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自刎,逆轉哪五個小人物的命運?

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姬”項羽壯志難酬,31歲便戰死沙場,誰也未曾料到的是,項羽用他悲壯絕倫的死,改變了五個小人物的命運。

項羽自刎,逆轉哪五個小人物的命運?

項羽自刎,逆轉哪五個小人物的命運?

01

公元前202年的那個冬天,是史上有記載以來罕見的嚴冬,特別刺骨也特別漫長。

有著八百里皖江第一鎮之譽的烏江古鎮,滴水成冰,呵氣成霜,酷似一個大的冰窖。天剛拂曉,陣陣喊殺聲裹挾著各種兵器的碰撞聲,還有戰馬的嘶叫聲……在這裡擺開陣勢,展開了撕心裂肺的“廝殺”。

冰封的烏江古鎮靜寂得可怕,死去了一般。因為震天的“殺”聲,剎那間平添了幾分蕭殺與恐怖。

一群手持兵器的將士鐵桶一般地圍著一名將軍,中間那個被圍的將軍左奔右突,不停地揮舞著手中長劍。劍到之處,熱血噴地。瞬間,雪地上凝起一片殷紅。

項羽自刎,逆轉哪五個小人物的命運?

不到一頓飯的功夫,劍下伏地之人已經上百,眼前的血腥味並未嚇退圍殲的戰士,反而土狼般越積越多。“頭千金,邑萬戶”的重賞之下,他們爭先恐後,視死如歸。中間的那位持劍將軍也殺得累了,他身上有了十餘處傷,逐漸精疲力竭之際,他環顧周圍噬血一般的那群“土狼”,忽然發現了一張熟悉的面孔。“呂馬童,聽說漢王用賞千金,封邑萬戶懸賞我的頭。”他忽然提高了嗓門,高聲叫道,“我今天就成全你。來,拿去吧。”(吾聞漢購我頭千金,邑萬戶,吾為若德

就在那位叫呂馬童的士兵驚魂未定之時,那位將軍高高舉起手中的長劍,引頸自刎。

剎時,刀光血影的戰場,冰雪一般地在這個冬日的清晨凝固了,還在繼續準備飲劍而亡赴湯蹈火的將士們全看傻了,慘烈的太陽血光一般,刺痛著所有人的雙眼。

項羽自刎,逆轉哪五個小人物的命運?

“鐵桶陣”裡全副武裝的士兵都呆若木雞地站在那裡,根本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那位嚇得尿褲子的呂馬童還沒回過神來,劍和自刎的軀體,隨著大地的重力加速度,已經緩緩地倒在冰冷的雪地上。

那位揮劍自刎的,就是鼎鼎大名的西楚霸王項羽——他用“極其項羽”的行為方式,結束了自己短暫而輝煌的最後一戰。

似精彩大片一般的慘烈戰爭,以這樣的方式戛然而止,將士們剛剛回過神來,便陡然想起了戰前一再強調的賞賜:“頭千金。萬戶侯。”此刻,面對那具血肉模糊體溫尚存的軀體,他們瘋了一般奮勇向前。全然忘記了戰友恩、生死情,只為爭奪屍體不惜彼此刀劍相向。

“餘騎相蹂踐爭項王,相殺者數十人”,財富、爵位、榮耀就橫亙在眼前,項羽屍首成了他們人生進階最好的道具。

有如抽獎一般,五位幸運兒最終中獎。他們“各得其一體”,分別“搶”到項羽身體的一部分——也即是說,以求死得有尊嚴而自刎的項羽,在剛剛嚥氣便未逃脫“

五人分屍”的慘烈局面。

這,正是宿敵劉邦運籌中的行為藝術。

項羽自刎,逆轉哪五個小人物的命運?

