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幗返鄉掘“金果”!金堂這位90後女孩創立了120餘人的銷售團隊

這是一位五鳳鎮的90後女孩

這是她回鄉創業的故事

從最初的北漂回鄉

到目前擁有120餘人的銷售團隊

她很有想法,也很努力!


肖曉:巾幗返鄉掘“金果”



2019年12月中旬,隆冬的白巖山山色如黛,果林裡的椪柑、臍橙、黃金果,猶如金燦燦的小燈籠一樣,掛滿枝頭。特別是被譽為“中華一絕”的黃金果碩果累累,豐收在望。


巾幗返鄉掘“金果”!金堂這位90後女孩創立了120餘人的銷售團隊


在白巖山下的一家農家小院裡,一位90後姑娘正忙著將顧客訂購的“黃金果膏”發往重慶。見有人來訪,便笑盈盈地迎上來,手裡的單子還沒來得及放下。她說,每年這個時候就跟打仗一樣,一大早就要山上去摘果,中午回家選果、取果肉,下午開始熬製、裝瓶,晚上電腦上收訂單,打包、發貨。問到銷售情況,她指了指電腦屏幕說,從統計報表來看,2019年已超過15萬餘元。


巾幗返鄉掘“金果”!金堂這位90後女孩創立了120餘人的銷售團隊


這位剛進而立之年、去年被縣婦聯授予“巾幗創業英雄”的姑娘,名叫肖曉。長輩們卻喜歡稱她“曉曉”,在鄉親們眼裡曉曉做事嚴謹,“有想法,是年輕人的榜樣!”曉曉卻說:“我還得加倍努力,才能對得起父母,對得起鄉親和組織上給的榮譽。”


回鄉


7年前,肖曉還是“北漂”一族。2013年夏天返鄉,是父母反覆來電話嘮叨,告訴她家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特別是五鳳古鎮已成為國家AAAA旅遊景區,就業的機會多,一個女娃娃在外闖蕩家人不放心,在這樣的情況下,她才順了父母的心。回到家中,肖曉看到與自己差不多大的姐妹都在景區找到了工作或做起了生意,父母希望她也能在景區找一份工作,既可照顧家裡,又可就近掙錢。


巾幗返鄉掘“金果”!金堂這位90後女孩創立了120餘人的銷售團隊


父母的願望非常美好,可現實並非如此。


肖曉的家住在龍泉山脈中段東麓白巖山下青鳳村23組、一個叫四面山的山坳裡。站在小山村放眼望去,滿目青山,重巒疊嶂。而肖曉家所在的青鳳村,在她上大學時還是典型的經濟發展緩慢村,除漫山的果林外,便是祖祖輩輩賴以生存的傳統農作物和貧瘠的土地。剛回來那陣,她常往鎮上跑,沱江之濱的五鳳溪,憑藉一面臨江、三面環山的自然環境,歷經幾年打造的確風景如畫,遊人如織,商賈雲集。但適合自己的職業確實不多,想自己找項目做生意又缺少資金。一無所獲後,她有點責怪自己,甚至懷疑自己當初返鄉的草率決定。


巾幗返鄉掘“金果”!金堂這位90後女孩創立了120餘人的銷售團隊


她在迷茫中度過一年,她在審視中尋找方向。


創業


一天,兒子因感冒咳嗽不止,到處求醫效果不佳。她突然想起自己小時候,外婆用黃金果熬水為她治癒咳嗽的事。按照外婆的方式,她到自家果園裡摘了幾個黃金果,用冰糖熬水給兒子喝,兩天後兒子的咳嗽竟然好了。她將這一過程發到朋友圈,不曾想到獲得一大群網友的點贊和關注,有的同學和網友還私微或電話詢問,有的想買、有的想訂購她的“特效藥”。


巾幗返鄉掘“金果”!金堂這位90後女孩創立了120餘人的銷售團隊


“真沒想到,不起眼的黃金果有如此功效,居然有這麼大的市場潛力!”肖曉說,“那一刻,我腦子裡靈光一閃,尋找很久的商機居然在朋友圈捕捉到。它激發了我的靈感,不自覺地想起‘北漂’時的一些經營理念。”


黃金果是白巖山一帶特有的野生果樹,與柑橘類飄花雜交變異,歷經多年培育,於20世紀70年代形成的一種奇異水果,因其果形如孩、色澤如金、皮薄無核、汁水飽滿、味略苦卻回味甘美,經霜後果實色澤金黃,故稱黃金果,又稱“野孩兒”,也有“長壽果”“美容果”之稱。


