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波音“水逆”事件,反思疫情下中國公司經營應當避免的“坑”。


近期,波音“水逆”頻出:股價最低跌至每股100美元;標普將其信用評級從A-下調至BBB;FAA對737傳感器罰款2000萬美元;

該不該救波音?特朗普說:“我們必須保護波音公司。然而搞笑的是,波音的態度很“硬氣”。在獲得政府援助方案之後,首席執行官戴維·卡爾霍恩表示,波音公司持有150億美元現金,不會受到威脅,即使沒有政府救助,公司也會生存下來。也罷,這好像是波音大到不能倒了對吧?


從波音“水逆”事件,反思疫情下中國公司經營應當避免的“坑”。


然而,筆者想提醒的是:新冠疫情的救助,掩蓋了不了波音自身的企業經營兩個深層次問題:

一:本末倒置,借錢取悅股東。

前幾年,波音現金流大約 550億,但在回購(406億)和股息(194億)上花費了大約600億美金。這50億的缺口在產生2019年。此外,波音向股東返還了其92%的運營現金流和113%的自由現金流,真相就是:波音公司將大部分經營現金返給了股東。千金散盡還復來那是日子好的時候。但是當“黑天鵝”來臨時,因為這種策略導致的結果是:該公司向股東支付的現金可能比其所產生的自由現金流還要多。這一結果令人瞠目結舌。

二:避重就輕輸掉信任

波音一直都是美國工業領域的行業領導者,然而,波音的這種優勢在737-Max墜機事故之後已經面臨崩潰。然而波音高層看到的是:737-Max的“回爐”波音要在銷售和研發上多出很多血。事實上到現在737-Max的復飛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這讓波音很難贏得客戶的信任。至此,我們看到了,波音刻意回報股東的做法完全是個搞金融的,這完全是一種“金融思維”;而他迴避客戶信任危機的做法,恰恰顯示他失去了其一個實體企業所應當具備的工匠精神和社會情懷。

寫到此處,這讓筆者想到了另一個例子:2014年9月阿里巴巴在紐交所敲響了開市鍾。儀式剛剛結束,美國CNBC專訪馬雲,第一個問題就直指華爾街最難理解的“股東第三”。馬雲回答:“我始終堅信客戶第一,員工第二,股東第三。”

他說,“今天我們融到的不是錢,而是來自人們的信任。數以百萬計的小企業、眾多的股東,我對此感到非常榮幸、非常興奮。我想到未來五到十年的責任,是如何讓這些股東高興。但最重要的是,讓站在臺上敲鐘的那些人——我們的客戶成功。如果他們成功,我們所有人都會高興。這就是我所堅信的東西。”

這就是阿里巴巴的優先級:只有持續為客戶創造價值,員工才能成長,股東才能獲得長遠利益。這也是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及高層的眼光和境界。

基於上述情況,筆者有幾點分享:

一,美國政府的援助應當向員工適當傾斜,而不是之前的集中於高管股權及期權激勵,因為更大數量的員工才是波音的基礎,也會牽涉到更多的家庭和社會穩定。

二,規定在波音償還完政府的援助之前,應當限制或者禁止波音回購股票,這同作為歐美法系的美國的立法精神也是吻合的。

三,實體企業,要趁經營良好的時候著力打造核心競爭力,比如,差異化產品,對競爭對手實施降維打擊的高緯度產品,立體營銷網絡的構建和佈局,這樣在經濟出現大的波動的時候,抗打擊的能力就會大大增強。

四,在企業出現類似737意外事件的時候,企業要敢於捨棄眼前利益,勇於承擔責任,贏得客戶的的信任,從而獲得長足的發展。

五,在任何時候,企業都要秉承客戶第一的準則,專注打磨自己的產品或服務,提升客戶對企業主體產品的認同和粘度。

六,現在疫情仍在繼續,現在並不是最差的時候,企業一定要堅守自己的主業,砍掉一些非主業的項目。

非常令我擔憂的是,現在我看到國內一些企業家熱衷於搞什麼產業升級,引進並不熟悉的新股東,大搞股權激勵,股權融資,公司併購;一轉眼實業家成了搞金融的,創始人也搖身一變,儼然成了一個金融高手;實際上在這個困難的情況下,這些動作非常分散企業的精力,讓企業荒廢了主業,並且極有可能把企業家帶到坑裡。正所謂,自己搬磚砸了自己的腳。

依此,和同處危機下的企業家們共勉。

想深度瞭解商業實戰乾貨,請關注孫有斌智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