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溫北伐三次為何都以失敗告終?不是東晉不強,而是北伐阻力太大

自“八王之亂”後,西晉越發的混亂,最終丟失了北方大片的土地,晉元帝司馬睿在南方重建了“晉”朝,可惜此時的“晉”已經大不如前了,每一個“晉人”心中最渴望的就是,打回北方,收復失地。

晉穆帝永和五年(349年),後趙的石虎剛剛稱帝,就在這一年病逝。石虎死後,諸子奪位,守將投降東晉,北方事態開始變得混亂,大量百姓開始南遷,歸附東晉。在這種形勢下,桓溫看到了“北伐”收復失地的機會,屯兵安陸。

一、桓溫北伐前,各方的局勢

永和五年時,桓溫就想請兵北伐,但是,東晉朝堂上的反對聲很大,或是覺得桓溫在平蜀後,權力增長的太快,如果再給桓溫北伐的機會,要是成功了“失地”雖然可以收復,卻不免功高蓋主。


桓溫北伐三次為何都以失敗告終?不是東晉不強,而是北伐阻力太大

東晉十六國勢力分佈圖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穆帝派自己的外祖父褚裒做征討大都督,督師北伐。

徵北大將軍褚裒使部將王龕北伐,獲石季龍將支重。——《晉書·帝紀第八·穆帝》

搜史君就想難道,穆帝不拍自己外祖父北伐成功後,“功高蓋主”?

褚裒是東晉的名士,雖然是外戚但從來沒想過要專權,所以穆帝才能這麼放心,但是褚裒根本就不適合領兵打仗,上了戰場的結果就只有一個輸。

褚裒進軍到彭城後,派部將王龕、李邁與石遵的大將李農在代陂一戰,最終的結果就是王龕被李農俘虜,李邁戰死。無奈!褚裒只能帶領剩餘的軍隊退守廣陵,這一退剛剛佔據壽春的守將直接棄城逃跑,而從北方南下的百姓沒有人接應,最終慘死這讓身為“名士”的褚裒愧疚不已最後鬱鬱而終。

在搜史君看來北方的局勢看似混亂,東晉來說相比之前要好的多,但也不是東晉朝廷說收復就能收復的。

桓溫北伐三次為何都以失敗告終?不是東晉不強,而是北伐阻力太大

氐帥苻洪遣使來降,以為氐王,封廣川郡公。

石祗將姚弋仲、冉閔將魏脫各遣使來降,以弋仲為車騎將軍、大單于,封高陵郡公。——《晉書·帝紀第八·穆帝》

苻洪、姚弋仲這二人都是北方勢力,他們在這個時候來東晉投降,無非就是想借東晉的“勢”,來穩固自己的地位,其實最終的目的都是想要割據一方,在這混亂的北方中分一杯羹。

這不,苻洪借東晉的勢建立了“前秦”;姚弋仲之子姚萇,後來也建立的“後秦”。這些勢力雖然嘴上說:“東晉,就是我大哥!”但是一點實在事也不幹。

在褚裒死後,由殷浩接替了北伐的大任,和前者一樣,殷浩也是個名士,奉命北伐最後卻一件事也沒幹成,自己的大將姚襄還反過來攻擊自己,北伐沒成功,自己陣腳先亂了,導致北方勢力越做越大。

殷浩北伐失敗,誰最高興?當然是桓溫,桓溫趁此機會上書廢黜殷浩,東晉朝廷也十分無奈,只好將殷浩廢黜,接下來就該桓溫登場了。

二、桓溫北伐

桓溫的“收復戰略”和庾亮、,庾翼不同,庾氏兄弟選擇的是先北伐,再滅蜀;桓溫的策略是先“滅蜀”再北伐。從實際情況上來看,桓溫的策略完勝了庾氏兄弟,順利收復了蜀地,開始了自己“收復戰略”的下一步——北伐。

桓溫北伐三次為何都以失敗告終?不是東晉不強,而是北伐阻力太大

(1)第一次北伐

溫遂統步騎四萬發江陵,水軍自襄陽入均口。至南鄉,步自淅川以徵關中,命梁州刺史司馬勳出子午道。——《晉書·桓溫傳》

永和十年,桓溫親自帶領四萬多人,從江陵發兵伐秦。搜史君來帶大家看看桓溫第一次北伐的路線。

從圖中結合史料,會發現水軍是從襄陽往上走,到沔水上游進入均口,在到南鄉,而步兵是從淅川到關中,可以說是水陸兩軍最後匯合在一起了。同時命令梁州刺史司馬勳從子午道出發翻越秦嶺,到達關中。

