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萬英國小留學生暴露的教育問題

1.5萬英國小留學生是對中國基礎教育的否定。


據悉,中國在英國有大約1.5萬小留學生,英國是有中國小留學生最多的國家。這些小留學生的年齡跨度在10—17歲,平均年齡在14歲左右。


如此小的年紀,父母卻送至萬里之外,遠離家鄉奔赴國外,更有忍受思念之苦者,亦決然送孩子去受英國教育。無可爭議,這是對我國基礎教育的否定。他們不相信九年義務教育,不相信高考,認為我國基礎教育遠遠落後英國等國外教育。


1.5萬英國小留學生暴露的教育問題


“166個家庭申請中國政府包機接回。”

高知識分子的悲哀。這其中的166個家庭我敢打賭沒有“官宦之家”。說這1.5萬小留學生沒有官二代?我顯然是不會相信的。但是,在這次疫情肆虐之下,民眾高度敏感的時期(畢竟閉關兩個月不是開玩笑的),這166個家庭的孩子,如果暴露出有“官二代”,那啥也不說了,民眾的唾沫就足以淹死他們不止一次了。沒有官二代,那還剩下什麼人呢?中國的高知識分子及部分富人,為什麼說部分富人,因為有部分極富的人根本不需要去操心,人家有自己的辦法。在一票難求的當下,這其中最慘的,就是高知識分子家庭,想去陪著孩子呢,交通受限,想接回孩子呢,資金受限。當然,排除掉有灰色收入的一部分人,“他們一點不窮”。

1.5萬英國小留學生暴露的教育問題



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

狹義的說法,中國的教育可以稱為“應試教育”,而西方倡導“素質教育”。人才培養問題,絕不不僅僅是基礎教育問題,而是後面的應試教育問題。中國應試教育模式被嗤之以鼻,最關鍵問題是毫無止境的洗腦,缺乏創新的思維,喪失民主的思想。在這次爆發的疫情下,上流社會對教育的認知將引領普通民眾的認知。

1.5萬英國小留學生暴露的教育問題



“包機”事件後,我們才知道,原來那麼多人把孩子從小學就送到國外。這樣一來,相信對於普通百姓來說,但凡將來有條件,都會把寶貝孩子送西方接受素質教育的!有前例嘛,沒看官二代家庭,富二代家庭,還有高知識分子家庭,都投入了國外教育的懷抱。這些孩子長大後,還會回來嗎?會是中國國籍嗎?會是中國人嗎?會為中國的科研盡一份力嗎?會報效祖國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