巾幗返鄉掘“金果”!金堂這位90後女孩創立了120餘人的銷售團隊


由於當地的土質、氣候非常適宜其生長,附近村民也開始移栽和種植,現有種植面積達1000餘畝,年產量300萬公斤。每當陽春三月,漫山花白如雪,清香四溢。其果實生長期為7個月,冬至過後開始成熟。


肖曉早就聽長輩們說過,20世紀90年代黃金果就經當時的華西醫科大學、四川省中醫研究所做過檢測,並開發成黃金果酒和黃金果美容產品,但因經營問題一直沒走向市場。從檢測的結果來看,黃金果除含多種維生素外,還含有17種氨基酸,對13種常見的口腔病菌、革蘭氏陽性細菌有抑制作用。它對目赤、耳鳴、牙齦腫痛、咽喉炎、肺炎、肝炎、胰腺炎、膽囊炎等也有預防治療作用,特別對皮膚上的瘡、痘有明顯的祛毒治療效果,還有消炎鎮痛、明目醒腦、生津止渴的功效。“難怪我們這裡的鄉親們祖祖輩輩、每家每戶都用黃金果泡水、泡酒喝。”


巾幗返鄉掘“金果”!金堂這位90後女孩創立了120餘人的銷售團隊


肖曉腦子裡有了一個大膽的構想:借開發黃金果飲品或保健產品來增加其附加值,利用互聯網+讓黃金果走出大山。她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了父母和村兩委及政府。分管農業的副鎮長告訴她:“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這就是國家鄉村振興倡導的原則,我們的目的就是要走鄉村綠色發展之路,實現產業振興。”


豐收


有了目標,肖曉說幹就幹,開始試製黃金果膏及黃金果香包、黃金果切片等系列產品。從2013年開始到2015年,產品陸續研發成功。她開始網上銷售,再根據訂單進行生產。“真沒想到,我的產品一上網,效果居然那麼好,顧客回購率那麼多!”肖曉沉浸在成功的喜悅中。


巾幗返鄉掘“金果”!金堂這位90後女孩創立了120餘人的銷售團隊


嚐到了網上銷售的甜頭,看到了黃金果的市場前景和潛力,2015年,當金堂縣商務局在全縣徵集30個農村電子商務服務站時,肖曉毫不猶豫地為自己申請了“電子商務服務站”。除自己上網銷售外,還就近發展了幾家代理商。由於黃金果產品品質好,效果明顯,站點還吸引了一大批慕名而來的代理商,第一年就收入好幾萬元。在收購野生和農民散戶種植的黃金果外,她自己也開始大量種植。


緊接著,肖曉結合“鄉村振興社員網模式——互聯網+農產品上行”,成立了“金堂縣幸福田園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和“成都鳳溪緣農業專業合作社”,並將其開發的黃金果膏註冊成“鳳溪緣”農產品商標。2019年7月1日,國家農業農村部又頒發了《“金堂黃金果”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證書》。


巾幗返鄉掘“金果”!金堂這位90後女孩創立了120餘人的銷售團隊


肖曉說:在我們當地,像我這樣的“寶媽”很多,一邊照顧家庭,一邊就近掙錢。我正籌劃組建一支電商團隊,希望更多的“寶媽”既能照顧老小,又有錢可掙。


肖曉對未來充滿信心。五鳳鎮地處龍泉山脈城市森林公園腹心地帶,建設如火如荼,國家AAAA級旅遊風景區五鳳溪也正值完善之中。隨著鄉村振興發展戰略的深入開展,肖曉的成都鳳溪緣農業專業合作社也悄悄發生著變化,從最初的單打獨幹,到目前擁有120餘人的銷售團隊,從就近銷售,到產品銷往北京、內蒙古、陝西、海南、廣西等全國20餘個大中城市。未來,她計劃除黃金果系列產品外,還將當地山果、藥材,如核桃、艾草等開發成桃膠、香包等旅遊產品,借大好時機再上臺階。

巾幗返鄉掘“金果”!金堂這位90後女孩創立了120餘人的銷售團隊


刁覺民四川省非遺保護協會會員,四川省文藝傳播促進會理事,成都市歷史學會會員,金堂文史委特邀研究員。有作品發表《成都日報》《華西都市報》《人民日報》和《現代藝術》等報刊。現為《天府邊城.五鳳溪》報執行主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