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结束,餐饮真能迎来报复性消费吗? 很虚伪的伪名词。

疫情期间,对于大众人群来讲,一日三餐,衣食住行,都是在透支消费啊,因为疫情期间不上班,就没有了收入来源,只能啃老本,或者透支消费。

所以,人们是能省就省,没钱的能不花就不花,能抠就抠,有点余钱的更是精打细算,能省就省。

疫情结束,餐饮真能迎来报复性消费吗?   很虚伪的伪名词。


国人普遍不敢消费,这也是内需上不去的原因。为什么不敢?是不安!没有安全感。对未来没有信心,未来不确定因素太多。疫情加重了心底的不安,不安而焦虑。

现在国内形式一片大好,但是国外疫情挺严重?人们也是变得很小心翼翼的,不感造次?

1,人们还没有走出疫情阴影,不感聚众扎堆,给家人、国家带来麻烦和恐慌。

2,没有了收入来源,很多打工和创业者,疫情期间没有收入,虽然大部分工厂复工,但是业务量还是没有这么大!有的中小企业因为没有订单,没有了业务往来,而破产。有的也是有少量订单只能够减员来维持平衡。

疫情结束,餐饮真能迎来报复性消费吗?   很虚伪的伪名词。


虽然,很多地方政府也提倡堂食,但是出来就餐的人数也是少之又少,都不足往年正常营业的三分之一。也是属于赔钱状态。

疫情期间都说网上外卖,快餐200%的业务量是往年的好几倍。真有那么牛?

据统计,网上的接单量,与往年比起来是很平常的,甚至还不如年前高峰期的80%。

很多餐饮业还是只靠外卖来维持,不进行堂食,比如,天津,中山路有家老店,以前有外卖窗口,每天中午、晚上,都有二十多个菜品供顾客挑选消费,一天营业额也能达到8000——9000左右,现在窗口营业额只是3000左右,可想而知的差距,报复性消费从何谈起?

种种迹象表明,疫情期间,人们的消费还是很理性的。

疫情结束,餐饮真能迎来报复性消费吗?   很虚伪的伪名词。


而对于堂食,有位餐饮老板算了一笔账,

本店:餐饮人员12人左右,人工工资均背5500左右,水电气一天也有1000左右,食材成本不不计,也有100000万左右,

按照规定:就餐人桌间距间距一米用餐,来做,单间不能超过5人,就全做满一天也就3000左右的三左右的营业额,一月也就90000左右,已经超出了人工水电费的额度,如果再加上食材成本。只能是赔得更多。

疫情结束,餐饮真能迎来报复性消费吗?   很虚伪的伪名词。


所以,大量的餐饮人,选择轮流班上外卖也不选择开堂食。大多还是持观望态度。

而网络传的报复性消费在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