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事件回顾(17):四川万州降雨诱发滑坡

在2013年4月4日13:15左右,铁峰山背斜的西北翼发生了体积约为1.5×106 m³的滑坡,该滑坡位于万州县城以西42公里的孙家镇。滑坡沿N-S方向水平移动了近30米,摧毁了多条乡村道路和居民楼(,没有人丧生或受伤。


地理位置

滑坡后沉积物极其不稳定的坡度仍然威胁着当地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并威胁着玉湾国道450米。

地质灾害事件回顾(17):四川万州降雨诱发滑坡

滑坡地理位置与全貌图

地理环境

滑坡位于中低海拔山区,坡度向北倾斜20至35°。上部坡度比在乡村道路附近海拔960至962 m a.s.l的下部滑坡头皮平缓,并且滑坡坡脚的高度为787至800 ,位于孙家至梁平路的内侧。在滑坡的两侧形成了两个NS导向的沟渠,其深度为5至10 m,宽度为4至9 m,长度约为1500 m,露出了清晰的地层岩性序列。 还有一个废弃的采石场,为玉湾高速公路的建设提供了服务,在此之下,几年前修建孙家至良平路的结果是开挖了斜坡。这些在滑坡脚趾处形成了两阶段的切割坡度,每个坡度的高度为10至15 m,倾斜角为50至70°,体积为1500和2000 m3。这两个特征都为边坡破坏提供了有利的地貌条件。

地质灾害事件回顾(17):四川万州降雨诱发滑坡

全貌图

现场调查图

地质灾害事件回顾(17):四川万州降雨诱发滑坡

滑坡变形区

地质灾害事件回顾(17):四川万州降雨诱发滑坡

滑坡变形区

地质灾害事件回顾(17):四川万州降雨诱发滑坡

滑坡变形分区

工程剖面

地质灾害事件回顾(17):四川万州降雨诱发滑坡

剖面图1

地质灾害事件回顾(17):四川万州降雨诱发滑坡

剖面图2

诱发因素

(1)地貌条件:滑坡始于一个陡坡,向北倾斜20至30°。 具有多层理平面结构的下部岩石坡度比由厚厚的土层和砾石组成的上部地球坡度要陡。 另外,每侧的两个大沟壑将陡峭的斜坡与相邻的地貌单元分隔开,从而为斜坡的逐渐变形提供了自由的表面。 具有这些地貌特征,在正常条件下整个斜坡表现出有限的平衡。

(2)斜坡的地质结构:斜坡由覆盖在不可渗透的页岩基岩上的疏松多孔土壤层组成,这有利于地表水的渗透和地下水的滞留。 此外,由于沿薄弱夹层容易形成剪切滑移面,下层岩石斜坡的层理结构在砂岩下方有一层薄页岩,对岩石的不稳定性有直接影响。 此外,滑坡易发层上覆硬岩(砂岩)和下伏软岩(页岩)的复理层理结构对水的渗透也极为敏感,并最终可能导致了滑坡的形成。

(3)边坡开挖:主要工程活动是在两个不同时期的边坡脚趾开挖。 上层挖掘是在几年前建造玉湾高速公路的,这是一个废弃的采石场。 下层是与孙家至梁平路的建设有关的后来发掘。 两个分别为1500 m3和2000 m3的露天开挖在滑坡脚趾处形成了一个两阶段的切割坡度。

(4)前期降雨:众所周知,短暂而强烈的降雨通常会产生浅层土壤滑坡,而深层滑坡运动通常是由低强度长时间降雨引起的。 从2013年3月10日至26日,降雨频率增加,每日最大降雨量超过30毫米。 频繁而持续的强降雨可能导致地下水位和孔隙压力突然增加。 上土坡和下岩坡的入渗水都会显着软化薄弱夹层中的物质,并导致其机械强度的下降,最终影响了边坡的稳定性。

总的来说,可以得出结论,滑坡表现出复杂而渐进的破坏作用,表明上土坡首先沿岩土界面变形,然后驱使下段复理石层理岩斜坡沿薄弱夹层滑动。 破坏机理由内部(地貌条件和边坡结构)和外部(露天开挖和强降雨)因素决定。

参考文献

作者:Jiajia Wang I Lili Xiao I Jun Zhang I Yanbo Zhu

题目: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failure mechanisms of a rainfall-induced complex landslide in Wanzhou County, Three Gorges Reservoir, China

时间:5/12/ 2019

来源:Landslides,DOI 10.1007/s10346-019-01317-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