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園2019年財報線上發佈可售資源充足

碧桂園2019年財報線上發佈可售資源充足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相冰 記者 張家銘)3月27日,碧桂園發佈2019年全年業績。截至去年12月31日,碧桂園可動用現金餘額約為2683.5億元,達到公司有史以來最高水平。此外,碧桂園另有3167.9億元的銀行授信額度未使用,現金流十分充裕。報告期內,碧桂園淨借貸比率僅為46.3%,較2018年同比下降3.3個百分點。碧桂園自2007年上市以來,連續12年將淨借貸比率保持在70%的紅線以下,是行業內少有的兼顧規模增長和負債管控的企業之一。

披露年報後,碧桂園隨即召開了2019年業績展示線上媒體推介會。集團總裁莫斌、常務副總裁程光煜等人出席並答記者問。

莫斌在2019年全年業績發佈會中坦言,截至去年12月31日,公司已獲取的權益可售資源達17022億元。另外,已簽署MOU、暫未完成工商登記的權益可售資源達128億元,參與一級土地開發的權益可售資源達7031億元,潛在的權益可售資源達7159億元,權益可售資源合計24181億元。

其中,目標深圳、廣東東莞、惠州、廣州、佛山、上海、北京、河南鄭州的潛在權益可售資源預計為5583億元,其餘地區(山西太原、陝西西安、甘肅蘭州、雲南昆明等)潛在項目的預計總權益可售資源為1576億元。

碧桂園在粵港澳大灣區已獲取權益可售資源為3091億元,潛在權益可售資源為3226億元,與已獲取的權益可售資源合計6317億元,發展空間巨大。

莫斌表示,集團可售資源分佈符合人口流動趨勢,截至去年12月31日,碧桂園可售貨值中,97%位於常住人口50萬人以上的區域;93%位於人口流入區域;73%位於五大城市群。三四線城市項目獲取18個月後的投資轉化率為1.27,同行一二線城市項目的該指標為0.71或以下。

而2020年,碧桂園的權益可售資源約為9066億元,預計目標去化67%。

雖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但碧桂園一如既往地繼續努力,堅持在變化中尋求不變的東西,尋求危機中可能的機會。

碧桂園將繼續耕耘多元化發展,通過技術支持與創新、資金的投入、機器人研發、製造、應用一體化,成立五大研究院,並組建3000人研發團隊,其中博士、碩士佔29%,累計遞交專利申請1843項,獲授權327項,逐步形成在建築、醫療、餐飲多項領域機器人的研發與量產。並佈局新型建築材料產品線,推動建造新工藝與機器人協同發展。

莫斌還介紹,碧桂園通過現有合作項目及社區,繼續佈局農業全產業鏈,做現代農業系統方案提供者和服務商,為社會及碧桂園400萬業主提供豐富、安全、好吃、實惠的產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