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美食被韓國申遺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是需要我們反思的

時間回到2013年12月5日,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委員會正式將韓國"醃製越冬泡菜文化"列入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當時這一消息就刺激了廣大的中國網友,泡菜明明是我國發明創造,怎麼讓韓國搶先註冊了?

我國美食被韓國申遺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是需要我們反思的

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博大精深,在幾千年前就奉行“民以食為天”的農業國家,關於飲食的文化自然也是源遠流長的。查閱史料可知,早在3100年前的商代時期,中國就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泡菜雛形——鹽漬菜,俗稱醃菜。到了秦漢時期,《說文解字》裡寫道:“菹者,酸菜也。”這個“菹”(zū),就是泡菜、醃菜的意思。泡菜,是一種為了長時間存放而經過發酵的蔬菜。

我國美食被韓國申遺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是需要我們反思的

發展到北魏年代,賈思勰在《齊民要術》裡詳細記載了泡菜的製作過程,比如“泥頭七日便熟”,意思是用泥巴密封住容器的口子,泡個7天就可以吃了,這就是利用乳酸菌進行發酵,可見當時的中國老百姓已經對做泡菜很熟練了。

我國美食被韓國申遺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是需要我們反思的

而韓國的泡菜是在三國時期由中國傳入的,後來幾經發展,演變成了今天大眾熟知的樣子。不僅僅是小小的泡菜,韓國漢城大學歷史教授樸正秀說,是朝鮮民族最先發明瞭漢字。韓國梨花女子大學教授鄭在書說,《山海經》裡的故事都源自於韓國,韓國正將風水列入韓國的文化遺產。

我國美食被韓國申遺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是需要我們反思的

韓國2005年就已經將端午節申請為自己的文化遺產,也是因為此事,後來有了大家的端午節休假一天的福利,沒有此事件,傳統文化還得不到重視。

我國美食被韓國申遺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是需要我們反思的

韓國在教科書上說<本草綱目>是他們發明的,說姚明有韓國血統,西施是韓國人 ,孔子是韓國人,孫中山的祖籍是韓國 ,他們把我們中國的“孟母三遷”說是他們國家的。但他們自以為是的說是“孟父三遷”,內容跟中國版本一樣。

我國美食被韓國申遺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是需要我們反思的

他們注重自己的傳統文化,懂得保護和傳承,當韓國越冬泡菜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產成功時,中國人很震驚,韓國人對於泡菜文化的重視和對傳統文化的繼承發揚已經超出了我們的想象。作為文化大國的中國,

很多傳統文化在快速的消失,我們的傳統文化得不到重視和傳承,而很多都已消失在歷史長河中。

還有什麼是韓國發明的?歡迎大家評論,喜歡的朋友記得關注下2020年好運連連必發大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