02

此刻,還只是漢王的劉邦特地將“千金”、“萬戶”分成五份(封邑700戶至1900戶不等),獎賞給官職並不高,戰功並不顯赫的五個“基層官兵

”——

騎司馬呂馬童,郎中騎王翳、楊喜,郎中呂勝、楊武。

按秦的官制論,郎中騎將和郎中騎,為郎中令屬官,是郎中令軍中的騎兵侍衛官。主要職責是守護宮殿門戶,出充車騎。而郎中,就是更低一級的衛兵了。騎司馬是項羽自任“西楚霸王”建立郡國後,採用的新的軍事官職,系該時期中級武將官名之一,主要是統領善騎射兵馬,五人中算得上地位最高職位的武將。

可以看得出來,這五名“基層官兵”,都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普通士兵。《史記•項羽本紀》載:“令騎將灌嬰以五千騎追之。”這“五千騎”就是劉邦的精銳。而呂馬童、王翳、楊喜、呂勝、楊武五人,雖說級別不高,但都是劉邦精銳部隊中十分忠勇的軍人,因而在追擊項羽時,特別賣力。

項羽自刎,逆轉哪五個小人物的命運?

不難想見,直到項羽集團覆亡前的最後一刻,劉邦也沒有忘記用自己的精銳去對付,不到自己親眼看到項羽的首級,都不算真正的勝利——從這小小的細節也不難看出,劉邦是一個真正的政治家。

這五位無名小卒,只是因為僥倖地搶得了項羽的屍首,便一“戰”成名,從而晉升為西漢開國功臣——

封王翳為杜衍侯,呂馬童為中水侯,楊喜為赤泉侯,呂勝為涅陽侯,楊武為吳防侯。

項羽無論如何也沒有料到自己的終局,他不但落得個死無全屍,且一具軀體催生出五個侯爺。

最後得到項羽頭顱的是王翳,另有楊喜、呂馬童、呂勝、楊武四人各得楚霸王四肢。五個“侯爺”死後,還福廕子孫,世代享受榮華富貴。

這樣的行事方式象極了劉邦的風格,從不按常規出牌的他,用這樣的“示範效應”吊足了剛剛成立的帝國所有人胃口。就象一石投進水中的漣漪,在大漢王朝這潭很深很寬的水域上,激盪起無比驚人的潛能。

項羽自刎,逆轉哪五個小人物的命運?

03

讓我們透過歷史的塵埃,來看看這五名幸運兒,有著怎樣的幸運人生。

先來看看被封為杜衍侯的王翳

在分析王翳這個人物之前,我們先來看看《史記•項羽本紀》透露出的兩個歷史細節。

其一,見到項羽後,呂馬童告訴王翳,眼前這人,就是項王。從官職上講,灌嬰才是這支漢軍的老大,王翳只能排第二,甚至是第三。呂馬童緣何要單單指給王翳?

其二,瓜分項羽屍身的時候,王翳得到了項羽的頭。而項羽臨自刎時,分明告訴呂馬童,“吾聞漢購我頭千金,邑萬戶,吾為汝德”。即是說,項王分明是要成全呂馬童的。結果,為何是王翳得到了項王的頭顱,而非呂馬童?

以上兩點不難看出,項羽對王翳來說,有著超乎尋常的意義。

項羽自刎,逆轉哪五個小人物的命運?

《灌嬰列傳》載:“灌嬰所將卒五人,共斬項籍,皆賜爵列侯。”說的是,灌嬰所率數千騎中有五位勇士一齊衝上去,叢戟攢擊,斬殺了項羽。可以肯定的是,這次追殺項羽,其主帥是灌嬰。史載,“王翳從灌嬰共斬項羽”。一個“從”字,印證了這次追殺項羽是一次漢軍內部的聯合行動。可能用兵規模確實不大,只用了騎兵這個“

尖刀部隊”。

但,各個派系應該都派出了他們的代表人物。

應該說,此時的王翳應該不是灌嬰的部屬,畢竟這裡只是從,而不是屬。王翳等人,應該代表的是大將軍韓信。

何以見得?在五名受賞者中,王翳顯然是官職最大的一位。有兩點可以佐證。其一,當項羽自刎前認出呂馬童後(若非吾故人乎?),呂馬童並沒有直接回復,而是對王翳說,這就是項王(指王翳曰:“此項王也”)。經此細節不難看出,身為騎司馬的呂馬童,已經算是有一定官職的軍官了,可他的條件反射應該是報告頂頭上司。

