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

https://www.toutiao.com/a6808751233650655752/?tt_from=weixin&utm_campaign=client_share&wxshare_count=1×tamp=1585354272&app=news_article&utm_source=weixin&utm_medium=toutiao_ios&req_id=202003280811120100230281572376A18F&group_id=6808751233650655752


經典| 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


經典| 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


經典| 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


經典| 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


經典| 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


經典| 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


亞當·斯密(1723年6月5日—1790年7月17日),出生在蘇格蘭法夫郡(County Fife)的寇克卡迪(Kirkcaldy),英國經濟學家、哲學家、作家,經濟學的主要創立者。亞當·斯密是現代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創立者,強調自由市場、自由貿易以及勞動分工,被譽為“經濟學之父”。

1723年他出生於蘇格蘭一個海關官員的家庭,14歲考入格拉斯哥大學,學習數學和哲學,並對經濟學產生興趣。17歲時轉入牛津學院。畢業後,1748年到愛丁堡大學講授修辭學與文學。1751~1764年回格拉斯哥大學執教,期間他的倫理學講義經修訂在1759年以《道德情操論》為名出版,為他贏得了聲譽。1764年他辭了教授。擔任私人教師,併到歐洲旅行,結識了伏爾泰等名流,對他有很大影響。1767年他辭職,回家鄉寫作《國富論》,9年後《國富論》出版。1787年他出任格拉斯哥大學校長。1790年逝世於蘇格蘭愛丁堡 。現將其觀點分享給大家:

1、勞動技能的影響要大於有用勞動佔比的影響,文明社會里產品的數量更多可以表明這一點。

2、貪婪和野心兩種目標的不同,僅僅在於它們是否偉大,一個吝嗇鬼對於半便士的追求同一個具有野心的人征服一個王國的意圖一樣狂熱。

3、貧困無疑會使人不想結婚,但未必會使人不結婚。

4、商人們不用去抱怨利潤減少,認為這是商業在衰落,利潤減少正是商業繁榮的自然結果。

5、Science is the great antidote to the poison of enthusiasm and superstition.

6、只要有了和平、低稅收和寬容的司法當局,一個國家要達到最高富裕水平不需要其它東西。

7、在競爭中,個人的野心往往會促進公共利益

8、科學是解狂熱和迷信之毒的良藥。

9、如果一個社會的發展成果不能充分流到大眾手中,那麼它在道義上將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風險的,因為它註定要威脅到社會的穩定。

10、壟斷者,通過經常保持市場存貨的不足……以遠遠高於正常的價格出售他們的產品,從而無論在工資還是在利潤方面都提高他們的報酬。

11、勞動者的收入,或者說是生活質量,取決於社會生產增長的速度而並非絕對水平。中國古代,雖有豐富的物產,但發展長期處於停滯狀態,因此下層勞動者的境遇極其悲慘。

12、人們把生命託付給醫生,把財產甚至名譽託付給律師。人們不會把這種信心賦予吝嗇或處境糟糕的人。醫生和律師的收入應達到這種高度:使他們擁有一個體面的、值得信任的社會地位。加上他們從業所需教育耗費鉅額金錢和時間,必然推高了提供服務的價格。

13、科學是對狂熱和狂言最好的解毒劑。

14、高興是一種令人愉快的情緒,哪怕只是一點小事我們都會盡情歡樂。因此,不論何時,只要不因嫉妒而抱有偏見,我們就很樂意同情別人的快樂。但是悲傷是痛苦的,甚至在我們自己面臨不幸時,內心也會本能地抵制和避開它。我們要麼努力不抱這種情感,要麼一有這種情緒就立即擺脫它。

15、交換傾向出於自利的動機,並且引發了分工。

16、為他人擔憂,而不要為自己, 限制我們的自私,展示我們慈善的情感,這些組成了人性自然的完美。

17、使用價值很大的東西,往往具有極小的交換價值,甚或沒有;反之,交換價值很大的東西,往往具有極小的使用價值,甚或沒有。

18、人天生,並將永遠,是自私的動物。

19、憤恨之情是由自衛的天性賦予我們的,而且僅僅是為了自衛而賦予我們的。它維護正義,保護無辜。

20、人天生,並且永遠,是自私的動物。

21、我們知道,無論誰在精神上肉體上,繼續數日大勞動之後,都自然會伴以休養的強大欲求,這欲求,若無暴力或特別苦衷為之拘束,其來勢殆不可抵抗、安息,甚而遊惰,乃是自然的欲求。這時,若非任其安息,任其遊玩,以圖和緩,結果將不免發生危險,喪其性命,不然,遲早亦會迫他染著職業上的特殊疾病。

22、只要不違反公正的法律,那麼人人都有完全的自由以自己的方式追求自己的利益。

23、如果一個人為了自己的利益,能夠刺激別人的利己之心而自願替自己做事,他就可以比較容易地達到目的了。任何一個想與別人做買賣的人,都可以先這樣提議:請把我所需要的東西給我吧,這樣你就能從我這裡得到你想要的東西。這就是交易的通義。

24、只要不違反公正的法律,那麼人人都有完全的自由以自己的方式追求自 己的利益。

經典| 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


25、當事人努力把自已的情緒降低到旁觀者所能贊同的程度,產生了崇高、莊重、令人尊敬的美德。

26、如果一個人的一生都耗費在幾個簡單的、功能單一的操作上,他就沒有機會發揮他的理解力、運用他的創造力解決難題。他自然而然地失去了努力的習慣,甚至衰退到極度的愚蠢和無知的地步。心智的魯鈍不僅使他喪失了興趣和交談的能力,也不會懷有任何慷慨、高尚、溫柔的感情。

