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春遠嫁何處?

探春遠嫁何處?

《紅樓夢》中的探春,以其創意的理家舉措而被讀者深刻理解,並認知了其才華與能力。至於她的結局,也可以說是紅學研究上,無論主流還是非主流學者,基本達成共識——遠嫁。

此前本人並未留意到主流紅學,尤其是曹學派,有沒有找到曹家哪個女子有對應遠嫁,而且是與“王妃”關聯的人物。總之,想對應曹家事的人,一定會想出辦法吧。

通行本後四十回中,探春雖然遠嫁,但她不是與“王妃”關聯,而是嫁予鎮海總制周瓊之子。顯然這樣安排,在照應作品伏線上顧此失彼,不能周全,勉強糊弄讀者,勿怪後人反感後四十回無處不在的漏洞。

小說第63回“壽怡紅群芳開夜宴”,是除去第五回寶玉通過簿冊判詞和“紅樓夢曲”預知紅樓女子命運結局外,最確定或者最有目的地安排每個人物通過自己的“抽籤”來揭示命運與歸結的。在舊時,命理占卜的影響非常深入人心,尤其在文藝作品裡,算卦抽籤之類情節的嵌入,其實就是對人物未來軌跡的安排。而在這一回中,探春抽的是怎樣的籤運呢?

探春遠嫁何處?

【文本】探春笑道:“我還不知得個什麼呢。”伸手掣了一根出來,自己一瞧,便擲在地下,紅了臉,笑道:“這東西不好,不該行這令。這原是外頭男人們行的令,許多混話在上頭。”眾人不解,襲人等忙拾了起來,眾人看上面是一枝杏花,那紅字寫著“瑤池仙品”四字,詩云:日邊紅杏倚雲栽。注云:“得此籤者,必得貴婿,大家恭賀一杯,共同飲一杯。”眾人笑道:“我說是什麼呢。這籤原是閨閣中取戲的,除了這兩三根有這話的,並無雜話,這有何妨。我們家已有了個王妃,難道你也是王妃不成。大喜,大喜。”說著,大家來敬。探春那裡肯飲……

這一讓探春臉紅的籤“必得貴婿”,就是交代後文探春的婚姻,再借眾人的口“難道你也是王妃不成”,幾乎讓我們看到探春模糊的後事。但是,《紅樓夢》的伏筆,並非是完全捅破窗紙那樣直接而膚淺,所以,如果直接判斷探春是“王妃”多少缺乏委婉,因為既然是遠嫁,就不會是朝廷中的“王妃”。所以,在一些有卓見的《紅樓夢》探佚研究中,認為探春會遠嫁給藩王,這種想象還是很令人欽佩的。

然而小說在交代探春生活環境時,又別有用心設計了她的居室。小說第四十回寫道:

【文本】鳳姐兒等來至探春房中,只見他娘兒們正說笑。探春素喜闊朗,這三間屋子並不曾隔斷。當地放著一張花梨大理石大案,案上磊著各種名人法帖,並數十方寶硯,各色筆筒,筆海內插的筆如樹林一般。那一邊設著斗大的一個汝窯花囊,插著滿滿的一囊水晶球兒的白菊。西牆上當中掛著一大幅米襄陽《煙雨圖》,左右掛著一副對聯,乃是顏魯公墨跡,其詞雲:煙霞閒骨格,泉石野生涯。

“泉石野生涯”一聯,作者刻意交代。這裡也有不少學者意識到探春的未來生活環境或者興趣,但又與婚姻“王妃”無法建立聯繫,因為假如探春真與藩王有婚姻聯繫,那麼作為王妃如何又有泉石為伴的“野生涯”呢?什麼地方的藩王會有泉石?所以百般猜解,都是不能得到合理的推論。再看第五回處寶玉夢境裡探春的命運安排:

探春遠嫁何處?

