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光紹:關於全球疫情與經濟金融研究的幾點想法


名師觀點|屠光紹:關於全球疫情與經濟金融研究的幾點想法

我從三個方面進行點評,主要是談談體會和感受。


首先是對此次視頻會議的總體評價。


一是這次研討會非常及時。近兩天疫情在海外進一步蔓延,對經濟和社會的衝擊加大,引起全球的高度關注,世衛組織剛宣佈疫情為“大流行”,美國總統前天發表講話,相關機構出臺政策等等。全球處在一個新的重要時間點,如何對全球金融市場進行分析、判斷是大家非常關注的,所以此次線上會議非常及時。


二是幾位主題發言都很有代表性。發言人來自於金融市場和財富管理的不同機構並從事不同的崗位,從各個角度、不同側面、不同視角,分享了他們的觀點和思考,既很有代表性又使發言內容非常豐富,當然這也是論壇的影響力之所在。


三是會議的準備及組織和安排到位。會議主持以及主持人和主題發言人的互動非常好,特別是主題發言人發言完之後,主持人提的問題都很有針對性,深化了會議主題,這也是會議開得好的一個很重要的方面。


這是我對此次會議的整體的感受。


其次是從分析視角和分析方法的角度對大家的發言作七個方面的簡單點評。


此次疫情已經在全球蔓延了,如何看待疫情對經濟和金融的影響以及相關的政策應對是個題目大且綜合性很強的主題。如何能更全面的把握好這個主題,綜合各位發言人的發言,我認為從分析視角和分析方法角度,有七個方面是大家關心的。


一是對於疫情的性質分析。


各位發言人都提到了這次冠狀病毒疫情的全球蔓延,它是一個突如其來的但有一定時間階段性的黑天鵝事件,這一點應該說是沒有問題,而且大家都提到蔓延的過程及可能的時間拐點,對於疫情是否會改變經濟的長期趨勢,大家也有基本的共識。但是我想要強調的是,從性質分析,這隻黑天鵝特別“黑”,疫情在全球的蔓延所帶來的衝擊無論從程度和時間上看,都會比一般其他的階段性事件嚴重的多。


另外這次的黑天鵝,實際上疊加了灰犀牛。當前全球的經濟金融,包括貿易、投資,本來就有一些灰犀牛的事件,再加上這次疫情的黑天鵝,而且還有石油的價格戰,這樣的性質比一個階段性的事件可能要嚴重多。


二是從全球角度的分析。


幾位發言人有個共同特點,就是從全球的角度來分析疫情及影響。一方面疫情本身的蔓延已經變成一個全球現象,另一方面疫情對於整個全球的經濟和金融市場,以及全球政策的影響,也是全球性的,是全球不同國家和區域之間的相互影響。所以全球的角度我認為是分析這次疫情的一個基礎性重要角度。


三是對傳導機制的分析。


既要分析疫情對經濟的影響是在不同經濟、產業領域及企業之間的傳導,比如最開始可能是對消費服務業,包括交通運輸,之後到其他的領域,最後到全球的金融市場;也要從需求端和供給端之間的相互作用來分析,疫情所帶來的是綜合性的影響;還要對政府政策和市場運行的互動關係進行分析評估。對這種傳導機制的分析,更有利於我們整體上的把握。


四是對疫情蔓延不同情景的分析。


黑天鵝本來就是不確定性事件,而且其自身的發展蔓延,也會帶來很大的不確定性,所以大家都用了情景分析的方法,有用三種情景,也有用四種情景的分析,最近我自己組織的課題組也對疫情全球蔓延做了一些情景分析。情景分析即是必要的,因為不同的情景對經濟金融的影響是不同的;情景分析也是務實的,因為誰也不能準確說出變化情況。但科學客觀的分析還是有助於看出趨勢性的態勢。當然從現在全球情況看,與中國情況不同,疫情蔓延基本上都已越過了我們很多人之前給出的第一或第二種情景即稍微樂觀一點的情景,已經到了一個惡化或者相對悲觀一點的情景了,但不能說情景分析不對,只有通過做情景分析,才能更好根據疫情的發展階段及各國的措施應對對經濟金融狀態進行針對性的分析,所以情景分析是很重要的一種分析方法。


