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旗飄揚 先鋒有我(十一)將價值引領融入課堂教學的探索者

一顆土豆,可以發芽腐爛,也可成美味佳餚,關鍵在廚師;一棵樹木,可以枯朽成灰,也可成大廈棟梁,關鍵在園丁;而一個孩子,可以為社會秩序的破壞者,也可成人類文明的推動者,關鍵在教師,所以有人說:“為師者,當一半匠心,一半詩心。有詩心,方能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有匠心,方能踐行理想、立德樹人。”我們身邊就有許許多多這樣以詩心匠意教書育人的優秀教師,應用外語系黨總支部黨員、公共外語教研室青年教師辛霏便是其中之一。

抗疫教學兩不誤 培育愛國情懷

2020年春節剛過,學生玩耍的心還沒等收回,就遭遇了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而疫情帶來的恐慌還沒等平復,陌生的線上學習又迎面而來——怎麼學?學什麼?能學好嗎?學生的心中充滿疑慮。面對學生這些複雜的情緒,為了讓他們儘快進入學習狀態並儘快適應新的學習方式,辛霏老師以詩心釀趣,一下子就讓學生愛上了在“雲端”飛翔。

在課堂上,辛霏老師為引導學生感受翻譯中的“德美辭豐”原則,引入中國對外援助物資上的中文詩詞和創作背景,讓學生體會“青山一道,同擔風雨”、“千里同好,堅於金石”、“雲海蕩朝日,春色任天涯”等詩詞語言附著的美麗色彩和句子蘊含的迷人意境,用鮮活的事例培養學生的國際視野和大國情懷。

為了讓學生體會中國文化精神,辛霏老師將 “諾亞方舟”和 “大禹治水”的神話故事進行對比,與同學們一起分享41個醫療隊在這次疫情防控中不顧自身生命安全,逆行武漢的感人事例,將“Pay tributes to the medics”(向醫務人員致敬)幾個字設計在課程平臺主界面,引導學生思考中國文化的“韌性”,樹立學生相信黨、相信國家一定能打贏這場抗疫攻堅戰的信心。讓他們在文化體驗中產生共鳴,培養文化自信,內化為自身優秀的文化品格,以此作為價值引領的依託,傳遞正能量。

為了讓每一堂課生動,達到教學目的,辛霏老師經常備課到後半夜,常常為一時選不到一個最恰當的視頻而懊惱,常常為找到一個教學案例而拍手叫好,媽媽總說她:“上個課都快魔怔了”。

黨旗飄揚 先鋒有我(十一)將價值引領融入課堂教學的探索者


課堂職場相連接 引領職業價值

職業價值是社會主義價值觀中的顯性價值要求。辛老師巧妙地利用學銀在線自創課程,把第二單元Career (職業生涯)這一兼具職業性與實踐性的教學主題中的知識目標和能力目標與職場緊密關聯,嘗試在教學中進行職業價值引領。

由於公共外語課不設實訓環節,辛霏老師提前一週與目前就職於廣東惠州中海油殼牌的我院2019屆畢業生袁雙億、2020屆畢業生張文良和殷庚取得聯繫,與他們敲定時間,在線為石油化工系2019級三個班的學生分享了英文簡歷,並模擬進行了全英文面試。袁雙億同學曾是遼寧省政府獎學金和國家勵志獎學金獲得者,殷庚和張文良同學也是品學兼優的應屆畢業生,是學生們學習的榜樣。袁雙億同學由於工作與上課時間衝突,堅持通過照片為學弟學妹展示了他所在車間的全英文的工作環境。通過 “優秀畢業生英文簡歷和麵試經歷分享”環節,辛霏老師進一步對具有職場真實性的英文簡歷和自我介紹逐句講解,為學生營造相對真實的職場環境,助其瞭解企業的用人需求,製造 “同儕壓力”, 滲透“疫情有期,學習無止”的觀念,從而激發學生在線學習熱情,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增強“迎難而上,共盼春天”的信心。