也即是說,呂馬童可能就是王翳的部下。呂馬童眼裡,王翳的重要性甚至高過了項羽。其二,“王翳取其頭,餘騎相蹂踐爭項王”。

自古以來,在混戰中,能取其項上人頭者,多為將軍。在冷兵器時代“軍令如山”的戰場上,士兵是不敢與將軍搶功的。“王翳取其頭”理所當然,之後才會有“餘騎相蹂踐爭項王”的發生,也才會出現“相殺者數十人”的局面。

項羽自刎,逆轉哪五個小人物的命運?

我們再具體來看看王翳的戎馬經歷。漢三年,王翳在下邳加入到漢軍中,準確地說,是加入到韓信麾下。而下邳,在史書記載中,秦時屬郯郡,楚漢時又為西楚東海郡。王翳以郎中騎的身份加入到漢軍,而且還是從西楚腹地,直奔當時正在趕往齊國作戰的大將軍韓信麾下。

《項羽本紀》還透露出一個極其重要的信息:“梁父即楚將項燕,為秦將王翦所戮者也。”公元前224年,秦王政派老將王翦及其子王賁,率六十萬大軍攻打楚國。王翳乃秦國舊將,他與王翦父子是何關係史無記載,但可以肯定的是,他至少是大秦王氏一門。

至此,也就不難理解項羽對他而言,“超乎尋常”的意義了。

項羽自刎,逆轉哪五個小人物的命運?

從烏江項羽自刎時的種種跡象也可看出,“秦舊將”王翳,對項羽有著必殺之心,不僅僅只是為了搶得軍功——更是為那20萬被項羽坑殺的秦軍冤魂。

漢七年正月己酉日,王翳受封杜衍侯,食邑一千七百戶。

杜衍縣,隸屬漢南陽郡,縣治位於今河南省南陽市臥龍區潦河鎮,漢初為杜衍侯國,而其第一任國主,就是王翳。

漢少帝五年(公元前182年),王翳薨,漢庭為其諡號莊侯。功臣表排行102位。王翳死後,其子孫承襲,直到漢武帝時才被削奪爵位。

項羽自刎,逆轉哪五個小人物的命運?

04

再來看看被封為中水侯的呂馬童

項羽為什麼會認識呂馬童?史料裡沒有交代得很詳細。有專家猜測,章邯投降項羽時,呂馬童可能就在章邯身邊,說不定當時是個副官或者傳令兵角色。後來,項羽坑殺降軍,呂馬童逃過一劫。

再後來,呂馬童在楚漢交鋒中又倒向了劉邦。

這樣的想象並非空穴來風。從項羽一眼就認出呂馬童,“若非吾故人乎?”到垓下之戰呂馬童被劉邦嘉獎,可以看出他一直在項、劉身邊工作,應該非等閒之輩。

怎麼看呂馬童都不應該是一個人的名字(就是一個姓呂的馬童,童者年齡小也),其實他原本應該叫呂伯子,與項羽是同鄉,都是江東子弟。跟著項家叔侄一起造反,或許項羽看中了這位年輕人,遂把他調到身邊,擔任馬童,照顧的也可能就是項羽的愛騎——有名的烏騅馬。

鉅鹿之戰中,呂馬童在項羽身邊,因表現出色,項羽曾讚譽他“此吾之一臂也”。

項羽自刎,逆轉哪五個小人物的命運?

後來,不知道什麼原因,也可能自己沒有加官進爵,也可能受不了項羽的處事方式,總之,呂馬童離開了項羽。

漢元年(公元前206年),呂馬童在好畤(今陝西乾縣東)以郎中騎將身份跑到了另一位楚人劉邦那裡。與項羽鴻門宴之後,劉邦曾經暗自立下一個規矩,只要是項羽那裡過來的人,劉邦一概歡迎。作為項羽身邊的衛兵,劉邦對呂馬童當然欣然接納,呂馬童參與過漢四年11月(公元前204年)的漢滅龍且之戰,表現優異累升至騎司馬。

真是命運捉弄人,漢五年十二月(公元前202年),呂馬童在垓下之戰與舊主狹路相逢。

項羽自刎,逆轉哪五個小人物的命運?