【文本】後面又畫著兩人放風箏,一片大海,一隻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狀。也有四句寫雲:才自精明志自高,生於末世運偏消。清明涕送江邊望,千里東風一夢遙。

這裡“大海”“大船”結合“泉石”其實已經很有關聯,有人甚至猜測,嫁到了島國!沒錯,這也是迄今為止最為接近後文的猜想了,然而“王妃”問題仍然需要進一步解決。

在小說中,留心的讀者會發現,南安太妃曾有過一場戲。這惜墨如金的《紅樓夢》文字裡,為何要加入這個人物的故事情節?只要思考這個問題,我們發現小說中特意安排了賈母吩咐鳳姐“再只叫你三妹妹陪著來罷”,強調過後,太妃見了探春還拉著她的手。這些戲的安排,都是生活瑣事,如果你不去思考用意,完全可以在小說中刪除,但就是這樣的事恰恰是就此實現探春與王妃之間建立關聯的伏筆。至於怎樣發展故事情節,這恐怕還需要作出更多的猜想了。

其實,只要你讀《吳氏石頭記增刪試評本》後文,就恍然大悟,而且不用再懷疑這個結局的可信了。

按照“吳氏石頭記”的情節:原來南安王與蠻夷島國作戰失利,為了挽回局勢,想起和藩策略,又捨不得自己妻女,就通過南安太妃,把探春認做義女,然後以公主遠嫁“玉戶島”。清明時節,探春揮淚告別親人,一去天高海闊,再無迴歸中土之時,由於品格所使,最終逃離所適夷王,在山野間與泉石為伴。

“吳氏石頭記”的故事情節,不僅合理流暢,更令人驚歎的是作品一喉二歌處理的效果,讓探春依然承擔加載歷史的重任。原來作者設計探春這個人物,在利用其遠嫁的故事情節,表達作者對魯王朱以海政權的懷念和演繹。

探春遠嫁何處?

(魯王朱以海)

魯王從浙東監國開始,與朱聿鍵“唐魯之爭”後,奮戰福建,立足舟山,最後無奈“寓居金門”,結束坎坷悲壯的一生,通過對探春的遠嫁,昭示後世人不能忘卻這段歷史。

從小說的構思上也是令人拍案叫絕。“吳氏石頭記”中的“玉戶島”,說是地處國之東北三千里之遙有島國曰玉戶島。事實上國之東北3000裡之遙差不多要到了北極,顯然是一種不實之寫;反過來理解,國之東南一島金門正是魯王終極之處。同樣反過來理解,“玉戶”正是“金門”的反寫。再看小說第十七至十八回中元妃省親時作者留下一聯“金門玉戶神仙府,桂殿蘭宮妃子家”,查一下金門的地名由來,這金門原名“仙洲”,暗合了“神仙府”,原來作者在這裡冒出的“妃子家”竟然是如此神來之筆。

在“吳氏石頭記”中,探春在情榜中的考語為:“才志聰敏,生不逢時,遠嫁難歸。後海寇敗退,不肯服從汙流,逃至山野,終身與泉石為伴,可嘆可敬。”

最後用探春在第五回的仙曲結束對這個人物遠嫁結局的分享:

【文本】[分骨肉]一帆風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園齊來拋閃。恐哭損殘年,告爹孃,休把兒懸念。自古窮通皆有定,離合豈無緣?從今分兩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牽連。

————————————————————

校對:王華東 至真齋主 編輯:瀟湘夜雨

深度解讀,高屋建瓴。吳氏紅學,高端學術。 知識的盛宴,智慧的光芒。

新觀點、新視角,同一部紅樓夢,不一樣的文章。

附錄:金門與魯王朱以海

【金門】

金門縣(英語:Kinmen County),古稱“浯洲”、“仙洲”等,唐德宗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為牧馬監地。五代時編入泉州屬尾,於1915年1月正式設縣。明朝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明太祖朱元璋令江夏侯周德興經略福建沿海,共設五衛十二所。金門守禦千戶所為十二所之一,明兵部稱呼金門是“中左所”,下轄峰上、管澳、田浦、陳坑四個巡檢司,後又增設烈嶼巡檢司。因金門固守福建東南海口,取“固若金湯,雄鎮海門”之意而得名金門。

