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羅永浩也談直播帶貨套路,一二三四換個姿勢,二二三四再來一次

引子:今天,我看到微博知名博主龔文祥發微博稱,羅永浩首次直播要賣小龍蝦。嗚呼,這些消息真真假假,表面上看,是流量惹的禍,實則是禁不住流量蠱惑的人心啊,用所能企及的機會做最大化的曝光,看似加大了話題,實則信息過多,容易傷害當事人品牌,讓人生厭。

先不談消息真假,單憑已經確定的羅永浩首播將放在抖音,這已經足夠讓筆者自豪一番,早在羅永浩宣佈復出做直播消息的第二天,筆者的文章“羅永浩做直播早有跡象,他將和這個品牌合作”,通過分析,已準確預測出他將在抖音開直播,這剩下的“一隻靴子”,首播到底賣不賣小米,且等4月1日開播再看準確與否。

談羅永浩也談直播帶貨套路,一二三四換個姿勢,二二三四再來一次

相信隨著羅永浩踏入“直播帶貨”這個行當的事件發生,將會加速直播帶貨這個新生事物在大眾心目中的普及。也會催化更多的企業家、員工加入直播隊伍中。

鑑於此,筆者結合當前直播帶貨的現象,還有多少個夜晚嘔心瀝血的文字總結,給大家簡單分享下直播帶貨的那些套路。

01做足準備,提前預熱

製造話題,提前預熱

直播的內容越重要,預熱需要配合的“套路”就越多,無論是從時間上還是從外部資源的協調上,也會隨之變化。例如這次羅永浩要做直播,因為這也是他踏入直播帶貨行業的處女秀,從宣佈到直播開始,歷時近15天。

3月18日,羅永浩通過個人微博曝光,他要做直播帶貨。作為連續創業者,作為第一代國內十大網紅人物,這個話題迅速被大眾推上熱點。

其中他製造了不少懸念,賣什麼產品,在哪個平臺直播,同時也延伸出來不少的話題,他做直播到底能不能成功,這些年他做過的那些“事”等話題持續曝光,吸引大家眼球。

3月21日,通過微博知名互聯網博主“互聯網的那點事”宣稱,其和淘寶開展直播合作,羅永浩將與淘寶合作開公司。同時還有消息傳出,淘寶為了這次合作,付出了8000萬元人民幣。由於合作金額過高,迅速引起大家討論。

3月25日,以“羅永浩”命名的抖音賬號在抖音開通,非正式宣告羅永浩與抖音的合作,同時還傳出“快手和抖音爭奪羅永浩失利”等消息的相關文章,雖然隨後被快手闢謠,但這也是一次成功的借勢預熱營銷。

談羅永浩也談直播帶貨套路,一二三四換個姿勢,二二三四再來一次

3月27日,羅永浩通過微博正式宣告其與抖音合作,並再次引發熱議。知名微博達人龔文祥微博微博推文調研,如果羅永浩賣小龍蝦會怎樣?掀起了羅永浩可能要賣小龍蝦的傳聞,再次讓大家猜測(包括我等吃瓜群眾)。然而到底賣什麼,懸念仍然留給大家。

今天是3月28日,距離羅永浩正式開播還有兩天的時間,預計按照預熱的套路,他應該在明後天和他已經確定了的服務對象進行互動,通過雙方互動,將服務對象的潛在粉絲/用戶群拉入到直播間,和羅老師合力營造直播火熱氛圍。

從事件發起到如今,羅永浩完美策劃了直播預熱活動,並很好地藉助個人影響力,來放大消息的曝光度。

俗話說,未雨綢繆,活動預熱的成功與否將直接決定正式活動的成功與否。那麼,對於普通的中小企業主或直播主而言,如果媒體、話題曝光相對較少,可以借用自己的私域流量,做好提前預告、合作對象的互動、合作平臺的互動及禮品或促銷承諾等預先熱場,形成氣氛。

02黏住客戶,越“痛”越“黏”

成功的預熱很有必要,那是關鍵工作,但要想做好直播,也只是開始。直播帶貨不僅涉及舞臺表演學,還涉及營銷學。帶上腳本,開始您的表演。

首先是黏住客戶,筆者這裡重要強調一點,就是學會講“痛”故事。

學會講“痛”故事

一般的直播,直播主可以單純的和粉絲們聊天。但直播帶貨,就必須要有較強的成交目標性,要能結合產品特點和粉絲們“聊天”。

比如要帶的貨關於祛斑的,就要先和粉絲們分享臉上長斑的痛苦;

要帶減肥的,就要和粉絲們分享由於肥胖所帶來的問題;

要賣不粘鍋的,就要和粉絲們分享用普通鍋炒菜時洗鍋的痛苦。

拋出問題,但不輕易給出解決方案

這個環節是拋出問題,但不解決問題。黏住客戶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有客戶的痛點,但不輕易拋出解決方案,那樣太輕鬆了,直播的產品需要“千呼萬喚始出來”,需做足鋪墊功夫。

前期講的問題令粉絲們越痛,就越容易引發討論,粉絲們就越不容易離開。

這就好像前些年講成功學的那幫人,為了讓他兜售的理念有價值,他一定要製造一個苦難的童年/少年生活。然後,經過某某指點或自己由於某個機緣的學習。最終,有一番成就,當他們說到這裡,這個時候,抖出他的商品,就顯得尤為珍貴。

金庸的小說裡也經常有這樣的情節,主人公九死一生,開始縱然與仇人血海深仇但沒有本事,怎麼辦?勾起讀者興趣,然後筆鋒一轉,主人公掉入峽谷,巧有奇遇,學得一身武功。

這個鋪墊可以叫做建立“血海深仇”,當我沒有這個產品時,我會有多麼痛苦。

03深挖痛點,亮出產品

當大家還沉浸在痛苦中時,這個時候,主播就要告訴大家,所有的世人都有這個痛苦,而廠家也有。但廠家是聰明的,它為了解決這個痛苦,經過九九八十一難,最終研發出了今天要給大家帶貨的商品。

