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才明白當初父母讓自己考公務員的原因

現在這個行情下,職業穩定性成了最令人羨慕的優點。

2020開年以來世界很不太平,中國的疫情總算是暫時基本穩住了,而海外的疫情大幕卻才剛剛拉開。

本來就有相當大一部分群體因為疫情受到收入衝擊,現在再來一個全球金融危機,這下又有很多人要擔心自己的飯碗了。

一時之間,很多人開始重新估量起對於體制內外的選擇。


人到中年,才明白當初父母讓自己考公務員的原因


01

對於體制內外的選擇,初出茅廬的年輕人和見慣了世事的長輩們的傾向,往往是不一樣的。

在很多年輕人眼裡,體制內做的都是沒有技術含量的事情,形式主義為主,每天就是點頭哈腰討好領導,周旋於老前輩之間打好關係。

生活一成不變,一入職就能把未來幾十年的日子都望到頭了。

而且在小縣城的體制內,剛開始的工資起點很多就三四千,工資都是熬資歷一年年給熬上來的。

但對於體制外,年輕人一般會有很多的想象空間,每天穿得光鮮亮麗,出入高級寫字樓,成為行業精英,有房有車,收入爆發性增長,實現年薪百萬。

如今的年輕人普遍嚮往體制外,而長輩們則普遍熱衷體制內。

所以才會流傳出這麼一個說法,當代人不孝有三:不結婚、不考研、不考公。


人到中年,才明白當初父母讓自己考公務員的原因


體制內是許多長輩眼裡的不二之選,大城市體制外的月薪1萬,都比不過小縣城體制內的月薪3千。

為啥體制內一直以來都是長輩眼裡的香餑餑呢?究其原因,主要有三。

首先,就是福利補貼多。

別看體制內的紙面工資數字低,但要是算上福利補貼,其實比很多體制外的都要高。

比如常見的有住房補貼、交通補貼、伙食補貼、通訊補貼等,以及逢年過節發節日費、發米、髮油等。

別小看這些福利,就拿伙食補貼來說吧,在一線城市隨便吃個快餐,都要二三十塊錢。

而在體制內的食堂,因為有伙食補貼,很多單位兩三塊錢就能吃上一頓三葷一素的飯,有的單位直接不收錢。

其次,就是五險一金的繳納。

雖然現在的民營企業,也會給員工繳納五險一金,但除了少數不差錢的巨頭企業之外,其餘的很少會足額繳納五險一金。

體制外1萬月薪繳納的五險一金,可能還沒有體制內月薪四五千繳納得多,事實就是這麼魔幻。


人到中年,才明白當初父母讓自己考公務員的原因


02

另外一點,就是穩定性。

穩定性是體制內相對於體制外來說,最值錢的一點了。

現在網上經常有這麼一種論調,穩定的生活是在浪費生命,年輕人就應該出去闖蕩,沒有折騰過的人生,談不上奮鬥。

於是,很多天真的年輕人都鄙視穩定,追求從住地下室奮鬥到年薪百萬的勵志人生。

結果這兩年創投泡沫破滅,別說年薪百萬了,能不被裁就不錯了。

現在想想,年輕氣盛時看不上體制內一眼到頭生活的自己,要說完全不後悔當時的選擇,那是不可能的。

尤其是經歷社會的“毒打”之後,你才會發現:安穩不是墮落和無趣,而是一種平凡而奢侈的幸福。

雖然體制外確實有更多的可能性,但機遇是與風險並存的,實際上以大部分普通人的能力來說,其實更加適合體制內的生活。


人到中年,才明白當初父母讓自己考公務員的原因


穩定性有多重要,在年輕時你可能還體會不到。

對於年輕人來說,體制外的不穩定甚至是一種自由,哪天不想幹了就裸辭,旅遊一兩個月再找工作。

而當你年近35歲的時候,你就不會這麼想了。

現在的職場普遍對中年人很不友好,許多公司都流傳著一個不成文的規矩:招聘僅限35歲以下。

一方面是職場對年齡要求的苛刻,一方面是人到中年學習能力和適應能力也沒有年輕時那麼強。

所以現在的職場就像搶凳子游戲,到了35歲音樂停下的時候,大家都要迅速找到一張合適的凳子坐下,不然就會被淘汰出局。

而中年正是作為家庭經濟支柱的階段,每月房貸車貸不能少,上有父母要贍養,下有孩子要撫養,現金流萬萬不能斷掉。

要是這時候來個屋漏偏逢連夜雨,中年下崗還不幸遭遇一場意外或大病,那就更加糟心了,很可能幾十年的奮鬥成果要得一夜回到解放前。

因此,中年危機是懸在所有體制外職場人頭上的一把劍。


人到中年,才明白當初父母讓自己考公務員的原因


03

看到這裡,大家應該也都明白,為啥長輩都勸大家進體制內了,其實主要圖的就是能有一個鐵飯碗。

尤其是在家庭責任最重大的中年階段,保證現金流的穩定更是一切的基礎。

但體制內不是你想進就能進的,很多熱門崗位的競爭激烈程度比高考還厲害,能進體制內的,很多本就是人中龍鳳了。

而且,人各有志,確實也不是每個人都向往體制內的工作。

但對於體制外的職場人,建議大家一定要提前考慮到如何應對中年危機。

一是提前斟酌對行業的選擇,如果行業前景不好,換行就要趁早。

中年才換行重新開始是比較難的,一個40多歲的人和一群20多歲的畢業生競爭,無論是收入上還是面子上都不會好受。

二是在做一個斜槓中年,在主業之外儘可能再發展一份副業,給自己多留一條後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