羨慕“別人家的孩子”嗎,怎麼才能養成聰明寶寶呢?

在我們周圍,經常會出現“別人家的孩子”。甚至會在網絡上看到各種各樣的“神童”,小小年紀,就能站在大舞臺與成年人比賽,這些孩子是鄰居口中、老師眼裡的聰明孩子,是家人引以為傲的孩子,以至於我們開始羨慕起別人家的孩子,嘴上說著“不要比較”,實際上也會忍不住拿自己家的孩子與之相比。

還記得在寶寶七八個月的時候,我家姥太就一直在我耳邊說“別人家的孩子”都會叫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了,也才七八個月,還是個女寶寶呢!然後就開始擔心自己的重孫子怎麼還不會叫人。然而我並不著急,我是一個佛系媽媽,對於孩子的身體發育以及語言能力,我選擇順其自然,不會說話,並不代表寶寶不夠聰明

羨慕“別人家的孩子”嗎,怎麼才能養成聰明寶寶呢?



在成年人的眼中,那些聰明的孩子都具有哪些特徵呢?

1. 說話早:有的寶寶在七八個月就開始咿呀學語,一週歲就能簡單的說一些詞語,簡單的句子,甚至會認出26個英文字母;

2. 記憶力好:大人教過的知識等,寶寶跟著學習幾次就能完全記住;

3. 理解能力強:很多事情,很多知識無需大人過多解釋,就能明白。比如大人買回來一本繪本,給寶寶講了一遍,就能明白繪本中的內容所表達的含義;

4. 獨立有主見:3歲的孩子已經有自己的想法,當寶寶遇到困難時,他會自己想辦法去解決,而不是依賴大人;與大人交流時,會表達出自己的想法;

我家那個七八個月還不會說話的寶寶現如今已經長成4歲的小男孩了,他的語言表達能力非常棒,詞彙量也掌握了很多,甚至做英語啟蒙時,不用大人教,他聽了英文兒歌學習一遍,就能說出完整的英文短句。

羨慕“別人家的孩子”嗎,怎麼才能養成聰明寶寶呢?



所以不用羨慕 “別人家的孩子”,謹記以下這幾點,你也可以養成一個聰明的孩子。

一、重視早教教育

俗話說“嬰兒階段是早教的最好時期”,懷孕期間可以做好胎教,寶寶出生後,可以循序漸進的給寶寶做早教啟蒙,例如視覺訓練,大動作訓練,語言訓練等等,在嬰兒時期打好各類基礎,培養良好行為習慣等,對寶寶長大後的生活與發展有一定好處

二、自由與獨立

不要禁錮寶寶,不要將自己的想法強加於寶寶身上,適當放鬆,給寶寶自由的空間,獨立的空間,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很重要。我之前對寶寶的學習非常嚴厲,可以稱為“虎媽”,但寶寶非常不願意去學習,就算逼著學習了也不在狀態。後來我調整了方式方法,不再緊逼孩子學習,給他足夠放鬆的時間,我發現寶寶開始主動要求學習,完成效果也是非常好。所以

給孩子自由與獨立,寶寶快樂了,會更願意去學習

三、親子陪伴

很多父母由於工作繁忙,很容易忽視了寶寶的日常生活與學習方面出現的問題。給孩子更多的親子陪伴更易促進家庭合睦,而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是寶寶性格養成的重要因素。我平時帶寶寶的方法就是做親子活動,比如親子閱讀、親子游戲等等,與寶寶一起成長,共同學習,融入寶寶的世界,瞭解寶寶的想法,且給寶寶更多的陪伴與關心,家長還可以從中發現寶寶的不足,幫助寶寶彌補不足之處。

羨慕“別人家的孩子”嗎,怎麼才能養成聰明寶寶呢?


沒有天生的聰明寶寶,“別人家的孩子”也是通過自己不斷的努力以及家長的支持與陪伴下才會成長的如此厲害。選擇好方式方法,普通孩子也能養成聰明寶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