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也沒有想到,當初李書福一個看似“異想天開”的構想——“我們要去買沃爾沃”,不僅改變了兩個汽車品牌的命運、建立了一個“商業帝國”,也開發了一種汽車工業發展的全新模式,甚至還讓更多的中國汽車品牌開始踏上國際化的道路。
而這一切,都要從10年前的3月28日那天說起。當天,在位於瑞典第二大城市哥德堡的沃爾沃公司總部,李書福與福特汽車公司首席財務官萊維斯·布思分別在收購文件上籤下了自己的名字。至此,這起被外界稱之為“蛇吞象”的收購大案,終於塵埃落定。
回望吉利併購沃爾沃的十年,“碩果累累”四字足以形容。而數字是最直接的體現:
在併購沃爾沃之前的那一年,吉利的年銷量僅為32萬輛,市場佔有率不到3%;如今,吉利已經連續多年保持了自主品牌第一的市場地位,市佔率超過6%。即便是在2019年市場整體步入“寒冬”的時候,依然完成了近140萬輛的銷售成績。
沃爾沃當然也不甘落後。通過十年的時間,其不僅產品相比以前更具競爭力,品牌也更有感染力,終端銷量更是從十年前的30萬輛,攀升至如今的超過70萬輛,在中國市場的銷量更是增長到了原來的5倍,市場佔有率也大幅提升。
另外還有數據顯示,這十年來,沃爾沃的市值翻了9倍,吉利的市值則增加了50倍。很顯然,這是一場雙贏。
01
為什麼是沃爾沃?
或許有人會疑惑,為什麼當初李書福會選擇沃爾沃?原因其實很簡單:李書福看中的,就是沃爾沃的技術。
作為一個“汽車狂人”,李書福清楚地知道,一家企業想要長久地走下去,就必須要有拿得出手的核心技術。而沃爾沃——這個已經擁有近百年造車歷史的汽車品牌,在發展過程中早已積累了大量的技術。倘若吉利與沃爾沃成功“結合”,那麼吉利就能夠從沃爾沃身上學到先進精湛的技術、製造理念以及管理經驗,而這些將會對吉利在技術、製造以及品牌價值的提升方面,帶來更多的可能性。
李書福的想法很快就得到了驗證。2016年,由沃爾沃主導、吉利參與,二者共同開發的全新中級車基礎模塊架構——CMA基礎模塊架構正式誕生。隨後,領克品牌也橫空出世。
作為由吉利汽車與沃爾沃汽車合資打造的新時代高端品牌,領克成立至今僅僅三年多的時間,累計銷量就已經突破26萬輛,踏出了品牌向上的重要一步。而無論是從銷量表現還是產品口碑上,都足以證明吉利與沃爾沃的這段“姻緣”,是值得被“祝福”的。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吉利併購沃爾沃,一開始是衝著沃爾沃的先進技術而推進的。但這整個過程中,吉利並沒有只顧著“拿來主義”,而是在這期間不斷地學習、創造,甚至是融合。
十年間,吉利一直在通過人才交流、技術合作的方式,將沃爾沃近百年的造車經驗與自身的實際相結合,揚長避短。從與沃爾沃共同建立中歐研發中心、CMA架構,到吉利推出自己的BMA架構,乃至後來建立自己的技術和研發體系,這些都是吉利能夠與沃爾沃共同成長、彼此成就的體現。
用李書福自己的話來說就是,通過併購,沃爾沃經歷了快速發展,已經成長為一家真正的全球型企業,而吉利則實現了人才和技術上的突破。
吉利併購沃爾沃的十年,成就的不僅僅是吉利和沃爾沃兩個品牌,在文化融合、價值整合、技術創新等層面,兩者都為整個汽車行業帶來了很多的驚喜。如果說過去的十年,是兩者奠定感情基礎、互相磨合的十年,那麼未來的十年、二十年甚至是更長的時間,吉利和沃爾沃的故事還會有哪些續集呢?
故事的結局或許我們還難以預測,但是全新十年的開端,一定是從吉沃重組整合開始的。
02
合併重組開啟全新“劇情”
今年2月10日,吉利和沃爾沃對外宣佈,雙方正在籌劃業務整合,從而組建一個更加強大的全球企業集團。重組後的新集團將通過香港和斯德哥爾摩對接國際資本市場,進一步引領行業變革。
李書福在此前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吉利與沃爾沃的這次重組整合,既是順雙方多年密切合作之“小勢”二位,也是應汽車行業整體變革突破之“大勢”而為。從其言語間不難看出,對於吉利和沃爾沃今後的發展,李書福既充滿信心,又寄予厚望。他希望的是,藉助這次合併重組,進一步提高吉沃的協同效率、推動吉利汽車走向全球化,同時推動沃爾沃汽車進一步發展。
此前,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常務理事賈新光在接受《一品汽車》採訪時也曾表示,吉沃的重組整合將促進雙方汽車業務更深層的合併。
“之前吉利和沃爾沃發佈公告稱將合併旗下的發動機業務,如今的合併或許是在此之下進行更深層次的合作,將汽車業務合併在一起,共享新平臺、公共採購來節省成本,甚至在全球市場採用聯合銷售的策略。”賈新光表示,“這無疑可以做好資源優化配置,更好的發揮協同效應。”
十年前,吉利收購沃爾沃,由此改寫了全球汽車市場的格局,也拉開了中國車企參與全球競爭的序幕;十年後,站在“新四化”的時代關口,吉利又啟動了與沃爾沃的重組整合。這種嘗試也好,基於成功經驗上的勇敢實踐也罷,或許還將帶領中國品牌走入下一個全新的汽車時代。
總之,吉利與沃爾沃的故事未完待續……我們繼續期待後面的精彩。
一品解讀丨技術貼:關於機油問題,你需要了解的幾個常識
一品重磅|持續投入+創新佈局,助力寶馬集團引領豪華車發展
一品視野|特斯拉罪與罰:逃不脫的規模化“陷阱”
一品速遞|比亞迪成立弗迪公司,兌現e平臺開放共享承諾
閱讀更多 一品汽車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