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德保都安鄉:產業興旺促脫貧

陽春三月,在廣西德保縣都安鄉的田間地頭,到處都是春耕生產的繁忙景象。凌雷村的2000畝柑橘園、凌圩村的100畝甘蔗,隴幹村的80畝桑蠶,凌雷村的60畝百香果,農棋村的60畝臍橙……幹部群眾同心同力,擼起袖子加油幹,為共同創造美好的生活盡情地揮灑著汗水。


廣西德保都安鄉:產業興旺促脫貧

圖為都安鄉幹部群眾在凌圩村甘蔗基地種植甘蔗。


“我們甘蔗基地畝產甘蔗約3.5噸,按照520元/噸的市價,今年村集體經濟收入大概有18萬元左右。”凌圩村扶貧專幹李威龍介紹,為帶動貧困群眾增收致富,壯大村集體經濟,凌圩村“兩委”近兩年來不斷探索研究適合本地發展的產業,甘蔗、紅薯、食用菌都曾被納入計劃,但經過“算賬”對比,最終還是決定種植甘蔗。


廣西德保都安鄉:產業興旺促脫貧

圖為都安鄉幹部群眾在凌圩村甘蔗基地種植甘蔗。


為了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近年來,都安鄉以產業發展促脫貧為根本,堅持種養結合、大小結合、長短結合、多業結合的發展思路,全鄉上下鉚足幹勁,通過引進龍頭企業發展產業、培育創業致富帶頭帶動致富、提供技術培訓指導等舉措,大力推進扶貧產業發展,形成了以臍橙、桑蠶為主,甘蔗、烤煙、八角、生豬、肉雞養殖等為輔的多元化產業格局。


廣西德保都安鄉:產業興旺促脫貧

圖為農棋村幹部群眾一起修剪臍橙果苗準備移栽。


都安鄉健茂園,是2016年該鄉利用縣級財政扶持、粵桂幫扶資金,在凌雷村、農棋村打造的2000畝柑橘扶貧產業示範園。該園區採取“黨支部+合作社+產業基地+群眾”的經營管理模式,讓村民通過土地流轉、勞務輸出、入股分紅等方式參與產業發展,最終實現股金、租金、薪金等“三金”收入。目前,園區共捆綁帶動298戶貧困戶獲得收益。此外,該鄉還引導凌雷村村民合作社將產業扶持資金入股健茂公司,健茂公司則每年分別按3、4、5、6萬元的標準連續4年分紅給村民合作社,增加凌雷村村集體經濟收入。


廣西德保都安鄉:產業興旺促脫貧

圖為2020年3月24日,工人在德保縣都安鄉健茂生態柑橘產業園採收沃柑。


通過健茂園的帶動,該鄉以農棋村、凌雷村為核心,延伸擴大到都安、巴荷、三合、多益等村屯,以種植柑橘為主導產業,打造柑橘扶貧產業示範區,目前共建成百樂德現代農業產業示範區、果滿坡“巾幗”現代農業創業示範基地、“金灣灣”臍橙示範基地等12個果園區,形成“一區多園”的特色水果產業帶。


廣西德保都安鄉:產業興旺促脫貧

圖為凌雷村幹部群眾在百香果基地打樁。


廣西德保都安鄉:產業興旺促脫貧

圖為凌雷村的百香果基地已全部打好樁。

2019年,都安鄉又還建成了農棋村桑蠶產業示範基地1個鄉級現代特色農業示範區,坡那村隴桑屯柑橘產業示範基地、多益村種桑養蠶基地、隴幹村種桑養蠶基地、福計村柑橘產業基地、農棋村柑橘產業基地、坡那村種桑養蠶基地等6個村級現代特色農業示範園。

“我們在引導和扶持貧困群眾自我發展產業的同時,加大示範區、合作社、村集體經濟等的建設,捆綁帶動貧困戶發展產業,進一步解決貧困群眾無產業、產業發展困難等突出問題。”都安鄉黨委書記馬保全說。

截止目前,全鄉發展柑橘種植895畝,種桑養蠶634畝,生豬養殖882頭,養雞4.4萬羽,八角種植547畝,甘蔗種植100畝,共帶動924戶貧困群眾增收致富,有效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農玉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