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莉作品《來來往往》:男人婚外戀,本質上是愛與激情的脫節

知乎上有一個提問是:「男人婚外戀能給他們帶來什麼,想聽聽真心話」


池莉作品《來來往往》:男人婚外戀,本質上是愛與激情的脫節


一些男士表示,一是婚外情幫助他們保留或者發展出更獨立的自我;

二是體驗刺激的經驗。


夫妻不像情人,高雅情調是情人之間愛情的骨架,而夫妻是通俗過日子。


這段話來自池莉的小說《來來往往》。

作者池莉,生在武漢長在武漢的女作家,她的大部分文學作品背景與武漢的風土人情有關,在武漢生活過的讀者,應該會對她作品中提到的地點很熟悉,如吉慶街。

池莉說:「我是它的,它是我的,我是它土地上的一顆小草,它是我永遠的寫作背景和我探索社會的一面永久的窗戶。」

我最近斷斷續續讀了池莉的一系列小說,她筆下的男女故事,在時代的變遷的背景下,每個小人物身上都被刻上了深深的烙印。

《來來往往》這個故事通過塑造男人的婚外戀,反映了時代變遷下,人們價值觀、社會觀、愛情觀的變化。這部小說同時也被改編成電視劇,由濮存昕、呂麗萍、許晴主演。


池莉作品《來來往往》:男人婚外戀,本質上是愛與激情的脫節


在眼下經濟高速發展的中國,越來越多的人為了自由、為了慾望,而去突破道德界限,體驗婚外戀。

這些存在大多數家庭中的真相,常常會被人忽略或漠視或不敢正視某些生活真相,但池莉把它們和盤托出,讓你體會到什麼叫殘酷。不是池莉殘酷,是生活殘酷。


01 革命時期的愛情,代表一代人的青春


他們這一代人一直清貧,習慣了清貧,以清貧為榮,是一代沒有廟宇失去了偶像以自己的良心為夜行路燈的苦行僧,是一無所有,而以一無所有為驕傲的極其自尊和自信的苦行僧。


70年代末,每個人都有著崇高的信仰,深受時代思想的影響,他們所有的話題都圍繞人們和國家的命運發生和展開,與男女之情遠隔萬里。

白襯衣、綠軍裝、麻花辮是那個時代所有年輕人外在形象的代表,他們看起來是凝重的,正經的,高傲的,具有思想具有理論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的。


池莉作品《來來往往》:男人婚外戀,本質上是愛與激情的脫節


青年職工康偉業和武漢某部隊大院的段莉娜通過他人介紹相識,經過一段時間的交往走入婚姻,他們的戀愛和婚姻生活和大部分的年輕夫婦一樣,見證過貧困、飢餓。他們珍惜現在的新生活,一直保持著勤儉節約的思想。

康偉業是知識分子家庭出身,喜好讀書,作為一名知青從鄉下返城後,被分到了肉聯廠,成為一名普通的工人。段莉娜是軍區高幹的子女,由於家庭關係,分配的工作要比康偉業要好,每月拿到的工資也比康偉業多。

他們讀書時經歷過短暫的混亂時期,所以十分珍惜對眼下的簡單的幸福生活。大馬路上是來來往往的自行車,大家都一樣,有固定的工作單位固定的生活。

柴米油鹽的生活一過就是幾年。


池莉作品《來來往往》:男人婚外戀,本質上是愛與激情的脫節


02 時代變了,所有人都在反思婚姻,重新組合

80年代到了,改革開放的浪潮來臨。康偉業順應是時代的變化,開始從體制中走出來,和朋友一起從商。

從此,過去的一切都成了過去,康偉業為自己的人生開創了一個新局面,機關工作方式遠離了,家務瑣事遠離了,妻子遠離了,他們這個家裡出去了一個受窩囊氣的丈夫,源源不斷流回來的是金錢。

在改革開放的浪潮,變化的不僅是他們的心境、生活,還有他們的婚姻。時代的洪流下,人是脆弱的

康偉業每天忙於工作,忙於應酬,他和妻子段莉娜並沒有什麼深厚的感情,他們結婚前,思想也沒有開放到可以談戀愛。他們的婚姻是成長在革命時期,集體主義時期,而現在那些已經成為過去。

康偉業有了可以婚外戀的理由,而正在這時,林珠的出現,讓他的美夢成真。


池莉作品《來來往往》:男人婚外戀,本質上是愛與激情的脫節


林珠是公司總部從北京派來武漢協助康偉業工作的。林珠是現代女孩子,男朋友換的數不清,受聘英國的獨資企業。林珠身上優雅、自由、奔放的氣質吸引林康偉業。他長期壓抑在內心深處的一種情感被釋放出來。

