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武清:軌道交通助力通武廊區域協調發展


天津武清:軌道交通助力通武廊區域協調發展


1


京津走廊區域交通分析


武清區地理位置


武清區在天津市各區中,處於京津冀三省市的交界部位,京津兩市的對沖軸線上,位於京津冀都市圈中心位置、城區距北京市區71公里、首都機場90公里、北京新機場60公里,距雄安新區100公里,距天津市區25公里、天津港71公里、天津濱海國際機場35公里。區域總面積1574平方公里,轄5個街道、24個鎮,截至2017年底,武清全區常住人口95.04萬人(圖1)


天津武清:軌道交通助力通武廊區域協調發展

武清區地理位置圖(圖1)


京津間交通走廊現狀


武清區位於京津走廊上,該走廊上有京津塘高速公路、京滬高速公路、京津高速公路、京津公路通過,同時有京津城際鐵路、京滬高速鐵路通過,其中京津城際鐵路在楊村設武清車站(圖2)。


天津武清:軌道交通助力通武廊區域協調發展


交通特點分析


通過式交通特點明顯,京津城際鐵路在武清設有唯一經停站,日停靠車次23對,到北京用時僅24分鐘,到天津用時15分鐘,實現京津半小時通達。高速公路以機動車為主要服務對象,能源消耗大,對環境影響大,運輸效率低。缺少大容量、中高速的公共交通方式和交通線路,對區域的帶動作用不強。


2

京津冀協調發展的內在要求


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新要求


根據《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未來北京城市建設要重點抓好非首都功能疏解和承接工作,推動京津保地區率先聯動發展,增強輻射帶動能力。推進京津雙城功能一體、服務聯動,引導京津走廊地帶新城和重點功能區協同發展;強化京津聯動,全方位拓展合作廣度和深度,實現同城化發展(圖3)。


天津武清:軌道交通助力通武廊區域協調發展

(圖3)


京津公路是連接通武廊小城鎮發展的黃金通道


堅持區域一體、協同發展的原則,謀求城鎮體系、區域空間、重大基礎設施的協同發展與佈局。京津公路連接北京市通州城市副中心、武清城區和天津市中心城區,該走廊上連接有北京市潞城鎮、郭縣鎮,河北省廊坊市安平鎮,天津市武清區河西務鎮、大孟莊鎮、南蔡村鎮、下朱莊街道等小城鎮。在京津冀協調發展的大背景下,為該區域的發展創造了難得的歷史機遇(圖4)。


天津武清:軌道交通助力通武廊區域協調發展


3

通武廊軌道交通建設


長三角城市間軌道交通的互聯互通


上海地鐵11號線支線呈“西北-東南”走向,支線西起江蘇省崑山市花橋站,終點止於浦東新區迪士尼站。上海地鐵11號線全長82.4千米,是世界上最長的地鐵線路(不包括日本等發達國家的“通勤鐵路”),是中國第一條跨省地鐵線路。市域1號線連接蘇州市與崑山市,起點與蘇州軌道交通3號線夷亭路站銜接,終點與上海地鐵11號線花橋站換乘,線路全長41.4公里(圖5、圖6)。


天津武清:軌道交通助力通武廊區域協調發展


武清區和崑山市分別位於京津冀和長三角國家經濟帶緊鄰中心城市的要衝地位,地域面積、人口和地區生產總值均有一定的可比性,但是軌道交通建設的滯後是經濟發展的重要短板(表1)。


天津武清:軌道交通助力通武廊區域協調發展


北京市和天津市軌道交通建設為為京津走廊軌道交通發展創造條件


北京地鐵八通線、亦莊線、6號線、8號線均已建成通車,延申到北京東六環附近,天津地鐵5號線已經建成,延申到天津外環北路以外,天津地鐵4號線正在建設之中,也將延申至天津外環北路以外,為兩地間軌道交通的互聯互通創造了條件(圖7、圖8)。


天津武清:軌道交通助力通武廊區域協調發展

天津武清:軌道交通助力通武廊區域協調發展


建議建設連接京津的軌道交通線路


建議建設北接北京地鐵八通線土橋站,南至天津地鐵5號線北辰科技園北站

的地鐵線路,線路大體沿京津公路敷設,全長約82公里,建議在武清城區段段採用地下方案,其餘路段可採用高架形式(圖9)。


天津武清:軌道交通助力通武廊區域協調發展


4

循優的綠色交通模式


發展大容量、中高速的公共交通

選擇京津公路沿線作為軌道交通線路的必要性


京津公路歷史上就是天津和北京之間傳統的連接通道,經過多年的發展,沿線形成許多重要的小城鎮,京津公路是連接天津中心城區——武清城區——通州最為便捷的一級幹線公路,同時途經廊坊市香河縣安平鎮,一路連三地。對於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帶動通武廊地區小城鎮發展,京津公路沿線將有巨大的發展空間。


改變交通出行方式,發展大容量的公共交通


京津公路是長期以來,交通流量大,沿線交叉路口多,行車束度較慢,為改變這種局面,在京津公路沿線開闢新的軌道交通線路,可以提升公共交通出行比例、出行品質、實現綠色出行、智慧出行、平安出行。《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提出小客車出行比例和車均出行強度到2035年降幅不小於30%,在京津走廊上規劃建設軌道交通是實現上述目標的有力舉措。


適應環境約束條件,發展節能減排的綠色交通


京津冀地區協調發展,應該走出一條綠色、生態、環保可持續的發展模式,從交通規劃上應大力提倡環境清潔無汙染的軌道交通,在交通出行模式上適當降低機動車出行總量,減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是環境約束條件的要求(表2)。


天津武清:軌道交通助力通武廊區域協調發展


軌道上的京津冀一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

現階段交通短板制約京津冀同城化發展


白領小劉在北京通州區大唐高新技術創業園工作,家住在武清區東籬庭院十九英里小區,目前由於沒有軌道交通線路,每天自駕車通勤,考慮的行程時間、收費等因素,小劉選擇的自駕車線路每天車程62公里,單程收費10元,用時1小時32分鐘(圖10)。


天津武清:軌道交通助力通武廊區域協調發展


建議沿京津公路建設軌道交通,節約出行時間,

降低出行成本


京津冀協同發展一個重要成果就是交通上的同城化,改變傳統的時空觀念,節約時間成本。如果在沿京津公路修建南接天津也鐵5號線北辰科技園站,北接北京八通線通州土橋站的軌道交通線,小劉由位於武清的家至位於通州的工作單位單程行程時間將縮短至50分鐘左右,通勤費用約10元(圖11)。


天津武清:軌道交通助力通武廊區域協調發展


經濟效益分析


交通上的同城化帶來的一大優勢是時空距離的縮短,對於小劉來說,如在通州購房置地,現階段房屋均價為4萬至5萬元/平方米,而天津武清現階段房屋均價為1萬至2萬元/平方米。計算軌道交通出行的總成本每天單程要比自駕車出行節約34.3元,以每個月工作22天計,每月節約費用約1509.2元,再考慮到軌道交通比自駕車單程節省約40分鐘車程,從經濟效益分析,軌道上的京津冀是未來發展的趨勢(表3)。


天津武清:軌道交通助力通武廊區域協調發展


更多精彩推薦,請關注京津大視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