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可不可以吼孩子?

一隻考拉一隻殼


哪種情況下你被父母吼了,或者你吼了孩子,結果是有益的?

個人認為,在孩子做危險事情時候,吼了甚至打了,都是有益的。

現在家長們的壓力很大,在工作和孩子學習上,承擔的責任都很重,我們是說不打不罵孩子,但是誰能控制的住,不然也不會出現這個提問了,哈哈。

那因為學習都能雞飛狗跳了,當做危險事情的時候,你只說,並沒什麼用。

比如小孩調皮去碰差點板、去碰熱水壺,你還是好好跟他講,會燙傷的,會觸電的,他能懂嗎?這時候吼,或者打一頓,我覺得也未嘗不可,讓他知道燙傷,遠比媽媽打屁股,要疼一百倍。

涉及到孩子安全的事情,刻骨銘心的經歷,還是很有用的。

哪種情況下你被父母吼了,或者你吼了孩子,讓你十分後悔?

個人認為,在委屈了孩子時候,家長吼了,會十分後悔。

其實肯定有很多時候,我們吼了都會後悔的,畢竟事後想想,都覺得後悔對孩子那麼兇,甚至都要流眼淚。

但我覺得如果錯怪了孩子,還吼了的話,肯定會更加後悔。

比如大寶和二寶在一起玩,你突然聽到二寶哭聲,發現二寶從椅子上掉下來了。你立即吼大寶:你怎麼不看好弟弟?不是讓你不許他爬到椅子上嗎?

但可能大寶也阻止了弟弟,可是弟弟調皮不聽啊!

這怪大寶什麼事,他肯定特別委屈。

而你冷靜之後,晚上睡前和大寶聊天,才知道白天的事情。

這時候你肯定是否後悔白天吼了吧。

一個沒結婚的人回答這問題,情何以堪,給個贊吧。


餘生安


不可以吼孩子,咱們也都是從小時候過來的,玩皮和惡作劇是孩子的天性。儘量用春風化雨般地耐心說服教育。當然如果孩子犯了原則性錯誤,比如小偷小摸,是需要嚴厲懲罰的,甚至應該體罰,讓孩子講點記性。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曾經寫過一篇故事,叫《黔之驢》。

說貴州這個地方本來沒有驢子,有好事的人用船載入一頭驢,被老虎發現了,老虎遠遠的看去,是一個龐然大物,以為是神,害怕的不得了。有一天,驢子突然大叫一聲,老虎就以為它要吃自己,嚇得遠遠的跑開了。可是,後來老虎又回來,發現驢子沒有什麼異常的。於是老虎漸漸的靠近驢子,逐漸適應了它的叫聲,慢慢對驢子不再莊重。後來驢子發怒了,用蹄子踢老虎,老虎認為驢子沒有什麼特殊本領,就跳起來,把驢子吃掉了。

這個故事中,你看一下驢子聲音很大,老虎開始是怕它的。可是呢,後來老虎習慣了它的叫聲,就再也不怕它,就敢冒犯它,衝撞它,最後竟然吃掉了它。

那麼,我們在和孩子相處的過程當中,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可不可以大喊大叫大吼呢?吼了之後,結果會是怎麼樣呢?從上述故事,其實可以受到啟發。開始吼,孩子可能會是有效的。第一次還是很害怕,可是慢慢的再去吼的時候,孩子認為你只有這招,她就再也不怕你了,習以為常了。後面他就可以冒犯你,頂撞你,不少家長大喊大叫大吼,教育孩子最終的結果,都和故事中的驢子一樣,是一個悲劇的結局。

我們中國式家長的教育,大都要讓孩子聽自己的話,不允許孩子有自己的想法。稍不如意,便大喊大叫大吼,那麼這樣的孩子,最容易養成逆反的習慣和心理。你的吼聲越大,孩子的反彈越厲害。而且孩子也會把吼作為工具,運用到他的生活當中去,你的榜樣會讓他在生活中加以強化,遇到不滿意,他也只會大吼大叫,而不會想辦法解決問題。所以這就是在這種家庭當中,為什麼總是雞飛狗跳的原因所在。

那麼,家庭教育中應該如何和孩子相處,如何科學教育孩子呢?

我覺得一下幾點要注意:

1,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所有的事情都要制定規則,大家都統一遵守,不能只讓孩子遵守,而自己可以逾越。誰僭越了就要付出代價。

2,愛,是最美的花朵。要讓孩子感受到愛,家長必須給她溫暖,給她陽光,讓他們在愛的和諧氛圍中成長。

3,遇到事情,冷靜三分鐘。給自己三分鐘的思考時間,想出對策,能更好的把事情處理好,而不是簡單粗暴的大吼大叫。同時也給孩子三分鐘,冷靜的時間讓他思考自己究竟哪地方做的不好,以便改正。

4,選擇恰當的教育時機。方法有效,事半功倍;時機得當,功效翻番。要保證對孩子的教育是有效交流,你的話,孩子能夠接受和吸收,那樣才可以保證孩子朝著你想象的方向發展。


雪地紅狐


心平氣和教孩子

面對孩子的缺點和不足,我們當家長的在關健時刻關健節點上要及時糾正,且不可大吼大叫,將生活中的所有怨氣發到孩子身上,而應勇敢地俯下身來,平心靜氣地和孩子交流。你可以在批評或教育孩子前,先讚美一下孩子近期好的表現,然後話鋒一轉,指出孩子的錯誤與不足。這樣,孩子是樂於接受的,下次孩子可能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

如果你讓孩子在課餘時間做家務,孩子又懶得動身,你千萬別說:“孩子,快來幫媽媽拖地板,1、2、3、4、還沒等孩子反應過來,就對孩子大吼大叫:你是聾子還是瞎子,我讓你拖個地板,你就給死人一樣半天不動,氣死我了!