呂馬童年老衣錦還鄉。據說有一天,午睡的時候,呂馬童忽然驚醒,大叫:“我有罪,背主忘恩,豬狗不如。”說完,一口氣沒接上來,死了。這故事更多像是戲說,不足以信,但至少反映了一種情緒和態度。

呂馬童為中水侯,食邑一千五百戶,位列開國功臣第101位。西漢中水侯傳五代,共89年。到漢武帝時,子孫因“坐酎金,國除”。

酎金,是指祭祀太廟諸侯助祭時所供奉的金子;國除,係指功勳而獲得的爵位被剝除,不可以再被繼承。

項羽自刎,逆轉哪五個小人物的命運?

05

再來說說赤泉侯楊喜

和王翳一樣,楊喜也是地道的秦人(今陝西潼關縣人)。他同樣是在劉邦還定三秦的時候加入漢軍的。秦人善馬,楊喜也被任命為郎中騎,隸屬於韓信。此後,楊喜就跟著韓信南征北戰。等到韓信收復河北的時候,漢王劉邦由於戰事不利,從韓信那裡收了點兵回來,楊喜就是其中一個,他被分到了灌嬰的麾下,並隨灌嬰參加了垓下之戰。

《史記•項羽本紀》載:“是時,赤泉侯為騎將,追項王。項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馬俱驚,辟易數里。”也即是說,當時,赤泉侯做騎兵將領,追趕項王,項王怒目大吼,赤泉侯人馬俱驚,倒退了好幾裡。

史記中記載的這個赤泉侯,就是楊喜。

項羽自刎,逆轉哪五個小人物的命運?

要知道,此時的情形是,面對灌嬰率五千漢軍騎兵追趕,項王當時只有28騎,還把他的騎兵分為四隊,面向四方突圍。

《元和郡縣圖志》說得更加詳細:“項羽自陰陵至此,尚有二十八騎。南走至烏江亭,灌嬰等追羽,楊喜斬羽於東城。”

烏江邊,楊喜因搶得項羽的左腿,被封為赤泉侯,食邑1900戶,位列開國功臣第103位。

漢高祖劉邦當政時,楊喜曾官居郎中騎都尉(管理宮廷車騎門戶的武官),又執掌宮中更值宿衛(負責宮中夜間安全的武官)。這,應該算是楊喜生命中的“高光時刻”。

史又載,公元前194年,漢惠帝貶楊喜為民,次年(前193年)復封。

項羽自刎,逆轉哪五個小人物的命運?

有意思的是,除楊喜外,其他被封的四人,後世幾乎都沒有延續他們的好運氣,幾代過後便復歸平民,而楊喜是個例外。歷史上的“楊”家因楊喜而延綿不絕,成為不可忽視的“楊喜現象”。

自曾孫楊敞開始,始步入楊氏家族出人頭地高潮。漢昭帝時楊敞官拜丞相,成為數百年望族弘農楊氏始祖。西漢東漢計426年,楊喜子孫出將入相、公卿連綿,其子孫血脈也得以享洪福四百餘年。除曾孫楊敞外,較為有名的有,十三世孫楊堅(隋文帝),為隋朝開國皇帝;十五世孫楊鉉,五胡十六國時期仕燕國,任北平太守;十六世孫楊元壽,為北魏代武川鎮司馬,北魏太原郡守。

項羽自刎,逆轉哪五個小人物的命運?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楊敞竟然是司馬遷的女婿,估計也正是由此,司馬遷才知道如此多的歷史細節,活生生把楊喜給“挖”了出來,寫得活靈活現。楊敞次子楊惲,官居平通侯,深得其外公司馬遷厚愛。自幼習《太史公書》,好史學,漢宣帝時任左曹。因憤世嫉俗,言語過激而屢遭貶抑。因為他的喜愛和收藏,司馬遷《史記》方得以較為完整地保留下來。

歷史往往就是在這偶然之中不斷延展下來的,今天我們能夠較為完整地看到《史記》,還得從內心感謝那位叫楊惲的才是。

項羽自刎,逆轉哪五個小人物的命運?