這一戰中值得一說的就是秦將苻生,苻生一人在晉軍中殺了個十進十出,但是單憑一員猛將根本就不能挽回敗局;同時桓溫的兄弟桓衝在白鹿原又擊敗了苻雄,這一戰下來對桓溫來說是值得慶賀了。


桓溫北伐三次為何都以失敗告終?不是東晉不強,而是北伐阻力太大

桓溫第一次北伐路線

晉軍北伐本來就是“民心所向”,在關中地區的一場場戰鬥可以說是讓桓溫贏得了民心,附近的郡縣都來投降,百姓們也十分樂意,畢竟關中地區的百姓在“非正統”勢力之下被統治了整整三十八年,夾道相迎的百姓送了牛肉美酒。但是接下來桓溫做了一件和劉裕一樣的錯事,攻而不佔,劉裕攻下長安後撤了;桓溫攻下灞上後,撤了。

溫恃麥熟,取以為軍資。而健芟苗清野,軍糧不屬,收三千餘口而還。——《晉書·桓溫傳》

為何桓溫攻而不佔呢?

桓溫北伐,行軍千里,軍隊的補給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漢水上游,河流流速比較快,不適合運輸。有人就說了關中地區就是個“大糧倉”,但是等桓溫到這裡後,秦軍已經將關中地區的麥子全部收割了,軍隊缺少糧食,只能撤軍,等到再次攻打的時候,桓溫已經沒有能力和秦軍繼續作戰了。

桓溫北伐三次為何都以失敗告終?不是東晉不強,而是北伐阻力太大

桓溫這第一次北伐就以失敗告終。

搜史君對於桓溫這次北伐之所以失敗的看法和王猛一樣:沒有受到當地豪族的響應,祖逖當年北伐爭取到了塢堡豪族的支持,而桓溫卻遲遲不肯渡江,他們不清楚桓玄的想法,所以遲遲不響應。

(2)第二次北伐

桓溫第二次北伐就有了經驗,知道朝廷怕他做,大於是就找了一個完美的藉口,給自己打掩護。

欲修復園陵,移都洛陽,表疏十餘上,不許。進溫征討大都督、督司冀二州諸軍事,委以專征之任。——《晉書·桓溫傳》

永和十二年(356年)桓溫上書,修復園陵,遷都洛陽。當時東晉的都城在建康,遷都這麼大的事情肯定不能因為桓溫一句話就敲定,桓溫就一連打了十幾個摺子,但是朝廷依舊沒有同意,桓溫遷都的意思就是要北伐。


桓溫北伐三次為何都以失敗告終?不是東晉不強,而是北伐阻力太大

桓溫北伐路線圖

為了打發桓溫,朝廷就命令桓溫再次“北伐”,此次北伐的目的是處理“叛徒”姚襄,收復洛陽。

姚襄當年是被殷浩逼反的,姚襄對上桓溫肯定是不敵的,桓溫從江陵一路北上到洛陽城南,只一戰便擊敗了姚襄,姚襄被擊敗後,桓溫進駐洛陽城後,派人修理西晉帝陵,還派人駐守,不過後來有回到了江陵。

桓溫第二次北伐收復了洛陽,他的影響力進一步得到了提高。可惜的是,桓溫在收復洛陽後,並沒有派重兵把守,守城的人只有寥寥百人,桓溫真的是想“北伐”嗎?

經歷過兩次北伐,搜史君看出來了,桓溫這是已經沒有當年平蜀的果決了,擁有越大的權力,桓溫就越害怕失去。接連兩次北伐桓溫根本就沒有想著真正的讓北方歸入“晉土”,當然北伐的局面也要比平蜀複雜的多,蜀地只有李氏一族,而北方的勢力就不止一個了。

(3)第三次北伐

寇逼河南,太守戴施出奔,冠軍將軍陳祐告急,溫使竟陵太守鄧遐率三千人助祐。——《晉書·桓溫傳》

前面說過桓,溫打下洛陽後並沒有派重兵把守,而這燕軍大舉入侵,多地失守,河南太守戴施逃跑,駐守洛陽的冠軍將軍也逃跑了。


桓溫北伐三次為何都以失敗告終?不是東晉不強,而是北伐阻力太大

前來攻打洛陽的是慕容恪、慕容垂,這兩人都是燕國大將,憑著這二人的實力,攻打一個連守城將領都棄城而逃的洛陽,根本不需要耗費多長時間,洛陽當然被打下來了,桓溫知道後,僅派鄧遐帶領三千人去救急。