27、一個國家的產業與勞動生產力的增進程度如果是極高的,則其各種行業的分工一般也都達到極高的程度。未開化社會中一人獨任的工作,在進步的社會中,一般都成為幾個人分任的工作。

28、在任何國家,人民大眾的利益總在於而且必然在於,向售價最廉的人購買他們所需要的各種物品。

29、藉由追求他個人的利益,往往也使他更為有效地促進了這個社會的利益,而超出他原先的意料之外。我從來沒有聽說過有多少好事是由那些佯裝增進公共利益而干預貿易的人所達成的。

30、我們會經常發現,在世界上具有偉大人性但是卻缺乏自我控制的人,在追求最高榮譽時,一旦碰到困難和危險,就懶惰,猶豫,容易沮喪;相反,我們也常常發現能夠完善地進行自我控制的人,沒有任何困難可以嚇到倒他們的勇氣,沒有任何危險能夠驚駭他們,但同時,他們對無關正義或人性的全部感覺似乎無動於衷。

31、一個人是富還是窮,依照他所能享受的生活必需品、便利品和娛樂品的多少和品質而定。

32、"我們不能借著肉販,啤酒商或麵包師的善行而獲得晚餐,而是源於他們對自身利益的看重。 It is not from the benevolence of the butcher, the brewer, or the baker," that we expect "our dinner, but from their regard to their own self-interest. "

33、在絕大多數情況下,純粹的正義只是一種消極的美德,它只是阻止我們去傷害鄰居。一個人僅僅剋制自己,不去侵犯鄰居的人身、財產或名譽,確實只有一丁點可取之處。可是,他已經履行了稱為正義的全部規則。我們時常可以安坐家中和無所事事,這樣會遵守無關正義的全部規則。因為正義是合宜的,所以它總是獲得我們的贊同。但是因為正義並非真正的和現實的善行,所以,它幾乎不值得感激。 -

34、人的本性就是追求個人利益。

35、剝奪我們已經擁有的東西,比讓我們得不到該得到的東西要更嚴重。因此,侵犯財產,比僅僅撕毀契約罪惡更大。

36、都要受下述兩種情況的支配:第一,一般地說,這一國國民運用勞動,是怎樣熟練,怎樣技巧,怎樣有判斷力;第二,從事有用勞動的人數和不從事有用勞動的人數,究成什麼比例。不論一國土壤、氣候和麵積是怎樣,它的國民每年供給的好壞,必然取決於這兩種情況。

37、“看不見的手”。在市場經濟中,有一隻看不見的手,使你在追求自己的利益的時候,為別人創造的價值,比你主觀上想著為社會作貢獻時創造的價值更大。這就是市場經濟的奇妙之處。

38、包含著某些真理因素的謬誤是最危險的。

39、教育的秘訣是把虛榮心引向恰當的目標

40、等級差別和社會秩序的基礎就是建立在人們傾向於同情和附和富者、強者的感情之上。

41、意識到被人所愛,自有一種滿足感,對一個心思纖細與感覺敏銳的人來說,這種滿足感帶給他的幸福,比他或許會期待的那一切可能從被人所愛當中得到的實質利益更為重要。

42、財富是交換勞動的權力。

43、誠然,未有節儉以前,須 先有勤勞,節儉所積蓄的物,都是由勤勞得來。但是若只有勤勞,無節儉,有所得而無所貯,資本決不能加大。

44、沒什麼東西比水更有用,但能用它交換的貨物卻非常有限,而很少的東西就可以換到水。相反,鑽石沒有什麼用處,但可以用它換來大量的貨物。

45、還有一種美德,它可以強迫人們遵守,誰違背它就會招致憤恨,從而受到懲罰。這種美德就是正義。違背正義就是傷害他人,因此,違背正義會激起憤恨,也會受到懲罰 。

46、每當一個人擁有的資產,僅僅足夠維持他自己幾天或者幾個星期的時候,他極少會想到要從這種資產得到任何收入。他僅僅是儘可能節約地花費它,並試圖在它被完全消費前,通過自的勞動去得到某種東西來取代它。在這樣的情況下,他的收入僅僅是來自勞動。這是所有國家大部分勞動窮人的狀況。

47、勞動分工是提高勞動生產率的主要原因。

48、一個忽視或鄙視對外貿易的國家,無法經營在不同制度下能夠經營的多種貿易,富人們在很大程度上享有安全感,窮人和小資本家不但沒有安全感,而且隨時有可能被下級官吏藉口執法而強行掠奪,國內所經營的各種行業都絕不可能按照應有的程度投下足量資本,在各種行業中,必然使富人們建立壟斷。

49、世界各國的君主都是貪婪而偏私的,他們欺騙臣民,次第消減貨幣最初所含金屬的真實分量。

50、你不要整天想到怎麼為社會服務、為國家效勞,你只管為自己利益的最大化做事就行,因為當你和其他人都把自己的利益服務到最大時,儘管你的主觀願望沒有想到是為社會而作,但實際效果是你為社會、為集體做出了最大的貢獻。

51、然而,勞動工資增長的原因,不是因為國家的現在多富庶,而是國家財富的持續增加。最高的勞動工資,不會出現在最富有的國家,只會出現在發展最昌盛的國家,按句話說,最快速達到富裕的國家。(部分資料來自網絡,侵權聯繫必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