06

最後說說涅陽侯呂勝和吳房侯楊武

史書沒有記載呂勝的出身,但從他隨灌嬰參加垓下之戰看,他很有可能也是秦人。因為灌嬰率領的就是漢軍中的精銳騎兵,劉邦定三秦的時候,選的精銳秦人幾乎都被編入了灌嬰的騎兵部隊。

呂勝死後,被封為涅陽侯,食邑1500戶,位列開國功臣第104位。

兒子呂成承襲爵位。到漢文帝時,有人舉報說,呂成不是呂勝的兒子,不當為侯,因此涅陽侯爵位被削奪。

楊武同樣是秦人(今陝西省渭南市人),其經歷和楊喜幾乎如出一轍,他也被分到灌嬰部,任騎將。後來和楊喜一樣,只是楊武搶得了項羽的右腿,於是被封為吳防侯。

五人中,楊武的官職最高,是個都尉。被封侯後,其排位也是五人中最靠前的,位列開國功臣第94位。不知何故,楊武的食邑卻最少,只有700戶,真不知道劉邦當時是怎麼考慮的,估計與他的親疏關係應該有關聯。

楊武死後,兒子楊去疾繼承爵位,後因犯罪,被削去封號。

項羽自刎,逆轉哪五個小人物的命運?

07

頗值得玩味的是,五人死後,諡號都是“莊”

諡法有云:“兵甲亟作曰莊,澼圉克服曰莊,勝敵志強曰莊,死於原野曰莊,屢徵殺伐曰莊,武而不遂曰莊。”

諡法即是追諡的準則。也就是說帝王、諸侯、卿大夫、大臣等死後,朝廷根據其生前事蹟及品德,追授一個蓋棺定論式的評價,以傳後世。此習俗始於西周中葉,從周文王、武王至懿王,王號均自稱。直到孝王之後,方有諡法。

項羽自刎,逆轉哪五個小人物的命運?

到了秦漢,諡號的範圍應該不僅僅限於帝王、諸侯、卿大夫、大臣此類,像王翳、呂馬童一般封“侯”者,也有了諡號。

今天看來,一個“莊”字令人尋味。更耐人尋味的是,五人在不同時期去世卻共用一個諡號,實乃罕見。“屢徵殺伐曰莊”暗含深意,或許暗指五人的人生經歷血腥味太重?難道劉邦是想以此讓後世銘記,這五人生生死死冥冥之中都與項羽緊緊聯繫在一起?

高祖之“高”,或許不僅僅在於此吧。

項羽自刎,逆轉哪五個小人物的命運?

08

行文至此,我們再回頭來看一代戰神項羽,如何一步步走向“揮劍自刎”的人生高潮的。

項羽由陰陵抵達東城(今安徽定遠),身邊只剩下二十八騎。在東城郊外,項羽率領二十八騎炫耀地打了一場“教科書式”的戰鬥,完全按照預定計劃,潰圍、斬將、奪旗,斬殺漢軍都尉一人,騎士近百人,自己只折損兩人。

就在這場戰鬥開始之前,項羽有一段傳頌千古的留言。

“我起兵至今八年了,身經七十餘戰,所當者破,所擊者服,沒有打過敗仗,終於霸有天下。然而,如今終於困頓於此,這是天要亡我,而非戰之過失也。”他對二十八騎說到,“吾今日願與諸君一道快戰,定將三戰三勝,為諸君演示潰圍,斬將,奪旗。”

項羽死前留下銘言,是想讓諸君知道,“天亡我,非戰之罪也”。

項羽自刎,逆轉哪五個小人物的命運?