到這時候,搜史君覺得“北伐”就是桓溫的遊戲,一個讓他一步步做大的完美遊戲。

桓氏的勢力已經覆蓋了江州、荊州、豫州等八州,下一步桓溫也許就要模仿司馬篡魏一樣,改朝換代了。不過,桓溫覺得東晉在無能,也是現在的正統朝廷,如果要實施自己的計劃,還需要再次北伐,於是就有了“第三次北伐”。

桓溫北伐三次為何都以失敗告終?不是東晉不強,而是北伐阻力太大

桓溫第三次北伐路線圖

要說第三次北伐的背景有什麼特殊之處呢?

那就是這一時期的東晉幾乎是被壓著打的,燕軍來攻佔東晉幾個郡,前秦再來佔幾個郡,順帶擄幾萬戶百姓回北方。

太和四年,又上疏悉眾北伐。平北將軍郗愔以疾解職,又以溫領平北將軍、徐兗二州刺史,率弟南中郎衝、西中郎袁真步騎五萬北伐。——《晉書·桓溫傳》

桓溫親自帶領徐州、兗州刺史還有南中郎桓衝、西中郎袁真領兵五萬北上。值得一說的是徐州、兗州二州的刺史,他們一個是郗愔的哥哥,一個是郗愔兒子,當年郗愔是京口的將領,而京口的兵質量可是相當高的,有名的“北府兵”就是在京口,有了徐、兗二州的支持,桓溫也是信心大增。

搜史君前面說過,桓溫第一次北伐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糧草的問題,這次首要解決的是糧草的運輸問題。

桓溫北伐三次為何都以失敗告終?不是東晉不強,而是北伐阻力太大

桓溫北伐水路運輸圖

汴水從經過開封,向東南流入徐州的泗水。這一條水路年久缺乏疏通,堵塞嚴重,根本就不能行船,《晉書》中是這麼形容的“時亢旱,水道不通”,可是自大的桓溫卻不以為然。等到了快出徵之時,桓溫才去派人疏通水道,此時天氣炎熱,水道是那麼好疏通的嗎?

而桓溫卻有不能將全部的兵力派去疏通,進度肯定是要被影響的。沒出徵的時候沒做好準備,到了出兵之時再來一出“鑿鉅野三百餘里以通舟運”。這麼奇葩,除了這個賭徒能幹出來,也在沒誰了。

但是桓溫還是贏了,這也就印證了上回搜史君講到的“賭徒運氣” ( )晉軍大勝,燕軍被打的節節敗退,無奈!只好向前秦求助,這前秦加進來了,局勢又變得不明朗了。

先使袁真伐譙梁,開石門以通運。真討譙梁皆平之,而不能開石門,軍糧竭盡。——《晉書·桓溫傳》

慕容垂有了前秦的幫助,也算是有了底氣,率領軍隊追著晉軍打。桓溫支撐不住了,讓袁真攻打譙梁打開石門,開通水路。搜史君也不知道,打開石門開水運是要運兵還是運糧,想來主要是為了將糧草運送過來,其次戰敗水路也好撤退。可是袁真雖然打下了譙梁,卻並沒有打開石門,導致晉軍斷了糧。

桓溫被迫燒掉軍船,從陸路撤退,慕容垂知道此戰晉軍剛剛敗退,撤退的一定很謹慎,所以就將戰線拉長,緩緩的跟進,當桓溫的軍隊精疲力盡之時,帶領八千輕騎突襲。最終,第三次北伐桓溫依舊是一失敗告終,還損失了三萬兵馬。

桓溫北伐三次為何都以失敗告終?不是東晉不強,而是北伐阻力太大

對於這次戰敗,桓溫身為主帥按理應該負全責,但是他卻將失敗的責任全部推倒袁真的身上,說北伐失敗是因為袁真沒有將石門打開,延誤軍機。這下好了,袁真一氣之下,佔據壽春投降了燕國,最後費了好大力氣才收復了壽春。

第三次北伐依舊失敗,桓溫徹底沒有力氣在搞個第四次北伐了,桓溫北伐失敗的原因,總的來說是沒有做好準備,但是我們不能不看當時的社會背景,東晉是門閥士族的天下,雖然桓溫也是門閥的一員,但是他依舊改變不了東晉的社會性質。

三、桓溫:為何北伐,我總是以失敗告終?

