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华》 一次“触摸”事件为什么改变了刘峰的一生

任何人都会犯错误,人从降生的那一天起,便不断地犯错误。错误,可以说是要陪伴人的一生的。

有的人,犯了一次错误,做错了一件事,后面可能有很多机会可以改正,可以挽回自己犯下的错误,即使不去改正可能也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而有的错误在特殊的情况下可能会影响人的一生,改变人的一生。在《芳华》中讲到的主人公刘峰却因为在特殊的年代,自己特殊的身份,因为一次“触摸”事件让刘峰在以后的人生中心境、仕途、爱情彻底发生了改变,影响了他的一生。

《芳华》 一次“触摸”事件为什么改变了刘峰的一生

会讲故事的严歌苓,这次讲的不是故事,是整整一代文工团人的青春

《芳华》的作者严歌苓,小说家,电影编剧。其作品无论是对于东、西方文化魅力的独特阐释,还是对社会底层人物、边缘人物的关怀以及对历史的重新评价,都折射出复杂的人性,哲思和批判意识。

小说《芳华》讲述了一群风华正茂的青年在文工团这个大舞台上展现自己,经历着成长中的爱情萌发与充斥变数的人生命运。像“雷锋”一样人物的刘峰总是无私的为大家服务,因为对林丁丁的一次“触摸”事件,成为了他命运坎坷的导火索,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改变了他的整个人生轨迹。

《芳华》 一次“触摸”事件为什么改变了刘峰的一生

一九七七年那个初秋,刘峰被我们逐出了红楼

刘峰本该一路畅通的人生轨迹,可是在一次 “触摸”事件后,他的人生轨迹发生了转折。

在确定林丁丁入党以后,刘峰准备向她表白,他把自己多年积压在心底的话告诉了林丁丁,“我一直喜欢你”、“我一直是爱你的”,并伸出臂膀去搂丁丁。而这些话、这个举动,却让林丁丁跳了起来,大受惊吓,并喊出了那句可怕的:“救命啊”!

《芳华》 一次“触摸”事件为什么改变了刘峰的一生

我一直喜欢你,我一直是爱你的

我们正常人很难想象为什么一次正常地表白,一次单纯地搂抱,为什么会改变让刘峰陷入困境。即使在那个年代,情侣之间表白时搂抱一下也是很正常的。深度分析我们发现:这与刘峰平时在人们心中是活雷锋的形象是有极大关系的。

刘峰的一次异常举动为什么会招来别人的反感

刘峰在周围人眼中一直是以“雷锋”的形象展现给大家,已经成了一种别类。一个干尽好事,占尽美德,一点人间烟火味也没有的人,当他突然有这种异常举动时,让周围的人猝不及防,让人觉得恐惧甚至恶心。众人的这种行为其实也不难理解,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雷锋具有一种弗洛伊德推论的“超我人格”,而刘峰一直是周围人眼中的“活雷锋”是雷锋形象的象征,那么当刘峰人格向此进化的每一步,就是脱离了一点正常人格——即弗洛伊德推论的掺兑着“本能”的“自我”。反过来说,一个距离完美人格——“超我”越近,就距离“自我”和“本能”越近,因此这个完美人格越是完美,所具有的藏污纳垢的人性就越少。刘峰在人们眼中就是那种具有完美人格的人,外人看来不准他有和凡人一样的世俗,和常人一样受七情六欲的污染。

本我:指的是最原始的自己,代表着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

自我:指的是“自己”这个意识的觉醒,是人类特有的自我探寻的开始。在这个过程中,始终贯穿的便是周围环境在大脑中的不断映像,因此,“自我”可以称为“在现实环境约束下的自我”。

超我:指的是泛道德、伦理角度的“我”,“超我”的特征是追求完美——一种本性得到满足,现实能够允许,自我高度赞扬的心理集合。

《芳华》 一次“触摸”事件为什么改变了刘峰的一生

“雷锋”这个光荣而神圣的称呼无形之中就给刘峰头上加上了枷锁

因此,“雷锋”这个光荣而神圣的称呼无形之中就给刘峰头上加上了枷锁。而这次刘峰的一次异常“触摸”行为是让周围的人一时接受不了的。因此也正是这次“触摸”行为让刘峰的人设彻底的崩塌了,他的人生轨迹也由此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

“触摸”事件改变了刘峰的哪些方面

  • “触摸”事件改变了刘峰的心境

刘峰作为周围人眼中的雷锋,他对待生活积极乐观,热心的帮助周围每一个有困难的人,帮助“括弧”打水,给炊事班马班长打沙发,他无条件、非功利的帮助他人,我想他每天的生活应该是快乐而又充实的,他的内心应该是阳光而又温暖的,但是外人看不到的是他也有着和常人一样的七情六欲。正是这一点,当“触摸”事件发生后,他的内心完全改变了。当他把装满了标兵证书、奖状、锦旗、奖品之类的东西抛弃时,他的心在那一刻也死了。

