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歲男孩說謊報警:你真正理解過那個說謊的孩子嗎?


01


上海的一個8歲的男孩子,在超市內閒逛了一整天。超市員工擔心孩子出事,於是選擇了報警。


8歲男孩說謊報警:你真正理解過那個說謊的孩子嗎?


民警問孩子:你爸爸叫什麼名字?


孩子說:我爸叫司馬光。


8歲男孩說謊報警:你真正理解過那個說謊的孩子嗎?

民警半信半疑,孩子卻振振有詞:我們老家都姓司馬。


8歲男孩說謊報警:你真正理解過那個說謊的孩子嗎?


民警立即去查證,結果查無此人。然後,民警問孩子家庭住址是哪裡?


孩子這次很痛快的說出了家裡的地址。


8歲男孩說謊報警:你真正理解過那個說謊的孩子嗎?


但這一次,民警又一次被孩子戲弄了。


最後,民警把孩子帶回派出所,耐心溝通,孩子終於說出了實話:爸爸根本不叫司馬光,自己家的地址和爸爸媽媽的電話,他都知道,就是不想上學,又怕爸爸媽媽責備,所以才躲在超市裡瞎逛。


8歲男孩說謊報警:你真正理解過那個說謊的孩子嗎?


新聞下面,有網友感慨:孩子這麼小就學會撒謊,還臉不紅心不跳,長大了還得了?


在許多人的認知當中,對孩子撒謊是這樣認為的:


撒謊=謊話精=壞孩子


可是,一個撒謊的孩子,真的就是個壞孩子嗎?你有沒有認真的去傾聽孩子的謊話密碼呢?你有沒有真正的理解過這個撒謊的孩子呢?


一句謊言,就被貼上了“撒謊”的標籤,毀掉的一定是那個可能很無辜的孩子。


02 撒謊,是孩子成長的必經之路


我們每個家長可能都會經歷這樣的場景:


  • 回到家後,發現桌子上的玻璃杯掉在地上被打碎了,於是問孩子:是你打碎的杯子嗎?孩子很無辜的說:不是我,是小喵咪打碎的。


  • 兩個孩子在一起玩,兒子把另一個孩子推倒在地,可是,你問他的時,他卻理直氣壯、一臉無辜的說:不是我推的。


於是,家長就開始恐慌:孩子都開始學會說謊了,這可怎麼辦?


事實,真的如此嗎?


加拿大心理學家塔爾瓦曾做過一個著名的實驗,叫做“偷窺遊戲”。


塔爾瓦先是和孩子們套近乎,在彼此熟悉後,他告訴孩子們:我們要玩一個猜謎的遊戲。


遊戲開始時,孩子們面向牆壁坐好,塔爾瓦在他們背後拿出玩具併發出聲音,孩子們需要猜出塔爾瓦拿的是什麼玩具,只要答對3次,就可以得到獎品。


前兩道題目非常簡單,難度在第三道題目。


塔爾瓦拿出了不能發聲的填充玩具,同時打開音樂卡片。孩子們一下子被難住了。


這時,塔爾瓦故意離開,並且警告孩子們千萬不能偷看。可是,等他一離開,孩子們就迫不及待的轉身偷看,而房間裡的攝像頭清楚地記錄下了這一幕。


最後,孩子們順利的答對了第三道題目。


接著,塔爾瓦詢問孩子們有沒有偷看?


3歲大的孩子會立刻承認偷看,一部分4歲大的孩子會否認,而6歲大的孩子中,95%會選擇說謊。


研究表明,可以看出,孩子們撒謊是一個普遍存在的現象,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幾乎每個孩子或多或少都會說謊。


撒謊,雖然不好,卻是孩子的一個必經的成長階段。


03 傾聽孩子謊言背後的聲音


每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成為一個“撒謊”的孩子。小一些孩子的“幻想式撒謊”,是對世界的好奇。


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開始和大人“耍心眼”,這是一種不斷思考與探索,是一種學習和外界進行更復雜交流的過程。


在很多家長的認知中,撒謊是一個非常不好的現象,一提到撒謊,家長們就會很恐慌,會急著去批評他們,去吼他們,恨不能他們一刻之間就能改掉所有的壞毛病,成為我們心中那個完美的孩子。


可是,我們教訓孩子的話,孩子聽到了。


孩子謊言背後的聲音,我們聽到了嗎?