仔細體味這段話,東城之戰時,項羽已經斷絕了求生的念頭,他認定了“亡”我的“天命”,遂決心順從命運的安排,以光輝的戰死來結束他天生戰士的生命。

這個“天命”,從他踏入垓下,面臨四面楚歌時,就越來越強烈地感受到了。

當他渡過淮河,抵達陰陵縣(今安徽定遠)時,被當地老農欺騙,走錯了路,誤入大澤時,他強烈感受到上蒼不站在自己這邊。

“項王至陰陵,迷失道,問一田父,田父紿曰‘左’。左,乃陷大澤中。以故漢追及之。”

此事不僅干擾了項羽逃生的途程,還使他被漢軍灌嬰騎兵軍團追上,而難以脫身。

在項羽眼裡,這一切,冥冥之中,都是“天意”的安排。

項羽自刎,逆轉哪五個小人物的命運?

“項王乃上馬騎,麾下壯士騎從者八百餘人,直夜潰圍南出,馳走。平明,漢軍乃覺之,令騎將灌嬰以五千騎追之。”現在想來,這件事情或許對項羽放棄求生,有相當的心理陰影。

陰陵是楚國故地,可靠的老根據地,身為楚王的項羽在自己的國土,被自己的臣民所欺騙。楚國民心的喪失離反,此刻,他感受最為刻骨銘心。

項羽自刎,逆轉哪五個小人物的命運?

項羽本是下相(今江蘇宿遷)人,距離陰陵不遠。項羽起兵江東在會稽(今江蘇蘇州)。面對陰陵民心喪失,項羽對於江東人支持的信心,恐怕就已經不報希望了。

四面楚歌,瓦解了廣大楚軍戰士的鬥志;垓下突圍,燃起了項羽求生再起人生信心;陰陵被欺,動搖了項羽渡江東去的心思;東城示戰,彰顯了項羽認命求死的最後決心。

四重生死對決,陷入絕境的項羽。而“田父指路”無疑就是他絕望心靈上的“最後一根稻草”。

項羽自刎,逆轉哪五個小人物的命運?

09

烏江是匯入長江的小河,用作船隻停留的港灣。出河口是浩浩長江,渡過長江就是項羽愧對父老的江東。

放下所有生死丮盼,豁然來到烏江岸邊,視死如歸的最終選擇,已經如同日月天光,明澈透亮,如同江心磐石,堅定不移。

分析項羽最後的心理活動,他拒絕烏江亭長的勸告,棄船不渡,不過是內心水到渠成的反應。

項羽自刎,逆轉哪五個小人物的命運?

無顏見江東父老,只是情感羞愧的託詞,真正的緣由,是因為他的貴族身世——戰士的人生歸宿,本是戰場。

劍,是英雄的宿命,因之而起,因之而終。

在烏江,楚霸王項羽,讓長劍,成全了自己的歸宿。伴著那響徹史冊的“天之亡我,我何渡為”,結束了不敗的神話——即使之前所有的戰爭都勝利了,只需要一場失敗——最後一場失敗,足矣。

戰死,最美麗的戰死,是馳騁於萬軍叢中,直面上蒼天命,以瀟灑且高貴的方式,結束最後一“刎”,如同項羽之死。

項羽自刎,逆轉哪五個小人物的命運?

10

這,應該是一個經典的歷史長鏡頭——

兩千年前的古中國,一個雷雨交加的夜晚,太史公司馬遷還在忙於記錄著百年前那最後時刻的驚心動魄,項王倒下了。

圍在身邊的漢兵,讓那一干汲汲於名利的人,“土狼”一般爭先恐後前來搶奪他的屍體。

取其頭,分其軀,以換功名。

公元前202年,烏江邊的一抹鮮紅,讓長達四年之久的楚漢戰爭終於有了結果,也正是這一年,布衣出身的劉邦成了天下的新主人,一個全新的帝國登上了歷史舞臺,史稱西漢

項羽自刎,逆轉哪五個小人物的命運?

簡陋的項羽之墓

全文完,感謝您的耐心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