繼續深挖,現身說法引出產品

這個時候,先不講商品,繼續舉例子。這時,要舉使用了這款產品的案例。


談羅永浩也談直播帶貨套路,一二三四換個姿勢,二二三四再來一次

相對真實一點的,可以是直播主自己,也可以是身邊的助理,比如李佳琦賣口紅,他總是要自己體驗,用了產品,給到大家是嶄新的他。做面霜的直播主,也總是強調,她一直在使用,所以有了鏡頭前面曼妙肌膚。

這時,直播帶貨要向微商從業者學習,當然,當下很多做的不錯的直播主,也都是微商從業者,在這塊,可謂是駕輕就熟。

要把自己當作體驗商品帶來好處的正面教材。這個過程就是產品體驗的過程,結果就擺在您面前。

巧用專家、消費者之口,帶出商品使用功效

直播帶貨除了直播主親身體驗帶貨之外,還可以有兩類人群經常被利用:專家或消費者,有專家的介入,可以帶來產品的權威性,從這一點來講,電視購物往往是直播帶貨的鼻祖。

消費者的介入,他是直播主體驗的迭代,他可以給粉絲們帶來更像真實的案例,讓案例更豐富,更有場景感。往往消費者他就是一個素人,他的現身說法往往讓粉絲們的頭腦變成沒有籬笆的院子。

深挖痛點,無論通過舉例子、專家說還是消費者現身說法,其中哪個環節都可以適時亮出產品,通過體驗過程中說出產品的特點。

當然在一場直播中,舉例子、專家說、消費者說等,不一定要全用到,可以選擇使用,保證讓粉絲們不僅看到一個真實的過程,更重要是對其原有知識的重構、“洗腦”。讓大家有一個思想上的共鳴、消費觀的協同。我有這個痛點/癢點,和我一樣的人,用了這個產品,效果很好,我為什麼不試一試呢?

這個階段再套用武俠小說套路,可以叫做“少俠進直播間,習得秘笈,下山復仇”

04緊張氣氛,促成下單

所有商品的銷售,在未成交之前,都在在為成交做準備工作,成交之前的臨門一腳至關重要,這也是距離商品變現最近的一個環節。

製造緊張氣氛

在這個環節,一般強調的是醞釀緊張的氣氛,背景音樂開始變快,主播說話語氣也不再是講故事時候的平緩,變得緊湊且高昂。


談羅永浩也談直播帶貨套路,一二三四換個姿勢,二二三四再來一次

在這一點上,抖音直播帶貨一哥李佳琦就做的非常好。一些緊張的詞語也脫口而出,這是他的口頭禪,更重要的是成交法寶。這個階段也考驗主播的激情和嗓門,來看一看帶貨一哥的口頭禪:

“Oh my god”、“買它買它買它”

所有女生,所有女生,聽我的一定要買到它!321!來!好,沒了”

“全網最低價,李佳琦自己都在用,所有女生,買它!”

“這個原價XXX元,佳琦直播間只要XXX元,然後還會送你一個、兩個、三個、四個、五個、 六個、七個……備註李佳琦的名字,還額外贈送一個 兩個..”

“沒了,真的沒了,來,下一個,我告訴你們,這個真的全要瘋了,原價XXX元,只要XXX元,買50ml送56ml”

“養兒不防老!防曬才防老!這個防曬,買它!”

……

通過以上的羅列,我們就知道除了語氣、言語上的促成,這個時候重要的道具還包括道具,我們簡單總結以下:

1、禮品

買手機送充電寶,買化妝品套裝送試用裝,買大送小,買多送少,總之,這個階段,就一個字“送”,拿捏氣氛,持續成交。

2、限時折扣

限時折扣,做直播開場的時候,就讓消費者知道,直播間的產品價格物超所值,這個時候再放價格大招,再打一個折扣,價格低到你都開始懷疑人生,都擔心廠家到底要虧多少。

當然,這個折扣是限時的,為什麼是限時的,直播間已經有999個理由等著您,現在折扣沒商量,過了這個村沒這個店。這個時候,你不想買都不可能。

3、增值服務

這也是優惠的一種。凡是不容易用價格來衡量的往往都可以歸納到這裡,比如你現在購買了產品,就可以加直播主的微信,私人聊天。比如,你購買了產品,就可以變為直播間的尊貴會員,享受和別人不一樣的服務。等等不一。

4、有限名額

顧名思義,享受某種優惠服務的名額是有額度的。有的時候,這更容易造成緊張的氣氛,比如逢某個順序號碼優惠,前多少名優惠,等等。

有得粉絲們評價進李佳琦的直播間,就好像進入了春晚的跨年讀秒時刻。

5、定時或不定時抽獎

直播主可以訂參與到直播間的人員為範圍進行抽獎,也可以只針對購買商品的人員進行抽獎,制定門檻,刺激購買。

這個階段最後再套用武俠小說套路,可以叫做“少俠買得產品,心滿意足,憧憬未來”

以上這些促成交易的時間不宜過長,大概佔到整體時間的1/3,然後再恢復到黏住觀眾的相對緩和的狀態,再繼續挖痛點,再來一波。

直播帶貨大概分為以上四個部分,預熱之後,進入直播間的操作,這裡分成三個部分,第一遍按腳本走完,後面可針對具體環境直播主自由發揮控制。

這裡,我把直播帶貨現場環節總結為“腳本套路操作,遞進重複演習”。也可以叫它:一二三四,換個姿勢,二二三四,再來一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