關於婚外戀的故事我們也聽過很多版本,很多種原因和大結局。婚外戀往往的結局是被發現,妻子段莉娜雖然沒有掌握證據,但她很明白眼前和她談離婚的丈夫已經出軌了。

她憤怒的衝著丈夫嘶吼著:「 早十年你不說離婚,早十五年你追著我結婚,現在想要離婚了」。

男人和女人不一樣。一個男人只要像康偉業這樣,高高的個子,相貌不俗,出身書香門第,自己又聰明好學,很有可能前途無量;

而女人優勢只是在年輕的時候,在家庭、工作單位等外在條件上,結婚懷孕後撫養孩子,事業也就顧不上了。


池莉作品《來來往往》:男人婚外戀,本質上是愛與激情的脫節


開放的時代,也帶來了開放的婚姻。所有人在反思自己的婚姻,都在紛紛離婚,進行重新組合,婚既然可以結,也可以離,現在有數不清的人在離婚。人們談論家常家話題變成了:

「 某某離婚,一次性給了五萬,某某離婚,一次性給 了八萬」

革命時期的愛情被金錢所取代,婚姻在金錢面前不堪一擊。社會風氣也變得越來越勢力,集體主義時代的瓦解,利益關係取代了奉獻精神。

現在不再是以清貧為榮而是以炫富為榮。大家也不做苦行憎,而是壓制的慾望開始膨脹。物質生活的充裕,汽車開始取代了自行車,金錢、手錶、車子成了社會地位的象徵。

情意的深淺不在錢多錢少,可錢的多少卻可以衡量情意的深淺,金錢是俗氣,但它終歸是這個世界上唯一比較科學的價值標準。


池莉作品《來來往往》:男人婚外戀,本質上是愛與激情的脫節


03 婚外戀是性與感情之間的脫節

美國的一位作家曾經說過:「 現在的婚外情只不過是一個短暫的故事,不是為了承諾,而是為了雙方的性滿足。這件事確實來自平等文化,在這種文化中,性與情感之間存在脫節。」

康偉業以為擁有了獨立自由的小世界,愛情將茁長生長。但是文化上的代溝,讓他們生活變得越難受。他們連吃一頓香噴噴的飯的共鳴都沒有,林珠早餐吃麵包,而麵包填不飽康偉業的肚子。

林珠不愛做菜,不會做菜認為做中國菜很麻煩;林珠喜歡晚上去酒吧,唱歌跳舞。

康偉業這才意識到,他們成長的年代不同,儘管他在接受新潮的文化,但骨子裡改變不了傳統小市民的市井生活。


池莉作品《來來往往》:男人婚外戀,本質上是愛與激情的脫節

《白玫瑰與紅玫瑰》其中有一段很著名的話:「 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飯黏子,紅的卻是心口上一顆硃砂痣。

康偉業就是這樣,娶了段麗娜,又遇上了林珠。遇上林竹究竟是偶然還是必然,值得玩味。即使康偉業與林珠結了婚,還是會有一系列難以解決的問題。年齡的問題,價值觀的問題,生活習慣的問題等等。這就是生活。永遠有一大堆問題。他們能解決嗎?僅僅憑藉一時的激情,究竟可以維持多久?


池莉作品《來來往往》:男人婚外戀,本質上是愛與激情的脫節

結語

時代變化的衝擊,震盪的是靈魂,在每個人都在艱難的適應與轉型的時候,時代的火車義無反顧地一路向前。

「 婚外戀」,存在大多數家庭中的禁忌話題,但是是赤裸裸的真相,在高度文明發展的社會中,這反而是一種倒退,是基於人本身精神世界的缺失。

《來來往往》這本書裡,時代的變化賦予了男人可以出軌的機會,在刺激、美色、有趣的誘惑下,康偉業迷失在感情中。他回憶自己年輕到中年愛過的那些女人,真實又虛幻。


池莉作品《來來往往》:男人婚外戀,本質上是愛與激情的脫節


「 通過二十多年的婚姻生活經歷,康偉業深刻體會到,一個男人從單身寢室出去沒有錯,與女人同居也沒有錯,但最終他還是需要一個自己的房間。男人需要自己的房間,這與任何女人沒有關係。」

愛不是一個最終目標,而是藉助愛想要去了解一個人。

同樣的,在約翰·威廉斯寫的《斯通納》這本書裡,斯通納回憶自己年輕的生活,認為愛情就是一種絕對的存在狀態,在這種狀態下,如果一個人挺幸運的話,可能會找到入口的路徑。

成熟後,他又認為愛情是一種虛幻宗教的天堂,人們應該懷著有趣的懷疑態度凝視它,帶著一種溫柔、熟悉的輕蔑,一種難為情的懷舊感。

如今,到了中年,他開始知道,愛情既不是一種優美狀態,也非虛幻。他把愛情視為轉化的人類行為,一種一個瞬間接一個瞬間,一天接一天,被意志、才智和心靈發現、修改的狀態。


文 | 書海識圖

圖 | 豆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