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lfgang Beltracchi:徘徊於“天才”和“騙子”之間的藝術大師


Wolfgang Beltracchi:徘徊於“天才”和“騙子”之間的藝術大師

2006年時,德國表現派大師坎本唐克(Heinrich Campendonk)的畫作《紅馬肖像》(Red Picture with Horses),於佳士得拍賣會上創下288萬歐元的天價拍賣紀錄而轟動全世界,但結果被發現,畫作是出自偽畫大師Wolfgang Beltracchi(沃爾夫岡·貝特萊奇之手,可說是西方藝術界有史以來最大的假畫拍賣案。

Wolfgang Beltracchi:徘徊於“天才”和“騙子”之間的藝術大師

這使得貝特萊奇不僅遭到追查,並被判處高額賠償,甚至連他在法國的房產都遭到查封,還被判了六年的刑期,但據說當時在法庭上,獲得輕判的沃爾夫岡·貝特萊奇一臉輕鬆,這位留著山羊鬍子的“具有藝術氣質的嬉皮士”不時“發出一陣輕笑”,哈哈,只要坐牢6年。

由於貝特萊奇名聲實在太過響亮,關進監獄不久,就有獄友表示自己是大師的粉絲,要求大師用紋身機在他們身上“作畫”,留作畢生紀念......然後他怕接了一單這活就沒完了,只能恐嚇獄友,我的山寨作品太珍貴,藝術商們為了收藏會扒皮你(有生命威脅),最後還是獄友們妥協了,貝大師才避免了無休無止的為獄友畫人體彩繪。

Wolfgang Beltracchi:徘徊於“天才”和“騙子”之間的藝術大師

當然,他現在出獄了。因為偽造名畫太厲害太囂張,電視臺都為他拍過紀錄片了。因此走上了神壇。

Wolfgang Beltracchi:徘徊於“天才”和“騙子”之間的藝術大師

那麼,他造假有多厲害?

——以假亂真 ,甚至連原畫作作者Max Ernst的遺孀都表示,貝特萊奇描繪出了她丈夫能畫出的最美麗的《森林》。

專家們還認為這些畫作是真正的傑作,是原創作品。

有多囂張呢?

——有據可查,他偽造的共有14件作品,總售價4500萬美元( 2860萬英鎊.以匯率8.9的話,差不多

是254540000¥)。而據他自己說,這些被發現的作品只是他所有偽作裡的冰山一角。


Wolfgang Beltracchi:徘徊於“天才”和“騙子”之間的藝術大師

貝特萊奇偽造,售價350萬美元


Wolfgang Beltracchi:徘徊於“天才”和“騙子”之間的藝術大師

售價620萬美元

為什麼說他是天才一般的存在呢?

因為天才從思維上就跟普通人有本質的區別了。

一般人偽造作品,都是模仿當今名家已存在的作品。比如達芬奇的《蒙娜麗莎》,被偽造了多少份。還有傳言說,盧浮宮裡擺的蒙娜麗莎是偽造的,真正的蒙娜麗莎還沒有找到。

貝特萊奇就不一樣。他認真分析每個畫家的生活方式,去看他們的故事,去他們住過的地方,去想象他們是怎麼生活的。他說,你必須瞭解畫家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必須知道畫家們因什麼而感動,以及他完成一件作品需要多長時間。

然後,他把自己當成那個畫家,以那個畫家的風格,並自制符合畫家所處時代的顏料,創作一幅全新的畫。

嗯,然後對外宣佈,這幅畫是畫家失傳以久的作品。

最牛逼的地方在於,他以Max之名畫的一幅畫,被藝術界稱為Max最好的個人作品。

Wolfgang Beltracchi:徘徊於“天才”和“騙子”之間的藝術大師

這麼牛的操作是怎麼被發現的?

就是開頭說的那幅畫。

Wolfgang Beltracchi:徘徊於“天才”和“騙子”之間的藝術大師

紅馬肖像

Wolfgang Beltracchi:徘徊於“天才”和“騙子”之間的藝術大師

署名

剛剛提到了,貝特萊奇畫畫時,會自制顏料,以避免畫作上出現不合時宜的顏料。但是在畫完這幅畫的時候,沃爾夫岡偷了一下懶,用顏料管裡的肽白直接署名。

買下這幅畫的馬耳他買主照例送到專家手中鑑別,這次評鑑的是尼古拉斯·伊斯托博士(Dr. Nicholas Eastaugh),他是一名專業研究顏料的科學家。

只用了一天的時間,他得出了結論——這幅畫是偽作。“畫作當中使用了鈦白顏料,可是這款顏料是1916年才發明的。”

然而問題是,貝特萊奇對外宣佈這幅是1914年的作品。

至此,史上最牛逼的藝術偽造大師的事蹟才浮出水面,也因此,貝特萊奇鋃鐺入獄。


貝特萊奇堅持認為“唯一錯誤的是簽名”。

“我不是因為這幅畫而入獄,而是為了簽名。”

歐洲的藝術圈後來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如果你沒有聽說過貝特萊奇,那說明你還不夠富有;如果你害怕貝特萊奇,那說明你還有點閒錢。”

有人問他“你在博物館裡見過自己的作品嗎?”他笑著說:“當然,我是世界上在博物館裡展出最多件作品的藝術家。

  他還曾到維也納的阿爾貝蒂娜博物館,對美術館檔案員說,“我看見自己的一幅作品被掛在牆上,但很抱歉不能告訴你是哪一幅。”

貝特萊奇有著與他所偽造的藝術大師相仿的天賦才能,出眾的作品,但何以前者的畫作竟是廢紙一張,後者的卻可在藝術界的喧囂聲中售以天價?真與偽的界限究竟何在?真品的價值是那些凝固在那畫布上的油彩,還是附加在畫布上的虛榮?貝特萊奇的作品之所以成為了偽作,是因為他將這些作品冠以大師之名。然而這些署有“恩斯特”、“費爾南德·萊熱”(Fernand Leger)或“凡·東根”(Kees Van Dongen)大名的畫作,本質上卻是貝特萊奇的個人創作。他從不直接複製藝術家們的作品,而是進入他們的大腦,想象他們可能會繪製的作品。貝特萊奇在採訪中傲慢地宣稱道,他的偽作甚至將這些藝術大師的作品變得更好。紀錄片《貝特萊奇:偽作的藝術》呈現了一個有血有肉的貝特萊奇,也對看似牢不可破的藝術世界的價值系統發起著叩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