慮影響公司的日常運營和正常投資,這才是真正給投資者實實在在賺來的錢。

3、好公司還要穩定、高效地盈利

對於標準四、標準五,意味著公司不但盈利能力很強,還要能夠穩定地盈利。因為業績忽盈忽虧就代表著風險;而業績穩定、高效意味著公司可以旱澇保收,管他外面洪水滔天,照樣該賺錢賺錢,這對投資者是多麼幸福的事啊!

4、好公司負債要少、團隊要值得信賴

滿足了標準六,意味著公司負債合理,沒有鉅額負債,這對控制公司風險是至關重要的;滿足了標準八,意味著公司賬目清楚、沒有隱藏的支出,意味著管理團隊的忠誠值得信賴。

5、好公司要維護股東利益

滿足了標準九,意味著股東的權益沒有被稀釋,如果出現了股份減少的情況,還意味著股東的權益在增加,這是再好不過的消息了。

股市真規則,不僅用於評價上市公司,而且還是初創公司的奮鬥標杆

公司要有一定的抗風險能力,不但能賺錢,還要能持續、穩定、高效地賺錢,同時沒有負債、管理團隊值得信賴、知道維護股東利益,這就是好公司的標準。知道了好公司是什麼樣,那我們怎麼自己創建一個偉大的公司呢?

三、如何以股市真規則為標杆創建一個偉大的公司

知道了如何評價一個公司的價值,意味著我們知道了對公司評估的評分依據,那麼,對照我們實際的工作,我們能就能採取有針對性的措施來創造一個偉大的公司呢?應該怎麼做,我覺得要從以下五方面入手:

1、要儘快度過初始風險期,迅速讓公司步入正軌

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知道,公司創立之初是最脆弱的時候,也是風險最大的時候,此時就需要我們未雨綢繆、謹小慎微,像呵護新生兒一樣小心、用心,幫助公司儘快順利度過這段風險最大的時期;當我們順利度過初始風險期的時候,我們就要規範行事,認真管理,讓公司儘快步入正軌,儘快在行業中佔據主動,靠規範化的管理來保證公司的生存安全。

2、要以利潤為導向優化資源

賺錢是硬道理,要始終以這個目的來優化資源和加強管理。在日常的企業管理和運營中,我們會面臨很多問題,市場要開拓、人才要培養、生產要高效、支出要節約、關係要維護、企業文化要創建、企業形象要維護,可以說,每一件都是大事,每一件都馬虎不得,久而久之,我們就容易陷入天天忙,但不知道忙什麼的怪圈。

對照經典,我們一定要不斷提醒自己,企業盈利、而且要持續高效盈利才是我們最核心的目標,其他的事不是不能做,也不是不該做,但要記住,做其他任何事情要為了這個核心目標服務!

股市真規則,不僅用於評價上市公司,而且還是初創公司的奮鬥標杆

3、穩健經營,開放辦企業

經營管理企業如同操作一臺高效的精密儀器,要按照科學規律辦事。融資和借債不是不允許,但要記住:

一是必須以企業發展為目的,是出於企業的正常發展需要;

二是要控制借債的數額和融資額度,企業一旦陷入高負債的泥潭,就幾乎喪失了抗風險能力,即使是一個成熟企業、即使是一個知名企業,它的抗風險能力也會驟然降低,如同我們上面分析到的初創企業那樣,一點點風吹草動、一點點經濟波動就會讓企業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

三是要注意高負債不但意味著我們必須承擔鉅額的利息支出,還會改變我們的心態。高負債初期,由於獲得了大量的資金,企業的經營很容易變得激進,盲目購買、兼併成為常事,而這種頭腦發熱下的收購往往為以後埋下重大的隱患。大家可能還記得暴風影音剛剛上市的時候,股價炒到了300多元,經營者通過股權質押拿到了鉅額資金,開啟了買買買模式,最後的結果大家都知道,可以說是一地雞毛,不要忘了,這還是隻進行質押,並沒有真的去舉債經營,對那些大量借貸、甚至不惜借高利貸來進行大舉擴張的企業來講,風險就更為巨大。

4、注重誠信

大家都知道,風險投資絕對屬於高風險投資,我們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風險投資家可能會投資那些沒有經驗,甚至一直在失敗的創業者,而且失敗次數越多,風險投資者對他會越有信心、投資額也會越大,就是因為風險投資者相信,不斷失敗所積累下來的教訓正是取得成功必不可少的條件,風險投資者寧可承擔這個風險,但絕對不會對一個曾經出現過誠信問題的人進行投資,即使是以風險承受能力高聞名的風險投資也不行,因為,風險投資也不是我們想象中的有錢任性、亂投,不是靠運氣。富貴險中求,但並不意味著自殺,在風險投資者看來,一個有誠信汙點的創業者是不可能成功的,知道了這一點,我們就該明白誠信對於企業和企業領導人的重要性了吧!

我們管理企業,一定要堅持開放辦企業,堅持財務透明、經營透明,當然這裡說的透明並不代表經營機密和技術機密的公開,而是說要賬目清楚、管理規範,只有負責人帶頭遵守,才能帶出一支守規矩、講誠信的團隊,也才能創造出一個偉大的初創公司。

5、時刻為公司股東利益著想

經過艱苦的努力工作和經營,企業取得了可觀的效益,對這些賺來的白花花的銀子,該如何處理呢?這是擺在公司負責人面前的選項,如果負責人覺得成績的取得全都是員工,特別是作為負責人的自己努力的結果,選擇慷慨獎勵員工,更慷慨地獎勵自己,發獎金、給股份,大家一片祥和,好像皆大歡喜,那這樣對不對呢?

我們要搞清楚,企業到底是誰的?如果企業就是企業負責人的私人企業,負責人佔有100%股份,當然無可厚非;但是,如果我們初創企業絕大多數是靠融資、靠風投才取得啟動資金,我們作為企業負責人只是持有部分股份的股東和職業經理人的雙重角色,那就要明白,企業的所有權是屬於全體股東的,企業獲得的收益也是屬於全體股東的,發獎金、給股份完全是慷他人之慨,我們只有善待投資人,才對得起他們對我們的投資,其實與其說是對我們的投資,不如更多的是支持和認可。

因此,在公司獲得實實在在的收益後,及時回饋股東、回饋社會,才是我們作為創業者的美德,更是我們的義務!

股市真規則,不僅用於評價上市公司,而且還是初創公司的奮鬥標杆

結語

10分鐘測驗是檢驗公司價值的“試金石”,也是指導我們初創公司成功的“指南針”,標準是死的,我們在具體實踐中還要注意對標準的理解和變通,真正讓它成為指導我們開展各項工作的忠實信條,也只有這樣,才不會辜負晨星的理念和帕特.多爾的初衷,大家說是不是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