有的孩子說謊,是為了獲得父母的關愛,他們說他們摔疼了,其實只是希望父母能夠抱抱他們。那麼,就多抱抱他們,多愛他們一點。


有的孩子說謊,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表現欲,他們會說他們會這個會那個,其實只是希望獲得父母和小夥伴的肯定。那麼,就多給他們一些讚賞。


有的孩子說謊,是為了逃避懲罰。而這種行為的動因,正如教育心理學認為的那樣,是源自於內心的無助和困惑。


正如李玫瑾教授說:

沒有哪個孩子天生愛撒謊,那些變得愛撒謊的孩子,大部分都和家長有關。


有這麼一個朋友的孩子,小小年紀的他,承載了家長太高的期待,父母希望他每門課都優秀,但是,他其實只是一個成績一般般的普通孩子。


為此,每次他考試成績出來後,爸爸都會罵他,甚至還會打他。


他害怕被罵,害怕被打,於是,他開始學會用“說謊”來改變這一切。謊話說得多了,就變成了習慣。


沒有哪個孩子願意做一個撒謊的孩子,但是,當他們心中有了委屈、有了不滿、有了不開心之後,他們就必須要為自己的情緒尋找一個發洩口。


而說謊,則是他們為了自己的命運所做的一次小小的抗爭。他們希望,能夠用一個小小的謊言,換回父母的關愛與溫情,重新做會父母懷中那個被愛的孩子。


因此,當我們的孩子開始說謊時,我們應該停下腳步,去傾聽孩子謊言背後的聲音,好好的去理解那個說謊的孩子。


或許,他們只是缺愛了。


04 當孩子說謊時,我們應該這麼做


有位作家曾說:撒謊,就像孩子靈魂中的一次感冒,不必大驚小怪,也不能放任自流。


那麼,當孩子撒謊時,我們該如何應對呢?


● 對於學齡前孩子的謊言,不必戳穿,欣賞就好


《兒童行為心理學》一書中認為:學齡前會撒謊的孩子,是因為沒有明確的道德觀、是非觀,在孩子的世界裡認為自己舒服、高興就是對的。


那天,聽到一個4歲的孩子正在和小夥伴聊天,他手裡拿著一個小小的汽車模型,正在和小夥伴們炫耀:你看,這個好看吧?我家裡還有好多好多的汽車,

有…..幾萬個幾億個吧。


呵呵,我一聽就笑了,一個可愛的孩子。


學齡前的孩子,他們無法正確的區分對與錯,他們常常把自己渴望得到的時候當做真是發生的事。


對於這些腦洞大開、天馬行空的孩子,不用批評,欣賞他們就好。


讀懂孩子說謊背後的故事,給他們多一些寬容


澳大利亞記者伊恩在《天生會撒謊》裡說:如果7歲以後的孩子依然愛說謊,說明他的內心深感不安與恐懼。


孩子說謊,是因為他們內心存有一個小小的害怕:


撒謊說自己肚子疼,很可能是因為不願意去上學;


撒謊自己的作業忘在學校了,很可能是因為作業沒做;


不小心把杯子摔碎了,卻撒謊說杯子自己掉在了地上,很可能是因為害怕被責罵。


每個愛撒謊的孩子愛背後,都有父母的“不允許”在推波助瀾。


我們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個完美的孩子,我們不允許他們犯錯,不允許他們說謊,不允許他們不完美。


但,我們每個人,都曾經,也是那個害怕捱打、偷偷撒謊的孩子,又如何能夠要求我們的孩子完美呢?


只有那些被深深理解、被無條件接納的孩子,才有勇氣說出自己最真實的想法。


堅定的對孩子說:我相信你


​親子關係中,信任是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部分。


安大略教育研究所的黛西博士的兒子曾因為想玩IPAD,就騙媽媽說經過爸爸同意了。


​黛西沒有拆穿兒子的謊話,她心平氣和地對兒子說:“你對媽媽說的話,媽媽都相信是真的,因為媽媽認為你是一個不說謊的好孩子。你也不會讓我失望的,對不對?”


聽了媽媽的話,兒子意識到自己的問題,主動承認了錯誤。


​相比責備和打罵,信任更能打動孩子的心,讓他們意識到自己的錯誤。請相信,每個孩子都想做一個誠實的好孩子。


05


德國教育學家施魯克教授曾說:


孩子有意義的說假話,是他成長過程的一個重大進步,孩子說謊,標誌他有了想象力、開創性的行為,並與周圍環境打交道。


每一個孩子,都是墜落人間的天使,是我們用生命去呵護的寶貝。


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他們會有各種小毛病,但,那都不算什麼,那些只是他們成長中的一次探索而已。


而那個愛說謊的孩子,他們也只是在尋求一條能夠通往我們內心的路,他們用他們的行為告訴我們:請好好的愛我。


每一個家長,請給予孩子多一份耐心,認真的解讀孩子的謊言密碼,抱抱他們,理解他們。


只有感受到“被愛著”的孩子,才能內心富足、健康地成長。


作者:夏小雨,一個熱愛生活的資深財務女,此生唯兩大理想,一支筆,一束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