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扫时将坟墓弄得花里胡哨的有意思吗?

醉心创作


清明祭扫时将坟墓弄得花里胡哨实在没有必要,关键在于祭祀的人对先人的缅怀是否真诚。

“斗柄指东,天下皆春”。 清明作为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本身在指导农桑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身所包含的干支时间、星宿方位、八卦含义都是中国古人在没有钟表、发达的天文知识的情况下靠自己的智慧总结出来的极为实用的促进农耕发展的创举。我们现代人听到清明到了,脑子里也会下意识反映出窗外已是春意盎然、万物勃发的盛况。这本身就是中国传统文明的传承的具象化。

清明节作为全中华民族的祭祖节日,又承载了更多的人文内涵。

据考古发现,在广东发现了万年前的墓葬,说明那时的古人对前人的逝去就已经找到了自己寄托哀思的一种合理方式,可能很简陋朴素,却意义重大,也许只是一种标记,却也表明了对逝去人的不愿忘怀,这种标记就是逝去人活在后人心中的一道明证。

又想起红楼梦中为好友秦钟修墓的侠义之士柳湘莲。他向来浪迹江湖、手中留不下银钱,还花了几百钱雇人简单修葺了秦钟的墓,宝玉苦于自己被圈在家中不得外出,听到柳湘莲的话也就放心了,柳湘莲的这份情谊比多少金钱都值得称道。宝玉的哭晴雯、悼金钏、念黛玉都是很纯情的一种表达,却比铺张浪费花里胡哨更加直击人心。

到了现代社会,人们生活水平步步提升,却忘了祭祀的初衷。

殡葬用品商家也是摸准了一些人的心理,捣鼓出了多少稀奇古怪的玩意,祭祀的人们大摆排场,却不舍得花点时间静静回忆一下逝者的好。祭祀不是给人看的,而是来交心的。这个仪式是教导中国人不要忘记祖先,礼敬祖先,有家族传承,有道德约束的一种形式。我想真正追思前人的人,最愿意的是在春明景和中拈几支小花,静静地和自己的先人分享自己的成长和没有忘本的心。

清明祭扫可形式多样,不要增加负担,更不是排场攀比。

有些远游在外的人,若不能到墓前祭扫,也不代表他忘记了前人。在昆明的我常见到在城边僻静的街角烧纸的人,有些自己带着笼子、扫把,烧完自己打扫干净,也未尝不可,前提是不要污染环境,不要引起危险。

在许多陵园中,都设置的统一的地点进行纸钱等焚烧,这是很好的。但总还是不可避免的浑身沾满烟灰,人声鼎沸、尘土飞扬。有些人家烧了许久也烧不完,烧给逝者的东西我们都不晓得用处,坟墓前也用各色的装饰点缀的花枝招展,事后要么陵园人员还要监督打扫,要么又是漫天飞扬,这就是把形式做得远远大于意义,实在没有必要。

有些人说中国人没有信仰,但我们的文化里敬天地、敬祖先,知过去忆苦思甜,学历史居安思危,有家族精神传承,有家国情怀加持。如此,才能有最最基本的伦理道德底线。我们应该感谢我们的传统文化传承,不要让现代社会的色彩缤纷迷乱了双眼。所以,在此次的疫情中,我们的防控行之有效,是有文化基础和心理基础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壮举也是家国情怀的迸发,这一切都耀眼夺目,光彩无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