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战疫一线手记三八: 一夜长大,一夜成人

2020年3月28日星期六,农历三月初五

6时30分,武汉的轨道交通恢复运营1、2、3、4、6、7号六条线,这是一趟开往春天的地铁,给了武汉人无限的憧憬和希望。疫情全部解除之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会受到诸多的限制,与之前的便利快捷相比,不可同日而语。两车之间的发车间隙长达七八分钟,较之以前的两到三分钟的间隙,运力和可忍受度完全不能相提并论,而且每一条长登上,只能坐三个人,要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但这个标志性的事件依然受到众多新闻媒体的关注,拍下了第一辆列车进站的画面。至于何时完全解封,现在真的感觉到如同古语所言,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一直到今天,还有大量物资源源不断发往社区。今天的工作就是当好搬运工。这是一批由中国妇联、中国妇女儿童基金会、湖北省妇联送来的家庭健康关爱包。这批物资是由一辆大平板货车运到街道,再由社区的车辆再转运过来,每件物资差不多有30公斤左右,88箱。由街道运到社区一共用了三种车辆,一种是保运维的出租车,一种是街道所有的电动微型消防车,一种是人力的手推车。每辆车上只能运4-6箱,前前后后运了7回才运完。运到社区门口的卡点处,到社区办公室还有200米的距离,这段距离只能换交通工具了。是显示真正的技术的时候了,这段距离也用了三种交通工具,一种是手推车继续留用,一种是自行车,一种是社区工作人员自己的电动车。

最让人想不到的是,志愿者小姐姐一个个纤瘦高挑,结果一人推着一辆自行车,把装物资的大纸箱放在车把手行李筐处,看着随时都会掉下来的样子。周围一圈人都喊起来了,不行,不行,要摔坏的。结果小姐姐们一个个迈着轻盈的步伐,一个来回就把货物给搬运妥了,回来的时候,甚至连雨衣上的褶子都没有破坏。等全部搬完之后才发现,这批志愿者就是之前收割莴苣的同一组,难怪战斗力那么强悍。

社区的工作人员个个麻利,每人骑着自己的电动车,把大纸箱放在脚踏处,一次一箱这样来回倒腾,如同燕子衔食一样。其实,在整个疫情期间,她们都是这样以自己的平凡肩头筑起防控的第一道防线。就算4月8日武汉全城解封,别的人员可以哪里来哪里回,解散之后不见了,回来原来的工作岗位上去,但是她们可以吗?不行,也不能,作为疫情防控的最前线,社区后续的工作压力还是很大,防止社区感染重新抬头,防止外来输入,很多工作都是相当关键的。如果她们这里的第一道防线失守,第二波疫情高潮的到来,不是不可能。她们只是稍微可以喘一口气,然后接着继续她们几个月以来繁重而琐碎的工作。

终于看到一家很大的网红虾店打开了大门,大堂内灯光明媚,却没有一个店员,只有一位领班模样的人站在门口发愣。她一定在想,往年这个时候,店里早就员工满员了,今年只有自己一个人。往年员工再缺,只要在大门口贴一张A4打印纸就可以了,后面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应聘者涌入。今年,这张A4纸注定无处可贴,她也不知道该贴在哪里。

一位小朋友决定这几天把父亲去世的消息告诉母亲。听到她这样决定,我心里咯噔一下,她自己毕业没两年,真的还是个小朋友,处处都透着不可救药的卡哇伊,可能在家里估计也是个幸福的女儿,不会做饭,不做家务,幸福得一塌糊涂。一场疫情过后,她却要承受这么重的责任与担当,真是一夜长大,一夜成人。作为朋友,甚至都想不好安慰她的语言。其实,也没有任何语言可以去安慰她。任何设身处地的同情,都是虚伪和无力的。不是自己,感受就会绝然相异。更不能去询问个中的细节,任何一个细节的回问,都是粗暴的二次伤害。只可能尽量扯一些不相关的话题,让她的精力转移开来,才会有帮于她从中走出来,和母亲一起勇敢走过没有父亲的日子。但愿开往春天的地铁可以帮助她们走过这段阴霾的日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