其实我们不难理解刘峰此刻的心境。一个人辉煌的时候,得到大家的拥戴。因为一点错误,却遭到了众人的唾弃。他不能理解的是当慷慨的给予他这些荣誉,难道给他的就仅仅是这些冰冷冷的证书吗,就没有一点点人的感情、人的真情在里面吗,哪怕是一点点承认,一点点尊重都不行,非要口诛笔伐,置于死地而后快。从昨日的拥戴,到今天眨眼间一片齐刷刷的拳头,这种巨大的心理落差让人无法接受。

《芳华》 一次“触摸”事件为什么改变了刘峰的一生

我要用死来让你们亏欠,让你们负罪

此后的刘峰,受到党内严重警告被处理下连队。中越边境冲突后,他调回野战军的一个工兵营。当他在战争中受伤后,他渴望的是死去,他认为他的死将创造一个英雄故事,让他的故事谱成曲,写出歌,让林丁丁在唱到这首歌时会想到他的死跟她有关系,我要用死来让你们亏欠,让你们负罪。此刻的刘峰,内心已经变得冷漠,不再是那个积极乐观、充满激情的刘峰。

  • “触摸”事件改变了刘峰的仕途

刘峰曾是全军的学雷锋标兵,曾获得过三等功军功章,因为他是党员,提干,谈恋爱结婚分房生孩子,重要的是政治待遇,以及由此带来的优越感。那时的他是多少人的骄傲,我想他自己也是自豪的,以后的人生路途应该是美好的。即使成为不了什么大的官,最起码应该生活的无忧无虑。

可是当“触摸”事件发生后,他被机关保卫处拷问、公开批判后下方伐木连当兵,去参加了中越战争。在战争中失去了一只手,后来装上了一只假臂。战争结束后,他南下做起了盗版图书生意,到后来他去侄子的公司工作。最后因为肠癌结束了他的平凡而又孤单的一生。

一个曾经的人人赞扬、人人学习的雷锋标兵,因为一次触摸事件后,整个人生轨迹走上了下坡路,从被下放,再到后来失去一只手,变成一个平凡的普通人,或许他有勇气坚持活下来就已经算是伟大了。

  • “触摸”事件改变了刘峰的爱情

夏夜,那一记触摸,就是他二十六岁一生的全部情史。那个会爱的刘峰,在林丁丁喊救命的时候,就死了。会爱的刘峰,只有他想起他的小林,梦见他的小林的时候才会复活一下。当我们谈到刘峰的爱情,真的令人感到惋惜。一次对多年心爱的女人的表白,不仅仅让他失去了他所有的荣誉,而且也失去了他心爱的人,这是多么大的打击。

《芳华》 一次“触摸”事件为什么改变了刘峰的一生

只有他想起他的小林,梦见他的小林的时候才会复活一下

后来的刘峰即使面对了其他女人,他心里依旧放不下的是丁丁。他和小惠在一起,但是他的心却不爱小惠。他和小曼在一起,虽然小曼深爱着他,但是他们终究也没有成为真正意义的男女朋友。只有对林丁丁,他心里、身体、手指尖,都会爱,正因为手指尖触碰的身体是丁丁,那一记触摸才那么销魂,那么该死,那么值得为之一死。因为丁丁是她的初恋。初恋的感觉仍旧令人回味无穷甚至刻骨铭心”,也许因为这是一种“未能完成的”、“不成功的”事件,更使人难以忘怀,这也就是所谓的“契可尼效应”。

“契可尼效应”解读:西方心理学家契可尼在一次试验中发现一般人对已完成了的、已有结果的事情极易忘怀,而对中断了的、未完成的、未达目标的事情却总是记忆犹新。未获成果的初恋中美好时辰和景象,大多深深地印入恋人的脑海,使他们在一生中都难以忘却。

对于林丁丁,刘峰曾经从为了她,从牙缝里省下口粮给她做甜饼,为了不影响丁丁进步,等确定丁丁入了党再对她表白。丁丁是他等待多年的初恋,一次表白后他的爱情就中断了,这也就是刘峰对丁丁一生无法忘怀的真正原因。


结语:人之所以为人,就是他有着令人憎恨也令人热爱、令人发笑也令人怜悯的人性。并且人性的不可预期、不可靠,以及它的变幻无穷,步伐罪恶,荤腥肉欲,正是魅力所在。而当我们面对刘峰犯错的时候,却没有用看待常人的眼光来对待他,我们把他想象成为不会犯错的圣人,因此才会对他进行批判,造成了刘峰一生的改变。

试问人的一生,有哪个人不会做错事?本质上人性差不多就是这样,既然每个人自己都没办法完全不做错事,怎么去要求别人呢?因此,我们要学会包容他人犯的错误,多去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他们的行为,或许这会拯救一个人的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