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的起源與發展(道教篇下)

宗教的起源與發展(道教篇下)

作者:讀裁者黃遠輝,專注人文歷史,質量標準,知識產權

宗教的起源與發展(道教篇下)

宗教的起源與發展(道教篇下)

宗教的起源與發展(道教篇下)

宗教的起源與發展(道教篇下)


宗教的起源與發展(道教篇下)

宗教的起源與發展(道教篇下)

宗教的起源與發展(道教篇下)

宗教的起源與發展(道教篇下)

推薦閱讀書單:《宗教的起源與發展》《宗教經驗種種》《人類與宗教》《人的宗教》《道教史》《道教簡史》《道教概論》《左道》。

接上篇。說到這裡,我們就得重點說說道教與道家的區別。道家是先秦的一種思想流派,道教是東漢末年中國本土產生的宗教信仰。道教是一個大雜燴,把老莊思想、神仙信仰、陰陽五行學說等熔為一爐,形成了一個複雜的宗教思想體系。

道教主要有兩個源頭,理論體系源頭就是道家,技術體系繼承的是先秦方術。道教把老子奉為鼻祖,把老子追求的"宇宙之道"看作最高境界。道教修煉的最高追求,就是和宇宙天地合二為一。

《史記》記載,老子是"周守藏室之史也",相當於現在國家圖書館的館長。老子博覽群書,他出生在春秋時期,所謂"春秋無義戰",在親眼目睹了戰亂中各種人性的黑暗後,老子西出函谷關,留下一卷《道德經》,不知所蹤。白巖松認為《道德經》是一本"生命之書",讀懂四分之一《道德經》就可以治天下

。道教把老子當祖師爺,算是找了一個大大的靠山,前面說到老子化胡,就是道教徒在老子西出函谷關後杜撰的故事,把佛教徒嚇得夠嗆。

個體生命畢竟是有限的,如何做到永生呢?幾乎所有的宗教都要回答這個終極問題。儒家通過"立德立功立言"來實現不朽。佛教是通過覺悟超越生死,實現精神的解脫。道教從道家借來"養生"概念,把長生不老作為修煉的目標。道教的修道宗旨就是八個字:"延年益壽,羽化登仙"。大家還記得東漢有一本書叫《老子想爾注》,被道教奉為經典,它是硬生生把《老子》搞成了"長壽操作指南"。

儒道佛三教當中,儒家最為平常,佛教最為清苦,道教教人長生不死。如果是你,你會選擇哪一個呢?中國的老百姓還是比較實在的,念"阿彌陀佛"就可登西方極樂世界,那就唸"阿彌陀佛"。道教教人長生不死,那就信奉道教。

最後,我們再聊一聊道教的軼事和傳說。

道教齋醮科儀中最隆重的活動之一叫羅天大醮

,張君房《雲笈七籤》卷一百三:"其下曰祈谷福時壇,凡星位一千二百,為羅天大醮,法物儀範,降中壇一等。"道經規定,普天大醮應供奉3600醮位,周天大醮供奉2400醮位,羅天大醮供奉1200醮位。三大醮目的都是護國佑民、延壽度亡、消災禳禍、祈福謝恩。

道教並不禁慾,甚至還把房中術發展成一門修仙的道術,具體操作可能並不像外人想象的那麼愉悅,要求"止洩固元",嚴禁達到性高潮,否則就會損傷元氣,有害無益。

大家都看過《西遊記》,對於佛祖、玉皇大帝、王母娘娘的關係,其實很多人都沒有搞明白。前期我說到佛教的時候,就曾問過這個佛祖是哪個世界的教主,不知道大家搞清楚了沒有。

西王母又稱為王母娘娘,是道教女仙之首,居於崑崙山瑤池。西王母是由先天陰氣凝聚而成,是上古神話中掌管災疫與刑罰的女神,也是全真教的祖師。西王母這個名字最早出現在《山海經》,是個妖怪,"其狀如人,豹尾虎齒而善嘯,蓬髮戴狌,是司天之厲及五殘。"

玉皇大帝(俗家姓名張友人,姜子牙封神的那個逸聞有點搞笑,請大家自行查找)是道教僅次於三清尊神的神仙,在道教有著尊貴的地位,掌管三界十方、四生六道的一切陰陽禍福。玉皇大帝的稱謂是到了北宋才有的,據說宋真宗到泰山頂上開壇封禪,祭拜天地時,給玉皇大帝起了個名字叫"

昊天金闕無上至尊自然妙有彌羅至真玉皇上帝",又稱"太上開天執符御歷含真體道昊天玉皇上帝"。玉皇大帝與王母娘娘可不是夫妻,這裡大家不要搞錯了。

"方丈"一詞在我們的印象中,是對佛教高僧的稱謂,但其實"方丈"一詞最早來自道教。道教修行術語中有"人心方寸,天心方丈"。方丈也是道教傳說中的仙島,《山海經》雲:"海上有三座仙山,名之曰蓬萊、瀛洲、方丈,山上有長生不老藥。"與佛教的方丈不同,道教的方丈是必須受過三壇大戒,接過"律師傳法",戒行精嚴,德高望重,受全體道眾擁戴而選的高道,道教的方丈升座儀式都是道教界的一大盛事。

又比如我們在佛教篇中提到的閻王和地獄,在道教又有不同的說法。道教認為在世間有兩個冥界入口,其一為泰山,道教典籍《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記載:"泰山者,乃群山之祖,五嶽之宗,天帝之孫,神靈之府也",由東嶽大帝主宰,"泰山君領群神五千九百人,主治死生,百鬼之主帥也"。其二為

酆都,相傳酆都地處北方癸地,山高兩千六百餘里,方圓三萬裡,這座羅酆山就是陰間鬼魂所在之地,由酆都北陰大帝主宰。酆都北陰大帝被稱為"天下鬼神之宗",並統御萬千鬼兵。

可見,我們還是非常有必要對中國土生土長的道教進行一個初步的認識,不要和佛教世界混淆了。總體而言,道教並沒有發展出佛教那一套嚴格哲學體系和清規,在穩定性上遠不如佛教,而且很多儀軌也是抄襲佛教的,當然雙方相互抄襲的地方也是有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