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屠龍記中的陽頂天和張無忌,其實很像水滸傳裡的晁蓋和宋江

倚天屠龍記中,明教的興衰令人唏噓。早年陽頂天執教時明教不可一世,後來陽頂天突然暴斃,明教四分五裂,長達三十多年;直到張無忌從天而降,救明教於水火之中,明教才再次復興,但是最後,明教在抗元過程中被朱元璋控制,教中群豪最後也不知所終,退出江湖舞臺。

倚天屠龍記中的陽頂天和張無忌,其實很像水滸傳裡的晁蓋和宋江

明教這三十幾年的興衰榮辱歷程,誕生了無數個江湖故事,也誕生了無數的江湖人物。不過這其中最重要的兩個角色,當屬陽頂天和張無忌這兩代教主,畢竟,他們是明教盛衰轉換的最關鍵人物。而明教無論是規模,還是性質,江湖地位,都和水滸傳中的梁山非常像。而梁山也經歷了兩代首領的統治時代,這兩個首領就是晁蓋和宋江(注:梁山第一代頭領王倫實力太差,格局太小,不足以和後兩代首領相提並論)。今天我們不妨來比較一下明教和梁山的兩代首腦人物,看看他們有什麼相似之處。

1、

陽頂天無論是氣勢還是能力,都很像當年的晁天王。陽頂天和晁蓋都是豪氣干雲,說一不二的人物,陽頂天治下的明教,和晁蓋治下的梁山,都是凝聚力極強的組織,而且手下都對他們的首領俯首帖耳,佩服得五體投地,而這種佩服,除了人格魅力,更多的還是兩人的絕對實力。

倚天屠龍記中的陽頂天和張無忌,其實很像水滸傳裡的晁蓋和宋江

而張無忌和宋江則是另一種治理手段。首先聲明,和厚黑的宋江相比,張無忌實在有些小兒科了,而且張無忌無論是性格還是與人打交道的手段都和宋江差得太遠。不過兩人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仁民愛物,對人特別好,所以兩人的威望都極高。說實話,雖然張無忌武功蓋世,遠勝於教內手下,但說到統治力和政治手段,他的能力實在太差。但是他之所以能得到手下的愛戴,一來他拯救了明教,也拯救了眾人的性命,二來,他對手下非常好,以仁治作為手段,所以手下對他也是忠心耿耿。

而宋江更是如此。宋江手無縛雞之力,武功低微,他在江湖上賴以成名的手段,就是他仗義疏財,仁義滿天下。所以他的江湖地位才那麼高,那麼多實力超強的人都願意買他的賬。

倚天屠龍記中的陽頂天和張無忌,其實很像水滸傳裡的晁蓋和宋江

2、

我們再來看兩代首領對外的手腕政策。晁蓋本就是一方土豪,所以他基本上是見神殺神,誰惹到我我就滅誰。其實陽頂天也是如此,陽頂天在世時,四處找人比武,而他的手下也跟著他學,有過之而無不及,比如楊逍就曾和白鹿子,孤鴻子等一幫高手比試,並戰勝對方。

相比之下,張無忌和宋江就軟了許多。戰勝六大派後,張無忌立即決定和六大派重修舊好,不再對立。可以想象,如果陽頂天在世,遇上這種情況,不帶手下把六大派一一殲滅絕不算完。至於宋江,最為人詬病的就是他的招安了,如果晁蓋在的話,一定會和朝廷死磕到底的。

倚天屠龍記中的陽頂天和張無忌,其實很像水滸傳裡的晁蓋和宋江

3、

最後我們再來看兩代首領執政時的政治傾向。晁蓋在位時,梁山的主會場叫聚義廳,而到了宋江時期,則變成了忠義堂。這一改,梁山的性質馬上就變了。晁蓋的梁山,義字是追求,而宋江的梁山,義字成為了手段。

再看明教。陽頂天時期,明教在江湖上風風火火,誰都不怕。而當了張無忌時期,明教變得小心翼翼,唯恐和其他門派又結新仇,雖然最終明教成為江湖各派的首領,但骨子裡的那種氣勢已經消失殆盡了。其實明教和梁山的最終結局也很相似。梁山在宋江的帶領下,完全淪為朝廷的打手,最後大多數人戰死,倖存者也大都落得個兔死狗烹的結局。明教後期成為江湖上的抗元主力,但大權卻被朱元璋所奪,明教最終也完全淪為一個政權交接的工具。至於張無忌,除了隱退江湖,再也沒有更好的選擇了。

倚天屠龍記中的陽頂天和張無忌,其實很像水滸傳裡的晁蓋和宋江

晁蓋和宋江有很多交集,宋江一度還是晁蓋的小弟。而陽頂天和張無忌卻從未見過面,陽頂天死時,張無忌還未出生,所以他當然也無法想象張無忌治下的明教是怎樣的。但是,這並不妨礙我們把這兩對首腦放在一起對比。大部分人都更喜歡陽頂天的明教,和晁蓋的梁山,但每個人面對的局勢不同,每個人面臨的困難也不同,時代變遷,很多東西,之前是對的,之後未必還是對的,這種感受,也只有當事人是最清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