作為家長,如果因某些原因經常對孩子大吼大叫。這個時候,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會因為遇到小事情小麻煩也對你吼叫不止。對此,聰明的媽媽定會這樣對孩子說:“好兒子,媽媽注意到,你最近無論是在學習方面還是在體育方面表現地都很優秀,今天媽媽有點累了,你幫媽媽拖下地板好不好?”

聰明的媽媽沒有多數媽媽一樣,在孩子面前顯示強勢,而是俯下身來和孩子交朋友,採用詢問商討的口吻和孩子交流,此刻孩子就算不是心甘情願,也難以拒絕。

教育是一門科學,沒有半點虛假與驕傲,作為孩子的家長和孩子相處,且不可因一時性急而對孩子大吼大叫,而是勇敢地俯下身來,和孩子心平氣和交流談心。請牢記關健的臺詞:如果大吼大叫能解決問題,那麼驢早已統治了整個世界。



為了天邊那朵雲


不可以:

1.家長會嚇著孩子

孩子畢竟沒有心理準備,突然聽到吼聲,會被嚇到。恐傷腎,對於孩子的身體不利。

我妹妹的兒子本來不尿褲子,可是,有段時間,他就是要尿溼褲子,一天要捱打多次,後來不得不去看醫生。醫生說,是孩子故意的。

我妹妹,這才意識到她把孩子打傷了,嚇著了。她只能學著控制自己的脾氣,慢慢地,她變溫柔了,不打不吼,孩子也好了。

2.家長會容易失控

吼的次數多了,情緒會失控。

某本心理學書籍上說,壞情緒會上癮,一旦上癮壞情緒,很難走出來。

最好在想要吼孩子的時候,剋制自己,先處理自己的心情,平靜下來再說。

當家長自己心情如水,這種寧靜致遠的好品質孩子會有感覺,也會在潛意識裡生根發芽。

家長情緒穩定,孩子也不會情緒焦慮。

給孩子一個好情緒好性格,這是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家長情緒不失控,孩子也不會出現情緒失控。

3.孩子會受刺激,情緒緊張

家長是孩子的天,試著想一想,假如天空陰霾,人的心情會怎樣?

煩躁,抑鬱!

假如天空晴朗,萬里無雲,人的心情如何?

明朗,開心,喜氣洋洋!

家長一聲吼,孩子一生氣,事情往往會變得複雜了,會做的題目也不會了,因為被吼的心情不好,整個人也不好了!

一旦吼一次,還會吼多次,孩子的情緒緊張,此起彼伏,不利於孩子身心健康,不可取。

有人說,方法總比問題多。

不吼不打,教子有方,家長智慧,孩子也智慧,如果家長吼,孩子有樣學樣也會吼。

不如不吼,選擇不吼,更好的選擇就有機會出現,智慧教子就有機會誕生!


情感勵志外星人


其實不管是吼孩子還是憤怒的對待別人,都是自身能力不夠好的表現。

在網課期間,許多家長抱怨和無奈,甚至推脫到老師,這時可以發現原來家長吼就可以,老師批評就不可以,但兩者都是為了孩子更好的成長。

家長可以學習一些專業的教育知識,說的是學習而不是看過後粗略的認同“嗯,老師說得對,贊同老師的觀點……”

家長要切身的用到教育孩子當中,並且不需要急於求成,要循序漸進,孩子在學習成長的過程中,家長自身也要學習成長。

這樣兩者就會多出交流的時間和問題,從而躲開一些吼罵行為。





小教育者


家長一般情況下是不可以吼孩子的。因為吼叫是一種情緒化的行為,是和理性教育相反的方式。而且常常大吼大叫形成了習慣,會潛移默化影響孩子暴躁易怒性格的形成。注意:性格也會有遺傳的。


反彈琵琶有妙音


家長當然可以吼孩子了,因為家長是孩子的監護人,對孩子進行基本的管理和教育是家長作為監護人的基本權利。不過教育、管理孩子的方法有很多,吼只是其中的一種方式而已。

經常對孩子大吼很容易導致孩子也以同樣的方式來發洩自己的情緒。大吼一般帶著強烈的負面情感,孩子通常只是感受到父母對他的憤怒、失望,甚至羞辱。用這樣的方式一般無法正確的告訴他們,父母的期望是什麼。相反,孩子也會用同樣的方法來表達他們的憤怒、失望、羞辱等負面情緒。就像我們情緒糟糕的時候一樣往往最衝動,最不適合做決定。

經常被吼的孩子會因為害怕父母的責罵而減少探索,不敢輕易嘗試。當他想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就會第一個想到父母的反應,可能會吼他,那麼他寧可不做,也不想被父母斥責。因此,經常對孩子大吼,會降低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不敢輕易嘗試新鮮的事物,亦或是因為怕大人吼就偷偷摸摸做父母可能不讓他做的事。

吼孩子是不得已而用的手段。比如孩子觸犯家長的底線的時候,家長可以有吼的方式對孩子進行教育,比如在緊急情況下。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家長教育孩子的最好方式就是示範,所以一定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剋制自己的行為,不要把孩子作為發洩情緒的對象,嚴格要求自己,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心平氣和的處理孩子成長路上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