銜接鄉村振興,打造宜居家園~石屏這些地方的村民太幸福了


銜接鄉村振興,打造宜居家園~石屏這些地方的村民太幸福了


春暖花開的日子裡,石屏縣大橋鄉大平地村百花齊放,街頭古樹蒼翠欲滴,街心的水池與漂亮的民居相映成趣,用片石、火山石、砂石鋪成的道路如紅色地毯般延伸至各家各戶。村裡已實現雨汙分流,牲畜圈舍建在村東頭,並且完成了“拆舊復綠”。


銜接鄉村振興,打造宜居家園~石屏這些地方的村民太幸福了

大橋鄉大平地村新貌


該村是石屏縣推動農業發展助推鄉村振興的示範村之一。“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是我們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的舉措,也是鄉村振興的‘當頭炮’。在縣裡正式啟動城鄉環境大清理大整治攻堅行動之前,我們在大平地村先行開展了探索工作。”大橋鄉黨委副書記何劍鋒說。


打造優美環境 提升群眾幸福指數


根據雲南省、紅河州提升城鄉人居環境相關精神和要求,石屏縣抓住“規劃、綠化、整潔化”3個重點,制定行動方案並全面推進,將行動作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提升城鄉人居環境質量、實現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探索。


記者在該縣縣委宣傳部提供的行動方案中發現,該縣明確工作任務,構建縣鄉村組四級黨組織書記齊抓共管的責任體系,實行掛圖作戰、倒排工期、銷號推進,確保統一組織、統一口徑、統一管理。按照“規劃先行、拆建並重”和“先易後難、示範帶動、全面推進”的思路,採取“組織動員-排查摸底-入場拆除-考核驗收-資料歸檔”的工作步驟,分階段有序推進。


銜接鄉村振興,打造宜居家園~石屏這些地方的村民太幸福了

大橋鄉養魚塘村新貌


按照規劃,第一階段,即2020年3月31日前,要完成集鎮周邊、公路、沿線及異龍湖沿湖沿河村莊“破舊房屋、影響村容村貌的不協調臨時建築物”整治工作。在規劃圖紙上,廣大鄉村的房前屋後,突顯出一個個“小廣場、小公園、小微綠地”。該縣要求拆除騰退出的空地,要根據村莊自然風貌、群眾意願進行綠化美化,從而做到拆一片、清一片、綠一片、美一片。


打造宜居鄉村 群眾積極行動


寶秀鎮鄭營村有“雲南第一村”之稱,村內的青石板路、陳氏宗祠、許氏宗祠等文化遺產現今保存完好,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但村裡的老舊建築較多。該村黨總支副書記王芳介紹,拆臨拆危是城鄉環境大清理、大整治的一部分,村幹部、村民代表、黨員等,都在沒有補償的情況下,帶頭拆掉自家的老豬圈、老廁所等閒置的廢棄建築物。


銜接鄉村振興,打造宜居家園~石屏這些地方的村民太幸福了

鄭營村村民積極參與拆臨拆危


黨員當先鋒,群眾積極響應。異龍鎮鴨子壩村委會小寨村,在村幹部、村民代表、黨員等示範帶領下,群眾也積極參與拆臨拆危,一間間危房、一處處私搭亂建的建築都已被拆除。“道路通了,種上花草樹木,路燈也裝了,村子變得更加漂亮。”村民王毅說,在沒有拆臨拆危之前,村莊主幹道和巷道旁廢棄的豬圈、牛圈、廁所比較多,環境髒亂差,“村裡大部分家庭都建了新房子,不協調的建築看著都礙眼,還是政府想得周到。”


在哨衝鎮水瓜衝村委會八燈衝村,拆臨拆危後的村莊面貌煥然一新。村口還有一座即將投入使用的汙水處理設施。該設施投入使用後,將通過氧化沉澱、風能、光能等,對全村50多戶村民的生活汙水進行處理,然後排入農田灌溉莊稼。


銜接鄉村振興,打造宜居家園~石屏這些地方的村民太幸福了

水瓜衝村拆臨拆危現場


據瞭解,為有力保障城鄉環境大清理大整治攻堅行動工作順利推進,該縣整合涉農資金,第一批4250萬元已下撥鄉鎮,第一階段的規劃整治工作已基本完成。


記者:常玉選

圖片由石屏縣委宣傳部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