五是對各國應對措施的分析。


從全球來看,目前主要是兩大類政策的應對。一類是社會公共管理的政策應對,主要是要防控疫情,這本來就是一個挑戰,各國的社會制度和各方面結構都不太一樣,所以各國的公共政策的管理上,都會遇到一些挑戰。

另一類是宏觀經濟政策,如何穩定經濟、穩定金融?要關注兩個方面:一是經濟政策的有效性問題,包括財政政策、貨幣政策;二是大國的宏觀經濟政策有很強的外溢性,因而特別需要關注。


六是對疫情蔓延對經濟金融所帶來影響的分析。


疫情蔓延並不斷加劇,各國都採取了一些相同一些不同的應對措施之後,這會給經濟金融產生什麼樣的影響?這是各位發言中的重點。


從程度來看,現在大家基本上認為目前還不是金融危機也不是經濟危機,但經濟增長肯定是大幅度下降。另外從美國的股市來看,已經進入了技術性熊市。此外,經濟衰退的概率已經大幅增加。但是從整個全球經濟、特別是大國的經濟來看,美國的金融體系還是穩定的,中國的整體應對以及經濟的基本面應該也還是穩定的,所以從這個角度,大家認為發生經濟危機金融危機的可能性還是小的,這是從程度來看。


從後續影響來看,不同國家和地區可能會出現一些分化。不同國家的疫情處在不同的階段,比如從中國來看,已經過了拐點,目前處於過了拐點之後的如何恢復經濟上。當然,從全球來看,各個國家的情況不太一樣,相應採取的應對政策也不一樣,可能在後續的影響方面會有一些分化。


七是對金融市場和投資方面的分析。


把上述分析綜合起來,進而對金融市場以及投資管理方面進行相應的分析,是大家共同的落腳點。一方面要考慮好大類資產配置的影響,包括股市、債市、匯市、大宗商品,也包括PE股權投資等等,要看在整個大類資產配置方面會有什麼調整?另一方面,大家非常關注不同地區資產配置的結構問題。前面提到,疫情的發展和應對可能在國家和地區之間會出現分化,大家特別對中國市場下一步的投資機會進行了分析研究,我認為這可能是大家都非常感興趣的內容。


最後,我個人認為還有三個值得進一步關注的問題。


一是疫情對全球產業結構、包括產業鏈的變動的影響分析。相比於目前階段性或某個領域的所受影響相比,這個問題更有基礎性。前面大家已經有一些提及,我認為要更加註重產業結構和產業鏈變動的分析。此前全球的產業結構、產業鏈本來就處於變動之中,但是疫情的蔓延、以及我們相應採取的對應之策,是否會在整個的全球產業結構和產業鏈的變動中增加新的因素?這是我認為需要研究的。


二是目前各個國家已經採取的應對政策特別是宏觀經濟政策,對今後、以及對於資產配置和投資而言,會形成什麼樣的挑戰?比如為了穩定經濟,貨幣政策肯定是大幅放鬆,也包括財政政策跟進,但是會不會使得我們經濟本來就面臨的一些問題如債務率問題、負利率問題、通脹問題等等進一步加劇?這些政策在當前應對疫情影響方面當然有合理性,也應該要出手,但是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從長期投資考慮,現在的應對措施對於今後整個宏觀經濟、整個金融市場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需要我們做好研究。


三是疫情之後對於國際合作和全球化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本來目前的國際合作和全球化就面臨著一些逆流,在這次疫情之後,對於國際合作和全球化是否會有新的影響?需要我們很好的研究,特別是大國關係,這也是做投資管理面臨的最大的外部環境。


近期,決策層已經明確表示,面對疫情我們要更大力度深化改革開放。因而,不管是在疫情階段,還是在疫情過後,中國堅持改革開放的大方向是不會變的,所以我認為中國的經濟、包括金融的發展、以及對全球的影響,前景還是可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