桓溫的能力毋庸置疑,從平蜀之戰中就可以看出來,而如果要說桓溫費了這麼大力氣搞北伐,失敗的原因肯定不只一點,搜史君在這裡總結了幾個觀點。


桓溫北伐三次為何都以失敗告終?不是東晉不強,而是北伐阻力太大

(1)北方勢力混雜

和西平巴蜀相比,北方的勢力就不止一支了。在東晉開始北伐之初,冉閔佔據鄴建立魏、苻健佔據長安建秦、慕容氏佔據遼東建燕,就這三個勢力就夠東晉忙活的了。

在這些勢力之外,還有想要借降晉的名義,割據土地的郡守們,東晉是無時無刻不在防備著,所以北伐的阻力很大。

(2)桓溫的目的:借北伐的名義,充實自己的勢力

溫初望簡文臨終禪位於己,不爾便為周公居攝。——《晉書·桓溫傳》

桓溫三次北伐,雖然都是以失敗告終,但是這三次北伐卻在百姓心裡留下了很深的影響。因為第一點中所說的“北方勢力雜亂”桓溫不可能短時間內就北伐成功,與此同時桓溫的心思根本就不在北伐上,一次次北伐又怎會成功呢?

桓溫北伐三次為何都以失敗告終?不是東晉不強,而是北伐阻力太大

細心的讀者肯定發現了桓溫在每一次北伐後,勢力都會增長一分,在朝堂上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

雖然北伐失敗,卻並不影響桓溫在東晉的勢力,在他心中一直都想象當年司馬氏篡魏一樣當上皇帝,一面想著如何擴大勢力,到將來的某一天篡位,一面又想著北伐,這樣能成功嗎?

後來將會稽王推上皇位,也就是簡文帝,本想著最後簡文帝能將皇位禪讓給他,卻不想人家早都知道他有這心思,看著桓溫的身體日漸衰弱,直到桓溫去世也沒有實現這個願望。

(3)東晉門閥士族不支持

晉室哀弱,溫專制其國,晉之朝未必皆與之同心。故溫之得志, 眾所不願,也必將乖阻,以收其事。——《資治通鑑·卷一百零二·晉紀》

上面這段史料是前燕臣子所說的一句話:“晉朝到了今天已經十分衰弱了,桓溫想要改革,但同為晉朝的臣子未必和他一條心。所以桓溫得勢,是他們不願意見到的,他要做什麼,這些人一定會盡力阻止。”這燕臣一語道破北伐總是失敗的原因之一,那就是晉朝臣子不願意見到桓溫北伐成功。

桓溫北伐三次為何都以失敗告終?不是東晉不強,而是北伐阻力太大

士族子弟

這又是為何呢?晉人不是一直想要會北方嗎?

的確,晉人從來沒忘記要回到北方去但是,如果北伐觸及到了東晉這些門閥世家的利益那就不一樣了,自王導輔佐晉元帝帶領大批北方士族南下,和大批的江南士族歸附,到了現在已經形成了一個相對穩定的局面。

如果北上,這些世家經營了這麼久的土地該歸誰呢?

送給原先的江南門閥嗎?他們肯定不願意,所以最保險的就是維持現在的局面。

總評:

平蜀後的桓溫,實力一步步擴大,恰巧碰上後趙大亂,這是東晉自立國以來,遇到的最好的北伐時機,而起初東晉朝廷對桓溫的忌憚,導致褚裒、殷浩北伐接連失敗,趁著這個機會桓溫再次走到了北伐的前臺。

桓溫北伐失敗,不能僅僅歸咎於桓溫一人,東晉的門閥士族在江南已經過得十分安逸了,他們不想打破這個“溫柔鄉”,所以北伐只能作為理想,不能變為現實。但是在東晉十六國這個時代,北伐也是歷史的趨勢,即使東晉不北伐,中原的國家也會南下,戰爭總是不可避免的,這就是歷史。

參考資料:《晉書·第六十八·桓溫傳》、《晉書·帝紀第八·穆帝》、《晉書·卷七十四·列傳第四十四·桓彝》、《晉書·載記第十六·姚弋仲》、《晉書·載記第十六·姚襄》、《晉書·載記》、《資治通鑑·卷一百零二·晉紀》

我是搜史君,專注原創魏晉南北朝史,魏晉南北朝是個有魅力的朝代,喜歡的朋友別忘了關注加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