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兩縣,均以“陰”為名,都為千年古縣

陝西省,位於我國內陸腹地,是連接西北、西南與華中、華東的重要紐帶,也是我國曆史最悠久的省份之一。陝西省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關中平原是我國最早的“天府之國”,而西安更是我國最著名的古都,秦、漢、唐等均曾建都於此。

陝西兩縣,均以“陰”為名,都為千年古縣

我國古代地名多以山川河流等為名,其中山南水北為陽,山北水南為陰,我國以“陽”為名的地名眾多,相對來說以“陰”為名的地名就比較少,也沒有特別著名的城市,淮陰就算是其中比較著名的一個。陝西曆史悠久,省內“陽”也多於“陰”,以“陽”為名的有咸陽、涇陽、山陽、旬陽、紫陽、略陽等等,以“陰”為名的僅有華陰、漢陰兩個。

陝西兩縣,均以“陰”為名,都為千年古縣

華陰市,位於陝西省東部、關中平原東南,為陝西省縣級市,由渭南市代管。華陰曆史悠久,文化燦爛,其南依秦嶺,北臨渭水,自古為交通要道,為中原通往西北的必經之地。華陰是“西嶽”華山所在地,也因處於華山之陰而得名。

陝西兩縣,均以“陰”為名,都為千年古縣

華陰春秋屬晉,為晉國陰晉邑,戰國先後為魏、秦所轄,秦時取“寧靖秦疆”之意設寧秦縣,西漢改稱華陰縣,有這兩千多年建縣史。秦朝時,華陰為內史地,西漢屬京兆伊,東漢改屬弘農郡,魏晉南北朝時期隸屬多變,隋朝時先後屬華州、京兆郡、華山郡等。唐朝時,華州曾先後稱華山郡、太州、華陰郡、興德府等,華陰縣均屬之,五代、北宋、金時華陰縣屬華州,元朝屬陝西行省奉元路華州。

陝西兩縣,均以“陰”為名,都為千年古縣

明初改奉元路為西安府,華陰縣隸屬於西安府華州,清雍正時散州不再領縣,華州先升為直隸州後又降為散州,華陰縣則先屬華州直隸州,後改屬同州府,民國初廢府存縣。1949年5月,華陰縣解放後隸屬於陝甘寧邊區政府渭南分區,建國後屬渭南專區,1958年至1961年,華陰縣曾併入渭南縣。1968年渭南專區改為渭南地區,華陰縣隨屬之。1991年華陰縣改為縣級華陰市,1994年渭南地區撤銷設地級渭南市,華陰市由其代管至今。

陝西兩縣,均以“陰”為名,都為千年古縣

漢陰縣,位於陝西省南部秦巴山區,為地級安康市轄縣。漢陰,北為秦嶺,南為大巴山,山川秀美、物阜民豐,漢江、月河分流其間,為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的千年古縣,歷史上曾有安陽、安康之稱,唐朝改稱漢陰至今。

陝西兩縣,均以“陰”為名,都為千年古縣

漢陰之域秦漢時分屬西城、城固兩縣,三國魏時分兩縣地設安陽縣,西晉改稱安康縣,唐朝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始稱漢陰縣。此時,漢陰縣轄今漢陰、石泉、紫陽等縣地,縣治也位於今石泉縣境內漢江南岸,南宋時才移治今縣城。元朝時,漢陰縣省入金州。明初,漢陰縣復設,隸屬於漢中府金州、興安州,清乾隆時曾短暫省入安康縣,不久設為漢陰廳,民國初改廳為縣。

陝西兩縣,均以“陰”為名,都為千年古縣

新中國成立初,漢陰縣隸屬於陝南行署區安康分區,1950年屬安康專區。1958年至1961年,漢陰縣曾短暫併入石泉縣,1969年安康專區改為安康地區,2000年安康撤地設地級安康市,漢陰縣均隨屬之。

陝西兩縣,均以“陰”為名,都為千年古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