黨旗飄揚 先鋒有我(十一)將價值引領融入課堂教學的探索者


黨旗飄揚 先鋒有我(十一)將價值引領融入課堂教學的探索者


育人塑己不脫節,優化教學效果

所謂“學高為師,身正為範”,教師是學生步入社會前最熟悉的職業之一,教師職業道德和職業素養的良好示範,本身就是學生第一堂職場入門課。疫情是障礙,需要跨越;疫情也帶來機會,需要發現。在每次課的熱身環節,辛老師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學習疫情相關英文表達。其中第一週通過兩段中英文字幕視頻學習了The 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 中“Corona” 一詞的由來,設置討論問題,如:“What are the symptoms(症狀是什麼)”“Is there a treatment yet(有無治療方案)”“How to protect ourselves(如何保護自己)”等,引導學生科學認識疫情,講評學生上傳的討論筆記時,規範如“cough”“fever”“sneeze”等症狀表達和“wear a mask”“wash hands”等防護表達的書寫,提醒學生儘管疫情拐點已經出現,仍不可放鬆警惕。第二週時,國內疫情正逐步好轉,但國外呈現疫情爆發趨勢,辛老師挑選了世衛組織發佈的一段全英文防疫視頻,與學生一起進一步學習“How is it transmitted(如何傳播)”“Groups most at risk(風險最大的群體)”,同時再次提問第一週的問題“Is there a treatment yet”,告知學生我國已與世界衛生組織分享治療方案,疫苗已獲批進入臨床試驗,及時引導學生思考中國在世界疫情防控中扮演的角色,認識到中國所展現的擔當與責任。

此外,在線教學期間,辛霏老師不斷髮現和總結有效的信息化教學手段,大膽嘗試,思考疫情過後線上線下教學融合的最優途徑,身體力行踐行教學改革。在不斷的摸索中,辛霏老師發現“騰訊會議”屏幕共享功能結合iPad手寫筆,在“goodnotes”app中為學生講解PPT可以進行圈畫重點和單詞實時查詢,下課後將圈劃過的PPT發給學生複習,高效方便,易於學生接受,並在公共外語教研室與全體教師分享了經驗。為更好地督促學生、檢驗教學效果,辛霏老師每節課都為學生髮布測試和作業,每週在線批閱240多份作業和測試,經常批改作業到半夜,並在下節課對作業和測試進行講評。


黨旗飄揚 先鋒有我(十一)將價值引領融入課堂教學的探索者


隨著學院招收留學生的工作提上日程,學院英文網站建設工作迫在眉睫,辛老師利用寒假通過“線上辦公”與網站公司、學院相關部門不斷溝通,商討網站設計風格和欄目設置,完善網站內容,自學網站後臺操作方法,在疫情期間獲得了孔子學院頒發的《國際漢語教師證書》,為開學後學院招收留學生工作做足準備。

良師益友重任扛助力人生規劃

疫情期間,國家出臺了考研、專升本擴招政策和教師招聘擴招政策,擔任英語1831班班主任的辛霏老師第一時間在家長群和學生群同時轉發了相關通知,並調查班級學生意向,組建“英語1831考研、專升本和教資信息分享群”。班級27名同學中共有16人加入群聊,經過統計,共有4名同學有考研單意向,4名同學有專升本單意向,1名同學有考教資單意向,1名同學有考研和考教資雙意向,6名同學有專升本和教師資格證雙意向。辛霏老師從“過來人”的角度為以上同學分享了經驗,大到職業規劃和院校專業選擇,小到時間規劃和具體題目解析,不斷督促學生不能鬆懈,抓住備考的黃金時期。辛霏老師說:我累點不怕的,只要我的學生都能儘早明確自己的職業定位,能為今後的人生提早做好規劃,少走彎路,我願意做他們這一段旅程的領路人。

這就是一個年輕的黨員教師,以先鋒之態,潛心向學、樂於付出,立德樹人、甘於奉獻;以師者之徳,授業解惑、誨人不倦,守正創新、鑄心立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