南明時期,金門由鄭成功政權實際控制。清康熙三年、南明永曆十八年(1664年)清軍攻佔金門後,曾採取遷界措施,強制居民遷至海岸線30華里外,島上人煙無存。康熙十三年、永曆二十八年(1674年)至康熙十八年、永曆三十三年(1679年),鄭氏政權復佔金門,並以此作為對中國內陸進行軍事行動的前進基地。康熙十九年、永曆三十四年(1680年)清軍二度攻佔金門後,沿襲舊制隸屬於福建省同安縣(今福建省廈門市同安區),康熙二十二年、永曆三十七年(1683年)清軍攻佔臺灣後實施復界,因遷界離開的居民陸續返回原籍。金門縣行政區劃隸屬於福建省泉州市,實際由中國臺灣地區當局管轄,是臺灣當局“福建省政府”、"福建高等法院"金門分院所在地,轄區由金門島、小金門島(烈嶼)、大擔島、二擔島、東碇島、北碇島等12個島嶼組成。

【朱以海】

朱以海為明朝宗室、藩王,封地山東兗州,朱元璋第十子朱檀之後。明朝末期,外憂內患,內有農民起義軍轟轟烈烈,外有滿族鐵騎勢不可擋,中原大地硝煙四起。崇禎十五年,清軍入關,朱以海的封地袞州很快被清軍攻破。他的哥哥朱以派自縊身亡,要不是躲在死人堆裡,朱以海也難逃一死。

  崇禎十七年,死裡逃生的朱以海繼承了自己哥哥的爵位魯王。但是襲爵一個月之後,李自成便攻破北京,朱以海只能踏上往南的逃亡之路,後來寓居浙江台州。

  明朝崇禎皇帝去世之後,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即位嗎,朱以海被其任命駐守台州。順治皇帝攻破南京之後,在文武大臣錢肅樂、張煌言、張國維等人的擁護之下,朱以海出任監國,是為監國魯王。

  朱以海初任監國魯王,困難重重,對內魯王朝廷爭權奪利,矛盾激化。對外早在他登上監國大位的時候,唐王朱聿鍵就已經在福州稱帝,即隆武帝。雙方面的問題讓朱以海寸步難行,最終因為朝廷文武大臣支持唐王者人數眾多,朱以海退位讓藩,接受朝廷冊封。

  順治三年,清軍大舉進攻紹興。南明殘餘勢力,明顯不是大清鐵騎的對手。朱以海只得再次動身,往更南邊逃亡。在逃亡過程中,朱以海家人被清軍俘虜,清軍以此要挾他受降,但是朱以海卻義正言辭抨擊清軍:“平夷我陵寢,焚燬我宗廟。”表明了堅決不受降的決心,由此聲勢大漲。

  唐王被清軍殺害之後,明朝文武大臣奉朱以海為正統,積極策劃復明大事。張名振不失時機地提出了“隆中對”,他向朱以海完整地闡述了先三分天下,建基立國,再收復江南和一統天下的戰略方針。便秘忙先攻取清軍兵力薄弱的福建,建立起可靠的根據地,隨後以“監國”的大義招攬天下人才,逐漸積聚力量,增強自己的實力。與此同時,承諾永曆政權的地位,以此來拖住清軍,進而發展自己的勢力,得以形成清廷、永曆政權和魯監國的大勢。等力量強大之後,用精兵襲取南京,則明朝復興有望。

順治九年,由於鄭成功與朱以海之間有所衝突,朱以海便自去監國稱號,由舊臣王忠孝、沈佺期等人照顧;之間朱以海一度移居南澳,不久又回金門,寓居金門。

順治十八年,朱由榔在雲南遇害後,張煌言一度上書朱以海,要求朱以海“爭取閩海勳鎮,速正大號,以求正統”,但是由於鄭成功與鄭經的不支持而未成。鄭成功死後,朱以海一度無人供奉。

康熙元年十一月十三日,朱以海在金門病逝,結束了他坎坷的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